-
公开(公告)号:CN11943609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310959542.0
申请日:2023-08-01
Applicant: 北京中热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蒸汽介质相变储热发电系统,包括低温相变储热传热装置、熔盐储能装置、高温相变储热传热装置、压缩机、膨胀机、发电机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接管路,所述低温相变储热传热装置与压缩机的入口和膨胀机的出口连通,所述熔盐储能装置与压缩机出口和膨胀机入口连通,所述高温相变储热传热装置与所述熔盐储能装置连通。本发明采用水蒸汽为工作介质,相变材料和液态熔盐为储热介质,有机结合了相变储热与相变传热,实现等温储热和等温存取热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41218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637727.0
申请日:2024-11-15
Applicant: 万华化学(宁波)有限公司
Inventor: 钱虞峰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煤气化中能量利用装置,涉及煤气化节能技术领域。煤气化中能量利用装置包括氢气降压系统和渣水处理系统;氢气降压系统包括第一管线、至少两个膨胀机和至少两个发电机;至少两个膨胀机依次连接在第一管线上,以依次降低第一管线内氢气的压力;发电机与膨胀机一一对应连接;渣水处理系统包括第二管线、低压闪蒸罐和第一热交换器;低压闪蒸罐设置在第二管线上,以对渣水进行处理;第一热交换器与低压闪蒸罐的蒸汽出口连接,且第一热交换器连接在第一管线位于两个膨胀机之间,以将低压闪蒸罐内蒸汽的热量传递给第一管线。本申请的煤气化中能量利用装置,减少了压力能和热能的浪费。
-
公开(公告)号:CN119103061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445713.9
申请日:2024-10-16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规模储能电站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设计方法,属于压缩空气储能电站技术领域,包括设置在高温热媒水罐和低温热媒水罐之间的压缩侧和膨胀侧,所述压缩侧包括双线布置的压缩机系统以及和双线压缩机系统连接的储气库和冷却塔,膨胀侧包括和储气库以及冷却塔连接的膨胀机系统,所述双线布置的压缩机系统的每线压缩机系统包括串联的四级压缩机,在前三级的压缩机后串联有一个储能换热器,在第三级储能换热器后串联预热冷却器,同时在第一级压缩机前设置预热加热器,预热冷却器和预热加热器之间通过预热系统连接形成循环系统;所述膨胀机系统包括串联的三级膨胀机和储能加热器。
-
公开(公告)号:CN118997846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152155.7
申请日:2024-08-21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气储能隧洞结构及集约式布置方法,压气储能隧洞结构包括多个储气洞室和中央竖井,各所述储气洞室呈环形间隔分布形成环形储能区,所述中央竖井设于所述环形储能区的圆心处,所述环形储能区和所述中央竖井之间形成有汇流通道,各所述储气洞室分别通过外连接通道与所述汇流通道连通,所述汇流通道与所述中央竖井通过内连接通道连通。本发明提供的压气储能隧洞结构及集约式布置方法解决了如何降低高压空气传输过程中的损耗,减少施工交叉作业和等待时间,提高压气储能系统整体运行发电效率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934541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0882611.7
申请日:2024-07-02
Applicant: 中电建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设计方法,该方法选定压缩机级数、膨胀机级数,确定各级压缩机的压缩比及各级膨胀机的膨胀比;压缩机级数、膨胀机级数、各级压缩比、各级膨胀比构成一个比选方案。针对每个比选方案,计算各级压缩机和膨胀机的温度和压力分配;基于温度和压力所对应的焓值,计算压缩机部分的单位质量空气电功率和单位质量空气热功率、膨胀机部分的单位质量空气膨胀发电量和单位质量空气吸热量。利用这四个单位质量参数计算每个比选方案的各项设计指标,筛选出设计指标满足设计要求的方案。使用本发明能够在系统概念设计阶段快速确定具有较高效率的系统压缩级数和膨胀级数及相应参数配置,指导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精准及快速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5750009B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211483453.5
申请日:2022-11-24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碳捕集和液化天然气冷能利用的储能电力调峰系统及运行方法,是液态空气储能、LNG冷能利用、燃气发电机组和CO2捕集耦合的绿色储能调峰技术,包括空气压缩单元、空气液化单元、液空储罐、液空泵、气化器、LNG储罐、LNG泵、燃气发电机组、CO2捕集单元、气体膨胀发电机组、蓄热装置和蓄冷装置,为可再生能源电力或谷电规模化储存和峰时发电创造协同效应,多级冷热能的回收利用提高分布式能源存储系统的热力学效率;同时也是LNG管网调峰和燃气机组调峰高度协同效应,将峰时LNG供应过程中释放的大量LNG冷能用于满足液态空气储能系统和CO2捕集过程的冷需,提高能源利用率,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5898578B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211483414.5
申请日:2022-11-24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利用低温空气冷能燃气电站的碳捕集系统及运行方法,涉及二氧化碳捕集技术领域,包括液态空气储能装置、液态空气释能装置、燃气轮机发电装置、CO2捕集装置,利用液态空气再气化和脱碳烟气低温膨胀过程产生的冷能将燃气轮机排烟中的水和二氧化碳冷凝成液态后分离除去,无需引入额外冷源或热源,也无需依托天然气管网设施,不受天然气管网系统布局和调峰控制的影响,有利于实现电网和城市天然气管网解耦,从而保持燃气电站的相对独立,可为不同规模的燃气电站或者分布式能源系统匹配设计,具有较强的调峰灵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856659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936804.6
申请日:2024-07-12
Applicant: 北京博睿鼎能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长沙博睿鼎能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二氧化碳冷热电联产联储系统,包括二氧化碳储能单元、供冷换热器、蓄热交换单元和供热换热器。二氧化碳储能单元包括储气装置、压缩机、冷却器、液化器、储液装置、节流装置、加热器和膨胀机。供冷换热器用于通过载冷工质回收冷量以对外界供冷。蓄热交换单元包括储冷装置和储热装置,分别储存低温蓄热介质、高温蓄热介质。供热换热器用于通过换热工质吸收高温蓄热介质热量以对外界供热。这样储能单元利用低谷电力驱动压缩机存储能量,并在高峰时段驱动发电机发电,降低用电成本,增加系统收益。且利用二氧化碳汽化时的冷量对外供冷,并梯度利用压缩热对外供热及加热二氧化碳,提高能量利用率,无需额外制冷制热设备,减小系统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7514388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311375662.2
申请日:2023-10-20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能量存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跨临界二氧化碳储能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二氧化碳低压储罐、增压泵、二氧化碳预热器、第一压缩机、换热器、二氧化碳高压储罐、二氧化碳加热器、透平、二氧化碳冷却器和二氧化碳过冷器。二氧化碳低压储罐存储低温低压液态二氧化碳;换热器对第一压缩机传送的二氧化碳进行排热;二氧化碳过冷器且与二氧化碳低压储罐连接;二氧化碳过冷器继续降低二氧化碳的温度,形成低温低压二氧化碳,并输送至二氧化碳低压储罐;本申请采用在低压侧低温液化的方案,可极大减小低压侧的储气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223964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297212.4
申请日:2024-03-11
Applicant: 李华玉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多能携同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动力装置,属于热力学与热动技术领域。外部有空气通道与压缩机连通,压缩机还有第一空气通道经回热器与膨胀机连通,膨胀机还有空气通道经蒸发器与外部连通,压缩机还有第二空气通道经太阳能集热系统和核反应堆与燃烧室连通,外部有燃料通道与燃烧室连通,燃烧室还有燃气通道与燃气轮机连通,燃气轮机还有燃气通道经回热器和蒸发器与外部连通;冷凝器有冷凝液管路经升压泵与蒸发器连通之后蒸发器再有蒸汽通道与汽轮机连通,汽轮机还有低压蒸汽通道与冷凝器连通;冷凝器还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燃气轮机连接压缩机并传输动力,形成多能携同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动力装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