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908317A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1911294082.4
申请日:2019-12-16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泰州供电分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5B19/042 , G01R22/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配电网营配一体关键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新型TTU与双芯电表的营配一体测控系统。包括TTU终端、智能电表、信息采集模块;TTU终端包括控制器模块、补偿控制模块、变压器电源模块、无线收发模块;控制器模块包括ARM9嵌入式处理器;TTU终端通过RS485总线与智能电表连接;信息采集模块内设有电量计量芯片,智能电表包括主控模块、电表电源模块;电源模块包括第二开关电源,以及从第二开关电源引出的,连接至电表主控模块和通信模块以向其内部的CPU和无线通讯装置供电的第三供电电路。本发明的基于新型TTU与双芯电表的营配一体测控系统数据抗干扰能力强,数据稳定性高,有利于提高营配一体化数据获取的效率和精度,提高数据系统抗干扰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682402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510213713.4
申请日:2025-02-26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泰州供电分公司
Inventor: 季力群 , 白少锋 , 王平 , 黄玮 , 王俊秀 , 薛林政 , 申远 , 张华政 , 孙悦 , 梅玲 , 殷楷 , 陈秋梅 , 陈小琴 , 常洁 , 刘宇 , 戴泽宇 , 姚辉琴 , 张婷婷 , 孙爱华 , 佘红俊 , 李亚楠 , 鞠玲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打印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发票终端管理打印装置,包括机体,机体的内部设置有针式打印组件,所述机体内部转动安装有中心滚筒、多个引纸辊和两个牵纸辊,中心滚筒的表面转动安装有第一牵纸环和第二牵纸环,针式打印组件设置在两个牵纸辊之间区域,牵纸辊的表面设置有针套,机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多个分联杆,机体的表面开设有多个出纸窗口。该发票终端管理打印装置,通过在中心滚筒的四周分别设置牵纸辊、引纸辊,以及设置分联杆,对链式发票进行打印前的分联,然后再进行合联打印,最后再分联输出,发票纸张的传送更加可靠,并实现自动分联的功能,使之可对存根联进行单独储存,满足自助打印终端的使用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7037375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046206.3
申请日:2023-08-18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泰州供电分公司
Inventor: 季力群 , 白少锋 , 王平 , 黄玮 , 王俊秀 , 薛林政 , 申远 , 张华政 , 孙悦 , 梅玲 , 殷楷 , 陈秋梅 , 陈小琴 , 常洁 , 刘宇 , 戴泽宇 , 姚辉琴 , 张婷婷 , 孙爱华 , 佘红俊 , 李亚楠 , 鞠玲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智能发票自助终端,涉及发票自助终端技术领域,通过结合指纹识别系统、扫描仪自助扫描模块、机柜自动吐票模块和手写签名模块等技术,实现了自助领取发票、自助缴销发票和签名确认等功能;终端还包括台账管理、入库发票和普通用户管理等功能,以便管理员对发票和用户信息进行管理。指纹对比算法和数据识别对比算法的应用确保了账号信息和发票数据的安全性和准确性。终端还包括本地服务器和电子签名系统,用于存储指纹信息、扫描的发票数据和用户签名信息。本发明能够提高管理效率,减轻管理员工作负担,同时确保发票号码和数据的准确性,避免了存储发票数量限制、单次吐票数量限制以及发票扫描时的位置偏移导致的错误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21378687U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223593559.9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泰州供电分公司
Inventor: 白少锋 , 常洁 , 张艳 , 栾忠飞 , 王志华 , 张腾 , 黄玮 , 薛林政 , 陈娅 , 申远 , 燕鑫炜 , 刘振扬 , 施爱军 , 鞠玲 , 王平 , 刘宇 , 孙悦 , 张华政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营业厅辅助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力营业厅自助终端。包括主壳体以及设于主壳体内侧的隔离支撑板架;隔离支撑板架包括支撑板和竖向隔离板;竖向隔离板将主壳体和支撑板围成的内腔分割成左右两部分;左侧腔体内自下而上依次设有水平隔离板、电控盒固定板、倒L形固定板;本实用新型的电力营业厅自助终端通过改进现有终端内部结构以及支撑分配方案,优化终端内部元器件安装固定方式,提高了终端整体强度和稳定性,通过空间分割处理获得可适应不同元件和尺寸外形的安装腔体,可以节省元器件和模块消耗的安装空间,使内部结构更加紧凑稳定,内部元器件隔离效果以,同时有助于防止线缆纠缠,便于维护使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