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43695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683801.2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大连海事大学 ,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磁发电和摩擦纳米发电的复合波浪能转换装置,涉及波浪能利用领域,包括集成发电单元,所述集成发电单元由多个发电单元结合组成,所述发电单元包括方形外壳、摩擦纳米发电部分,以及电磁发电部分,金属电极紧贴于方形外壳内壁设置;所述方形外壳内部设置有磁铁动子,所述磁铁动子与方形外壳内部的铜电极组成摩擦纳米发电部分;所述方形外壳外壁缠绕多层线圈,所述磁铁动子与线圈组成电磁发电部分。本发明利用摩擦纳米发电与电磁发电的形式进行波浪能收集,两种发电方式互相配合,可以有效拓展可用波浪范围、提高转换效率、降低启动条件,从而适应随机性强、时变性强的实际海况。
-
公开(公告)号:CN118337085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415394.0
申请日:2024-04-08
Applicant: 大连海事大学 ,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提供电磁‑摩擦复合的滚筒式波浪能采集装置,涉及波浪能采集领域,包括多个摩擦纳米发电单元和电磁发电单元堆叠放置,摩擦纳米发电单元的框架部分包括外框架,外框架的底面设置PCB板,滚筒体部分包括若干个PTFE管和尼龙管依次间隔平行排列;电磁发电单元的磁路框架部分包括外框架,外框架的底面挖槽内并列放置硅钢片,硅钢片上缠绕铜线圈,每个硅钢片中间放置PTFE片;滚筒体部分的PTFE管和尼龙管依次间隔平行排列并内放置磁铁。本发明的发电装置中PTFE管、尼龙管和叉指电极为线接触,提高其接触面积,且PTFE管、尼龙管间隔放置,防止相同材料运动中与异侧电极摩擦发电抵消,输出性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3192124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110277365.9
申请日:2021-03-15
Applicant: 大连海事大学
IPC: G06T7/70 , G06T7/10 , G06T5/94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孪生网络的图像目标定位方法,包括:根据图像中的目标大小和所在位置对图像进行裁剪和数据增强处理、获得视频序列训练集中的全部图像组成的样本对;构建自注意力机制模块和互注意力机制模块,构建基于注意力机制的交叉融合孪生网络,将视频序列裁剪得到的样本对输入至基于注意力机制的交叉融合孪生网络进行训练;使用训练好的交叉融合孪生网络计算目标模板与视频序列各帧的得分图,记录得分图中得分最大的位置即为目标位置。通过自注意力机制模块对通过该模块的图像特征进行增强,通过互注意力机制模块聚合模板分支和搜索分支的有效信息,弥补在特征提取过程中双方无法获取对方重要信息的问题,提升跟踪器对复杂场景变化的适应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280046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211600489.7
申请日:2022-12-12
Applicant: 大连海事大学
IPC: B63B35/4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圆柱形浮体的半自动控载变频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包括:浮体、限位系统、活塞系统和电磁铁控制系统,限位系统包括向上限位器和向下限位器,控载舱的内壁设有条形凹槽,向上限位器和向下限位器设置在条形凹槽中,活塞系统包括活塞和气环,活塞设置在控载舱的中心处通过气环与控载舱内壁接触,控载舱的下端设有连通孔;电磁铁控制系统包括波浪能发电设备、控制模块、挡杆电磁铁系统和限位器电磁铁系统,本发明主要利用通过调整压载水来控制浮体结构物的固有频率,从而调整其运动响应;仅需要控制继电器的少量控制电能,利用波浪本身做功完成变载变频的过程,因此实现控载变频不需要复杂设备和大量能量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206813A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2110379308.1
申请日:2021-04-08
Applicant: 大连海事大学
IPC: H04L27/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改进选择映射法的OFDM系统峰均比抑制方法,包括:对发射端的数据比特流进行调制:设置过采样因子并对调制信号进行过采样处理,提取连续时间信号的细节特征;采用Wash‑Hadamard矩阵作为相位序列获得多组备选信号,对DCT编码信号进行傅里叶逆变换后经过线性组合获得多组时域信号,并设定信号门限功率值A,计算信号功率值A0;将门限功率值A作为基准值、将信号功率值A0与门限功率值A进行比较,计算OFDM系统内时域信号的PAPR值并挑选PAPR值最小的一路时域信号进行发送,同时将Wash‑Hadamard矩阵组合发送给接收机,接收机利用此相位序列恢复原始信号。
-
公开(公告)号:CN119723263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763673.2
申请日:2024-12-03
Applicant: 大连海事大学
IPC: G06V10/80 , G06V10/82 , G06V10/764 , G06N3/0464 , G06N3/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跨层特征融合和排序损失的单目标跟踪方法,包括:利用孪生网络对模板图像和搜索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得到模板特征和搜索特征;利用跨层特征融合模块计算模板特征和搜索特征之间的相关性,得到响应图;将响应图送入分类‑回归子网络,分类分支用于预测每个位置的类别,回归分支用于计算位置的目标边界框;引入排序损失函数,计算损失;使用公开数据集COCO、DET、VID、YouTube‑BB、GOT‑10K训练集和LaSOT训练集对模型进行训练;在公开数据集OTB‑100、UAV123、LaSOT测试集和GOT‑10K测试集上测试模型性能,预测得到目标的边界框。本发明技术方案解决了跟踪器容易被干扰物欺骗以及分类和定位不匹配的问题,提高了预测的成功率和精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048482B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111307102.4
申请日:2021-11-05
Applicant: 大连海事大学
IPC: G06F21/57 , G06F21/64 , G06N3/0442 , G06N3/08 , G06Q10/04 , G06Q10/0635 , G06Q50/43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基于区块链的LSTM风险预测访问控制方法,涉及信息安全技术领域,适用于车联网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区块链每个全节点基于本节点上部署的LSTM风险预测模型得到待上传信息的风险预测结果;通过区块链全节点的共识机制得到待上传信息的最终风险预测结果;如果最终风险预测结果为正确信息,则发布所述待上传信息,同时区块链标记该信息为正确信息;如果最终风险预测结果为错误信息,则不会发布所述待上传信息,同时区块链标记所述待上传信息为错误信息。本发明中利用LSTM神经网络风险预测模型对车联网客户端上传信息样本存在的风险进行预测,用来应对车联网环境中可能存在的威胁,提高了车联网网络中数据信息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451032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144472.3
申请日:2023-02-21
Applicant: 大连海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DE‑LSSVM的AIS数据修复方法,包括:由自动识别系统获取船舶AIS数据;对船舶AIS数据进行预处理;筛选长距离缺失AIS数据;以基于改进欧氏距离的相似度判定方法作为指标对长距离缺失AIS数据进行相似历史数据检索,获取与长距离离缺失AIS数据最相似的AIS历史数据;将得到的相似数据作为训练集训练回归模型,为确保LSSVM方法对相似样本数据的建模精度,采用差分进化算法进行参数寻优,在长距离缺失数据情况下较为精准的还原AIS数据。本发明在考虑数据修复基础上,基于相似历史数据的轨迹相似性,采用优化效率高、参数设置简单、鲁棒性好的差分进化算法对LSSVM进行参数优化,更加精确的修复经度、纬度、航向与船速。
-
公开(公告)号:CN116204518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310022194.4
申请日:2023-01-06
Applicant: 大连海事大学
IPC: G06F16/215 , G06F16/2458 , G06F17/16 , G06F18/22 , G06F18/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TSH压缩和DBSCAN聚类的船舶轨迹分析方法,包括:对船舶轨迹进行清洗;利用TSH对船舶轨迹进行压缩;利用Hausdorff距离进行轨迹之间的相似性度量,并得到相似性度量矩阵;利用DBSCAN对得到的相似性度量矩阵进行聚类;计算综合指标SCCH得分,根据SCCH得分的变化曲线,选择最佳的初始参数,实现参数的自适应选择。本发明解决了船舶轨迹压缩质量问题,考虑了AIS数据的多维信息(经度、纬度、时间、航速和航向);针对DBSCAN聚类参数难以确定的问题,提出了聚类结果的综合评价指标SCCH,根据SCCH得分实现参数的自适应选择。本发明对分析船舶轨迹提供了新思路,得到的船舶轨迹划分有着良好的聚类效果,对于辅助船舶轨迹异常检测及挖掘海上交通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3206813B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110379308.1
申请日:2021-04-08
Applicant: 大连海事大学
IPC: H04L27/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改进选择映射法的OFDM系统峰均比抑制方法,包括:对发射端的数据比特流进行调制:设置过采样因子并对调制信号进行过采样处理,提取连续时间信号的细节特征;采用Wash‑Hadamard矩阵作为相位序列获得多组备选信号,对DCT编码信号进行傅里叶逆变换后经过线性组合获得多组时域信号,并设定信号门限功率值A,计算信号功率值A0;将门限功率值A作为基准值、将信号功率值A0与门限功率值A进行比较,计算OFDM系统内时域信号的PAPR值并挑选PAPR值最小的一路时域信号进行发送,同时将Wash‑Hadamard矩阵组合发送给接收机,接收机利用此相位序列恢复原始信号。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