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杠杆原理新型单伸缩悬浮式单体液压支柱

    公开(公告)号:CN105697040B

    公开(公告)日:2017-11-07

    申请号:CN201610262011.6

    申请日:2016-04-2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杠杆原理新型单伸缩悬浮式单体液压支柱,包括顶盖、悬浮盖、活柱、手把阀体、油缸、高压传递压缩室、动力压缩室、复位压缩室、应力传递缸、杠杆、复位弹簧、底座、三用阀,支柱内部通过采用高压传递压缩室、动力压缩室、复位压缩室、应力传递缸、杠杆以及其他杆件等构成利用压差传动与杠杆原理增加支柱工作支撑压力的结构系统,还有助于支柱降柱收缩且能实现在长时间支撑后可完全收缩。本设计降低了单体液压支柱因上覆岩层突然来压而反应不及时出现压柱、死柱,甚至爆缸等事故的发生率,提高了支柱在煤矿井下的支护水平和工作环境的安全性。

    一种新型碰撞偏移多级缓冲吸能防撞梁

    公开(公告)号:CN112092757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011094817.1

    申请日:2020-10-14

    IPC分类号: B60R19/1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碰撞偏移多级缓冲吸能防撞梁,包括主驾驶侧防撞梁组合、副驾驶侧防撞梁组合、连接弹簧、三节式缓冲支架、固定铰支座、支撑板、支撑连接杆、缓冲弹簧、套筒、支撑横梁、复位弹簧、支撑纵梁,且防撞梁组合分为第一防撞梁和第二防撞梁,通过采用防撞梁组合、三节式缓冲支架和缓冲弹簧可实现多重缓冲抗震效果;且偏置碰撞时,该设计系统可利用外部撞击力对车体产生一个垂直碰撞方向且水平朝向非碰撞侧的力,致使车头向非碰撞侧发生位移,减缓正面碰撞以降低车体损伤程度,撞击后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防撞梁组合复位以防止二次撞击。本设计提高了防撞梁系统对碰撞冲击能量的吸收,尤其提高了车辆偏置碰撞的安全水平。

    一种抑制可燃气体爆炸传播实验系统及其实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03750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110163861.1

    申请日:2021-02-05

    IPC分类号: G01N25/5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抑制可燃气体爆炸传播实验系统及其实验方法,实验系统包括第一管体,第一管体上连通设有真空泵和循环泵,所述第一管体的一端设有点火装置,另一端设有第一阀体,第一阀体的一侧与第一管体连通,另一侧设有矩形腔体部件;本发明实验系统的空腔可以自由调整长度、宽度,从而改变空腔体积,细水雾浓度可通过雾化时长来控制,水雾粒径可以通过电磁震荡频率调节;可对不同尺寸空腔和不同浓度、粒径细水雾的协同抑爆性能进行实验研究,通过考察空腔入口、出口及空腔内部的火焰及超压数据,找出协同抑爆性能最佳的空腔尺寸,水雾浓度和粒径,从而指导工程实践。

    一种抑制可燃气体爆炸传播实验系统及其实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03750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163861.1

    申请日:2021-02-05

    IPC分类号: G01N25/5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抑制可燃气体爆炸传播实验系统及其实验方法,实验系统包括第一管体,第一管体上连通设有真空泵和循环泵,所述第一管体的一端设有点火装置,另一端设有第一阀体,第一阀体的一侧与第一管体连通,另一侧设有矩形腔体部件;本发明实验系统的空腔可以自由调整长度、宽度,从而改变空腔体积,细水雾浓度可通过雾化时长来控制,水雾粒径可以通过电磁震荡频率调节;可对不同尺寸空腔和不同浓度、粒径细水雾的协同抑爆性能进行实验研究,通过考察空腔入口、出口及空腔内部的火焰及超压数据,找出协同抑爆性能最佳的空腔尺寸,水雾浓度和粒径,从而指导工程实践。

    一种锚杆锚固力预警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568274B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510030020.8

    申请日:2015-01-21

    IPC分类号: G01L5/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锚杆锚固力预警装置,包括外壳、高强度中央弹簧、齿条、侧面反光带和可旋转式广角反光带、齿轮、外片球壳和内片球壳、上底座和下底座、空芯圆柱,所述中央弹簧焊接于上底座和下底座的中心圆槽内。装置功能的实现如下:当锚杆锚固力降低时,装置的中央弹簧会松弛致使齿条带动竖直齿轮转动,竖直齿轮带动水平齿轮转动,水平齿轮带动内片球壳转动,可使内片球壳相对于外片球壳转动,从而使隐藏在外片球壳内的内片球壳外表面的反光带显露出来,通过灯光照射反光带即可分辨锚固力不足的锚杆。从而提供一种结构及操作简单的无损检测锚固力的预警装置。

    一种球形爆炸测试系统及爆炸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79955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1911244759.3

    申请日:2019-12-06

    IPC分类号: G01N25/54 G01L5/14 G01N33/22

    摘要: 本发明涉及爆炸测量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球形爆炸测试系统及爆炸测试方法;其中,所述球形爆炸测试系统包括:底座装置,所述底座装置适于放置爆炸物;弧形测试装置,所述弧形测试装置适于检测爆炸物爆炸时的能量;球形测试装置,所述球形测试装置适于安装弧形测试装置,以使若干弧形测试装置以底座装置为球心环绕着底座装置;所述弧形测试装置包括:安装板、弧形测试机构和圆形测试机构;所述安装板适于安装弧形测试机构和圆形测试机构;在底座装置上的爆炸物爆炸时,底座装置和弧形测试装置的弧形测试机构和圆形测试机构分别检测空间相应位置的爆炸能量,以实现对爆炸物爆炸能量的分析并通过弧形测试装置绘制爆炸能量波形。

    一种柔性缓冲吸能发电型车速应变减速带

    公开(公告)号:CN106087792B

    公开(公告)日:2018-04-06

    申请号:CN201610624902.1

    申请日:2016-08-02

    IPC分类号: E01F9/529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柔性缓冲吸能发电型车速应变减速带,包括:减速带外体承载活动片、减速带内体承载基座、外框槽体、三节式液压升降顶、触控及复位系统、动力传递连杆机构、变速齿轮系、供压系统、发电机、蓄电池,通过采用减速带带体内外双层结构结合动力传递连杆机构和变速齿轮系可实现将车辆经过减速带时损失的冲击力和脉动能量进行回收,并作用于发电机转化为电能储存在蓄电池内以给整个系统供电,保证系统的对外独立性;还通过采用减速带带体内外双层结构结合复位弹簧构成可调节带体高度、坡度以及达到缓冲减震作用的三层结构,进而减轻因剧烈的机械振动而造成的车辆损害。

    一种新型碰撞偏移多级缓冲吸能防撞梁

    公开(公告)号:CN112092757A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2011094817.1

    申请日:2020-10-14

    IPC分类号: B60R19/1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碰撞转向多级吸能防撞梁,包括主驾驶侧防撞梁组合、副驾驶侧防撞梁组合、连接弹簧、三节式缓冲支架、固定铰支座、支撑板、支撑连接杆、缓冲弹簧、套筒、支撑横梁、复位弹簧、支撑纵梁,且防撞梁组合分为第一防撞梁和第二防撞梁,通过采用防撞梁组合、三节式缓冲支架和缓冲弹簧三级缓冲吸能结构可实现多重缓冲抗震效果;且偏置碰撞时,该设计系统可利用外部撞击力对车体产生一个垂直碰撞方向且水平朝向非碰撞侧的力,致使车头向非碰撞侧发生位移,减缓正面碰撞以降低车体损伤程度,且撞击后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使防撞梁组合复位以防止二次撞击。本设计提高了防撞梁系统对汽车碰撞冲击能量的吸收,降低了外部撞击力对车体产生的损伤,提高了碰撞能量吸收率,尤其提高了车辆偏置碰撞的安全水平。

    一种球形爆炸测试平台及爆炸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79955A

    公开(公告)日:2020-02-11

    申请号:CN201911244759.3

    申请日:2019-12-06

    IPC分类号: G01N25/54 G01L5/14 G01N33/22

    摘要: 本发明涉及爆炸测量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球形爆炸测试平台及爆炸测试方法;其中,所述球形爆炸测试平台包括:底座装置,所述底座装置适于放置爆炸物;弧形测试装置,所述弧形测试装置适于检测爆炸物爆炸时的能量;球形测试装置,所述球形测试装置适于安装弧形测试装置,以使若干弧形测试装置以底座装置为球心环绕着底座装置;所述弧形测试装置包括:安装板、弧形测试机构和圆形测试机构;所述安装板适于安装弧形测试机构和圆形测试机构;在底座装置上的爆炸物爆炸时,底座装置和弧形测试装置的弧形测试机构和圆形测试机构分别检测空间相应位置的爆炸能量,以实现对爆炸物爆炸能量的分析并通过弧形测试装置绘制爆炸能量波形。

    一种柔性缓冲吸能发电型车速应变减速带

    公开(公告)号:CN106087792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624902.1

    申请日:2016-08-02

    IPC分类号: E01F9/529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柔性缓冲吸能发电型车速应变减速带,包括:减速带外体承载活动片、减速带内体承载基座、外框槽体、三节式液压升降顶、触控及复位系统、动力传递连杆机构、变速齿轮系、供压系统、发电机、蓄电池,通过采用减速带带体内外双层结构结合动力传递连杆机构和变速齿轮系可实现将车辆经过减速带时损失的冲击力和脉动能量进行回收,并作用于发电机转化为电能储存在蓄电池内以给整个系统供电,保证系统的对外独立性;还通过采用减速带带体内外双层结构结合复位弹簧构成可调节带体高度、坡度以及达到缓冲减震作用的三层结构,进而减轻因剧烈的机械振动而造成的车辆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