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960650A
公开(公告)日:2011-01-26
申请号:CN200980107686.1
申请日:2009-02-25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202 , H01M2/027 , H01M2/0275 , H01M2/0285 , H01M2/263 , H01M2/30 , H01M2/34 , H01M2/348 , H01M4/485 , H01M10/0525 , H01M10/0583
Abstract: 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包括:金属外装容器;电极组,其容置于金属外装容器中,并且包括正极、负极和夹在负极和正极之间的间隔体,所述负极具有活性材料,其在具有比锂的电极电势高0.4V或以上的电势时吸附锂离子;非水电解质,其容置于金属外装容器中;正极引线,其一端电连接至正极;负极引线,其一端电连接至负极;正极端子,其附连于金属外装容器上,并且与正极引线的另一端电连接;负极端子,其附连于金属外装容器上,并且与负极引线的另一端电连接;以及Sn合金膜,其夹在负极引线和负极端子之间。Sn合金膜中包含Sn和选自下面一组的至少一种金属:Zn、Pb、Ag、Cu、In、Ga、Bi、Sb、Mg和Al。
-
公开(公告)号:CN109546196B
公开(公告)日:2022-07-19
申请号:CN201810184211.3
申请日:2018-03-07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IPC: H01M10/04 , H01M10/0585 , H01M10/0525 , H01M50/44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极组、二次电池、电池组和车辆。提供可以实现耐短路性优异的二次电池的电极组、耐短路性优异的二次电池和电池组、以及搭载有该电池组的车辆。根据实施方式,提供具备电绝缘层、第1电极和第2电极的电极组。第2电极经由电绝缘层与第1电极在第1方向层叠。第1电极含有多个与第1方向正交的方向中的一个以上的第2方向的第1端部。多个第1端部配置于相对于第2方向的不同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2477688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0127000.3
申请日:2020-02-28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适当地判定由正极电位和负极电位从基准状态的偏移引起的电池的容量降低,并使降低了的电池的容量适当地恢复的充放电控制装置及充放电控制方法。在实施方式的充放电控制装置及充放电控制方法中,关于1个以上的电池的每个电池,取得与正极电位及负极电位关联的信息,判定正极电位及负极电位从基准状态的偏移是否超出规定范围。然后,在充放电控制装置及充放电控制方法中,至少基于恢复对象电池存在这一情况,使恢复对象电池的充电深度保持在恢复时保持范围内规定时间,该恢复对象电池是正极电位及负极电位超出规定范围地从基准状态偏移的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04078699B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410091561.7
申请日:2014-03-13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IPC: H01M10/05 , H01M10/0569 , H01M4/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485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5825 , H01M10/0525 , H01M10/0568 , H01M10/0569 , H01M2300/0028 , H01M2300/0034 , H01M2300/0037 , H01M2300/004 , Y02E60/122
Abstract: 根据一个实施方案,提供一种非水电解质电池,其包括正极和非水电解质。该正极包含至少一种氧化物,其选自具有尖晶石结构并由LixNi0.5Mn1.5O4代表的第一氧化物、具有橄榄石结构并由LixMn1‑wFewPO4代表的第二金属磷酸盐、以及具有层状结构并由LixNiyMnzCo1‑y‑zO2代表的第三氧化物。该非水电解质包含第一溶剂。该第一溶剂包含选自磷酸三甲酯、磷酸三乙酯、磷酸三丙酯、磷酸三丁酯和氟化磷酸酯的至少一种化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03022562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210269941.6
申请日:2012-07-31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IPC: H01M10/0569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69 , H01M2/0277 , H01M2/1061 , H01M2/162 , H01M2/1626 , H01M4/1391 , H01M4/485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5 , H01M10/4257 , H01M10/486 , H01M2300/0037 , Y02E60/122
Abstract: 根据一个实施方案,非水电解质电池包括非水电解质、正极(3)、负极(4)、和隔离件(5)。非水电解质包括非对称的基于砜的化合物和对称的基于砜的化合物。正极(3)包括Li1-xMn1.5-yNi0.5-zMy+zO4表示的复合氧化物(0≤x≤1,0≤y+z≤0.15,M为至少一种选自以下组中的元素:Mg、Al、Ti、Fe、Co、Ni、Cu、Zn、Ga、Nb、Sn、Zr和Ta)。负极(4)包括能够吸收和释放锂的含Ti氧化物。隔离件(5)包括非织造织物。
-
公开(公告)号:CN109546196A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810184211.3
申请日:2018-03-07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IPC: H01M10/04 , H01M10/0585 , H01M10/0525 , H01M2/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极组、二次电池、电池组和车辆。提供可以实现耐短路性优异的二次电池的电极组、耐短路性优异的二次电池和电池组、以及搭载有该电池组的车辆。根据实施方式,提供具备电绝缘层、第1电极和第2电极的电极组。第2电极经由电绝缘层与第1电极在第1方向层叠。第1电极含有多个与第1方向正交的方向中的一个以上的第2方向的第1端部。多个第1端部配置于相对于第2方向的不同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2403529B
公开(公告)日:2014-11-19
申请号:CN201110241351.8
申请日:2011-08-17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IPC: H01M10/0525 , H01M10/056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69 , H01M4/485 , H01M4/505 , H01M4/52 , H01M10/052 , H01M10/0568 , H01M2300/004 , Y02E60/122 , Y02T10/7011
Abstract: 根据一个实施方案,提供无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包括无水电解质溶液、正极(3)和负极(4)。所述无水电解质溶液包括无水溶剂。所述无水溶剂包括50体积%-95体积%的由下式1表示的基于砜的化合物:式1其中R1和R2各为含有1-6个碳原子的烷基并且满足R1≠R2。所述正极(3)包括由Li1-xMn1.5-yNi0.5-zMy+zO4表示的复合氧化物。所述负极(4)包括能够在以金属锂电势为基数在1V或更高电势下吸收和释放锂的负极活性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1960650B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0980107686.1
申请日:2009-02-25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202 , H01M2/027 , H01M2/0275 , H01M2/0285 , H01M2/263 , H01M2/30 , H01M2/34 , H01M2/348 , H01M4/485 , H01M10/0525 , H01M10/0583
Abstract: 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包括:金属外装容器;电极组,其容置于金属外装容器中,并且包括正极、负极和夹在负极和正极之间的间隔体,所述负极具有活性材料,其在具有比锂的电极电势高0.4V或以上的电势时吸附锂离子;非水电解质,其容置于金属外装容器中;正极引线,其一端电连接至正极;负极引线,其一端电连接至负极;正极端子,其附连于金属外装容器上,并且与正极引线的另一端电连接;负极端子,其附连于金属外装容器上,并且与负极引线的另一端电连接;以及Sn合金膜,其夹在负极引线和负极端子之间。Sn合金膜中包含Sn和选自下面一组的至少一种金属:Zn、Pb、Ag、Cu、In、Ga、Bi、Sb、Mg和Al。
-
公开(公告)号:CN102403529A
公开(公告)日:2012-04-04
申请号:CN201110241351.8
申请日:2011-08-17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IPC: H01M10/0525 , H01M10/056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69 , H01M4/485 , H01M4/505 , H01M4/52 , H01M10/052 , H01M10/0568 , H01M2300/004 , Y02E60/122 , Y02T10/7011
Abstract: 根据一个实施方案,提供无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包括无水电解质溶液、正极(3)和负极(4)。所述无水电解质溶液包括无水溶剂。所述无水溶剂包括50体积%-95体积%的由下式1表示的基于砜的化合物:式1其中R1和R2各为含有1-6个碳原子的烷基并且满足R1≠R2。所述正极(3)包括由Li1-xMn1.5-yNi0.5-zMy+zO4表示的复合氧化物。所述负极(4)包括能够在以金属锂电势为基数在1V或更高电势下吸收和释放锂的负极活性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933232B
公开(公告)日:2010-11-24
申请号:CN200610151515.7
申请日:2006-09-12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486 , H01M10/0568 , H01M10/441 , H01M10/443 , H01M10/482 , H01M2300/0025 , H02J7/009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蓄电系统,其包括:非水电解质电池单元,包括含有离子液体的非水电解质、负极和正极;温度检测器,检测该电池单元的环境温度;第一控制装置,用于当温度检测器检测的温度超过标准环境温度时,降低该电池单元的最大电池电压;和第二控制装置,用于将非水电解质电池单元的最大充电量Qmax控制在恒定的水平,或者当温度检测器检测的温度超过标准环境温度时,减少该最大充电量Qmax。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