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和电池组

    公开(公告)号:CN101960650A

    公开(公告)日:2011-01-26

    申请号:CN200980107686.1

    申请日:2009-02-25

    Abstract: 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包括:金属外装容器;电极组,其容置于金属外装容器中,并且包括正极、负极和夹在负极和正极之间的间隔体,所述负极具有活性材料,其在具有比锂的电极电势高0.4V或以上的电势时吸附锂离子;非水电解质,其容置于金属外装容器中;正极引线,其一端电连接至正极;负极引线,其一端电连接至负极;正极端子,其附连于金属外装容器上,并且与正极引线的另一端电连接;负极端子,其附连于金属外装容器上,并且与负极引线的另一端电连接;以及Sn合金膜,其夹在负极引线和负极端子之间。Sn合金膜中包含Sn和选自下面一组的至少一种金属:Zn、Pb、Ag、Cu、In、Ga、Bi、Sb、Mg和Al。

    电极组、二次电池、电池组和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09546196B

    公开(公告)日:2022-07-19

    申请号:CN201810184211.3

    申请日:2018-03-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极组、二次电池、电池组和车辆。提供可以实现耐短路性优异的二次电池的电极组、耐短路性优异的二次电池和电池组、以及搭载有该电池组的车辆。根据实施方式,提供具备电绝缘层、第1电极和第2电极的电极组。第2电极经由电绝缘层与第1电极在第1方向层叠。第1电极含有多个与第1方向正交的方向中的一个以上的第2方向的第1端部。多个第1端部配置于相对于第2方向的不同位置。

    充放电控制装置、电池包、车辆及充放电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477688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0127000.3

    申请日:2020-02-28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适当地判定由正极电位和负极电位从基准状态的偏移引起的电池的容量降低,并使降低了的电池的容量适当地恢复的充放电控制装置及充放电控制方法。在实施方式的充放电控制装置及充放电控制方法中,关于1个以上的电池的每个电池,取得与正极电位及负极电位关联的信息,判定正极电位及负极电位从基准状态的偏移是否超出规定范围。然后,在充放电控制装置及充放电控制方法中,至少基于恢复对象电池存在这一情况,使恢复对象电池的充电深度保持在恢复时保持范围内规定时间,该恢复对象电池是正极电位及负极电位超出规定范围地从基准状态偏移的电池。

    电极组、二次电池、电池组和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09546196A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810184211.3

    申请日:2018-03-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极组、二次电池、电池组和车辆。提供可以实现耐短路性优异的二次电池的电极组、耐短路性优异的二次电池和电池组、以及搭载有该电池组的车辆。根据实施方式,提供具备电绝缘层、第1电极和第2电极的电极组。第2电极经由电绝缘层与第1电极在第1方向层叠。第1电极含有多个与第1方向正交的方向中的一个以上的第2方向的第1端部。多个第1端部配置于相对于第2方向的不同位置。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和电池组

    公开(公告)号:CN101960650B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0980107686.1

    申请日:2009-02-25

    Abstract: 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包括:金属外装容器;电极组,其容置于金属外装容器中,并且包括正极、负极和夹在负极和正极之间的间隔体,所述负极具有活性材料,其在具有比锂的电极电势高0.4V或以上的电势时吸附锂离子;非水电解质,其容置于金属外装容器中;正极引线,其一端电连接至正极;负极引线,其一端电连接至负极;正极端子,其附连于金属外装容器上,并且与正极引线的另一端电连接;负极端子,其附连于金属外装容器上,并且与负极引线的另一端电连接;以及Sn合金膜,其夹在负极引线和负极端子之间。Sn合金膜中包含Sn和选自下面一组的至少一种金属:Zn、Pb、Ag、Cu、In、Ga、Bi、Sb、Mg和Al。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