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405831B
公开(公告)日:2019-08-27
申请号:CN201580077819.0
申请日:2015-09-14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IPC: B29C64/153 , B22F3/105 , B33Y10/00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涉及三维制造方法。为了提供能增加三维制造物体的密度和强度,并且能够由两种或更多种材料的混合物制造具有恒定质量的三维物体的三维制造方法,根据一个实施方案,三维制造方法包括:形成和添加二次颗粒的层以制造三维物体,所述二次颗粒是通过对初级颗粒进行造粒而得到的;以及加热所述三维物体以生产烧结体。
-
公开(公告)号:CN105680006B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510882127.5
申请日:2015-12-03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高容量及循环特性优异的活性物质、非水电解质电池用电极、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及电池包。实施方式的非水电解质电池用活性物质是包括碳质物和分散于所述碳质物中的含硅粒子的至少2种的复合体,所述含硅粒子具备硅、硅合金及硅氧化物中的至少1种,在氩离子激光拉曼光谱中,在1575cm‑1以上且1625cm‑1以下的范围具有最大强度I1的峰的半值幅(ΔG)为100cm‑1以上且150cm‑1以下,在500cm‑1以上且550cm‑1以下的范围具有最大强度I2的峰相对于所述在1575cm‑1以上且1625cm‑1以下的范围具有最大强度I1的峰的强度比(I2/I1)为0.25以上且0.50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8624494A
公开(公告)日:2018-10-09
申请号:CN201810193877.5
申请日:2018-03-09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P7/04 , C10L1/02 , C10L2290/26 , C10L2290/38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二氧化碳固定化装置及燃料生产系统。提供以高效率将二氧化碳固定化的二氧化碳固定化装置以及使用该装置的燃料生产系统。根据实施方式,提供具备非水相和水相的二氧化碳固定化装置。非水相包含离子液体、酶体和介体。酶体催化二氧化碳或其还原生成物的还原反应。介体在该还原反应中起到还原剂或辅酶的作用。此外,在非水相中,通过上述还原反应生成反应生成物。水相包含含水的提取液。从非水相向水相中供给上述反应生成物。
-
公开(公告)号:CN103210529B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280003688.8
申请日:2012-02-10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IPC: H01M4/131 , H01M4/136 , H01M4/485 , H01M4/58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3 , H01M4/131 , H01M4/1391 , H01M4/485 , H01M4/625 , H01M10/052 , H01M2004/021 , Y10T29/49108
Abstract: 根据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一种具备正极(4)、包含负极活性物质层(5b)的负极(5)和非水电解质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1)。负极活性物质层(5b)含有二氧化碳,且在200℃下被加热1分钟时,每1g释放出0.1ml以上且5ml以下的二氧化碳。
-
公开(公告)号:CN1273439A
公开(公告)日:2000-11-15
申请号:CN00118175.0
申请日:2000-03-30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436 , H01M2/0275 , H01M2/0277 , H01M2/0287 , H01M2/168 , H01M6/40 , H01M10/04 , H01M10/0525 , H01M10/058 , Y10T29/49108 , Y10T29/49112 , Y10T29/491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二次电池,具有:包括正极、含有负极集电体以及在上述负极集电体上承载的负极层的负极、配置在上述正极以及上述负极层之间的隔板的电极群,在上述电极群中保持的非水电解质,收纳上述电极群的厚度为0.30mm以下的封装材料;上述正极、上述负极以及上述隔板是一体化的,上述负极层与上述隔板之间的剥离强度,低于上述负极层与上述负极集电体之间的剥离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989389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180050831.8
申请日:2021-08-17
IPC: F25B9/14
Abstract: 实施方式的蓄冷材料粒子包含选自由稀土类元素、银(Ag)及铜(Cu)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第一元素和与第一元素不同且在水溶液中形成多价金属离子的第二元素,第二元素的原子浓度为0.001原子%以上且60原子%以下,温度20K以下时的体积比热的最大值为0.3J/cm3·K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3210528B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280003650.0
申请日:2012-02-10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IPC: H01M4/131 , H01M4/136 , H01M4/485 , H01M4/58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 , H01M4/13 , H01M4/131 , H01M4/485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5825 , H01M10/0525 , H01M2004/027 , H01M2004/028 , Y02E60/1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1),其具备含有正极活性物质层(4a)的正极(4)、含有负极活性物质层(5a)的负极(5)、以及非水电解质。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4a)及负极活性物质层(5a)中的至少一者含有二氧化碳,而且在350℃下被加热1分钟时,每1g释放出0.1ml以上且10ml以下的二氧化碳。
-
公开(公告)号:CN103022438B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210226105.X
申请日:2012-06-29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86 , H01M4/133 , H01M4/134 , H01M4/364 , H01M4/48 , H01M4/625 , H01M10/052 , H01M10/425 , H01M10/48 , H01M2004/021 , Y02T10/7011
Abstract: 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用于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单元的负极活性材料包括复合体。所述复合体包括碳质材料、分散在所述碳质材料中的硅氧化物和分散在硅氧化物中的硅。在所述复合体的粉末X射线衍射测试中,Si(220)面的衍射峰的半值宽度在1.5°-8.0°的范围内。硅氧化物相的平均尺寸在50nm-1000nm的范围内。(标准偏差)/(平均尺寸)之值等于或小于1.0,其中所述硅氧化物相的粒径分布的标准偏差定义为(d84%-d16%)/2。
-
公开(公告)号:CN104466261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443106.9
申请日:2014-09-02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IPC: H01M10/0587 , H01M4/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4 , H01M4/131 , H01M4/386 , H01M4/387 , H01M4/485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循环性优异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和电池包。本发明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备:外包装材料;收纳在外包装材料内的正极;与正极在空间上分开而夹着隔膜地收纳在外包装材料内且含有活性物质的负极;以及填充在外包装材料内的非水电解质,其中,负极具有负极集电体和负极集电体上的负极活性物质层,负极的抗拉强度为400N/mm2以上1200N/mm2以下,负极集电体与负极活性物质层的剥离强度为1.5N/cm以上4N/cm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2548640B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申请号:CN200980161534.X
申请日:2009-09-24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53/1493 , B01D53/1475 , B01D2252/20447 , B01D2252/20489 , B01D2252/20494 , B01D2252/504 , C01B32/50 , Y02C10/06 , Y02P20/15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二氧化碳吸收量多、且与二氧化碳反应而生成的产物不易沉淀的二氧化碳吸收液。其特征在于,在水溶液中包含在构成环的元素中至少包含1个氮原子的杂环上至少键合有1个羧酸盐的氨基酸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