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热性镁合金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171374A

    公开(公告)日:2011-08-31

    申请号:CN200980139157.X

    申请日:2009-09-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23/02 C22C23/00 C22F1/06

    Abstract: 本发明的耐热性镁合金以Mg为主成分,含有Al、Ca及Mn,具有由Mg晶粒和在该镁晶粒的晶界结晶的晶界结晶物构成的金属组织。晶界结晶物由C14型结晶构造和C36型结晶构造的拉夫斯相化合物的混晶相构成。另外,至少在Mg晶粒和晶界结晶物的界面,Mg晶粒的六方晶系底面的法线向量与晶界结晶物的六方晶系底面的法线向量的相对角度α为88°~92°。与现有的镁合金相比,该镁合金为不易发生底面滑动的金属组织,即使在高温下,也不易发生底面滑动,因此,在高温气氛中显示较高的机械特性。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580184B

    公开(公告)日:2019-03-12

    申请号:CN201480053195.4

    申请日:2014-09-25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利用电解液和负极活性物质的最佳组合实现电池特性的提高。作为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电解液,使用如下电解液:该电解液含有金属盐和具有杂原子的有机溶剂,对于振动光谱中来自上述有机溶剂的峰强度,将上述有机溶剂本来的峰的强度设为Io、将上述峰位移而得的峰的强度设为Is时,Is>Io;作为负极,使用下述的(1)~(5)中的任一种:(1)拉曼光谱中作为G带与D带的峰的比的G/D比为3.5以上的石墨,(2)由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的X射线衍射谱中在2θ=20度~30度出现的峰的半峰宽计算的微晶尺寸为20nm以下的碳材料,(3)硅元素和/或锡元素,(4)可吸留和放出锂离子的金属氧化物,(5)长轴与短轴之比(长轴/短轴)为1~5的石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