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414326B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580027645.7
申请日:2015-05-26
申请人: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CPC分类号: H01M4/386 , B82Y30/00 , B82Y40/00 , C01B33/021 , C01B33/08 , C01P2002/60 , C01P2002/72 , C01P2002/74 , C01P2004/03 , C01P2004/04 , C01P2006/40 , H01M4/483 , H01M10/052 , H01M2004/021 , H01M2004/027 , Y02T10/7011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减少了氧(O)和氯(Cl)的含量的纳米硅材料。含有氟(F)和纳米尺寸的硅微晶。因为存在氟(F),所以抑制存在氧(O)和氯(Cl)的层的生成,抑制锂离子的移动速度的降低。另外,因存在氟(F),相应降低氧(O)和氯(Cl)的浓度,抑制与锂离子的反应。
-
公开(公告)号:CN106165157B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480071594.3
申请日:2014-08-22
申请人: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IPC分类号: H01M4/38 , H01M4/583 , H01M10/052
CPC分类号: H01M4/134 , H01M4/1395 , H01M4/36 , H01M4/386 , H01M4/625 , H01M10/052 , H01M10/0525 , H01M2004/027
摘要: 本发明涉及用于锂二次电池的负极活性材料的制造方法和锂二次电池,并且提供锂二次电池负极活性材料的制造方法,其是通过在干或湿条件下机械磨碎或粉碎粒状硅制造的,所述粒状硅为通过结晶的和非晶的一次Si颗粒附聚形成的二次颗粒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05895892B
公开(公告)日:2019-05-28
申请号:CN201610086168.8
申请日:2016-02-15
申请人: 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IPC分类号: H01M4/485 , H01M4/62 , H01M10/0525
CPC分类号: H01M4/366 , H01M4/364 , H01M4/386 , H01M4/483 , H01M4/485 , H01M4/587 , H01M4/625 , H01M10/052 , H01M2004/021 , H01M2004/027
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其能够使电池容量增加,并且提高循环特性、电池初始效率。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其具有含硅化合物(SiOx:0.5≤x≤1.6)的负极活性物质颗粒,其中,负极活性物质颗粒的至少部分表面具有碳被膜,在将碳被膜从负极活性物质颗粒离析并测量的X射线衍射光谱中,2θ=25.5°的峰的半值全宽为1.5°以上且4.5°以下,并且在将碳被膜从负极活性物质颗粒离析并测量的拉曼光谱中,在1330cm‑1与1580cm‑1处具有散射峰,散射峰的强度比I1330/I1580满足0.7<I1330/I1580<2.0。
-
公开(公告)号:CN109690837A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780055771.2
申请日:2017-09-12
申请人: 英默里斯石墨及活性炭瑞士有限公司
发明人: 皮尔明·乌尔曼 , 塞尔焦·帕切科·贝尼托 , 西蒙尼·齐歇尔 , 玛琳·罗德勒特-巴奇列里 , 帕特里克·兰兹 , 米夏埃尔·斯帕尔
IPC分类号: H01M4/133 , H01M4/134 , H01M4/36 , H01M4/38 , H01M4/583 , H01M10/052 , H01M4/1393 , H01M4/02
CPC分类号: H01M4/364 , H01M4/133 , H01M4/134 , H01M4/1393 , H01M4/386 , H01M4/583 , H01M4/587 , H01M10/052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 H01M2004/027 , H01M2220/20 , Y02T10/7011
摘要: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的前体组合物,包含该前体组合物或由该前体组合物形成的负极,包含该负极的锂离子电池,包含该负极的装置,制备该前体组合物、负极和锂离子电池的方法,以及前体组合物或其组分用于增加放电容量和/或降低放电容量损失和/或改善包含负极的锂离子电池的循环稳定性的用途。
-
公开(公告)号:CN109686942A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811572253.0
申请日:2018-12-21
申请人: 东北大学
IPC分类号: H01M4/36 , H01M4/38 , H01M4/62 , H01M10/0525
CPC分类号: H01M4/366 , H01M4/386 , H01M4/624 , H01M4/628 , H01M10/0525
摘要: 本发明的一种硅基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1)硅基材料的制备及预处理;(2)硅基材料的粗化,敏化活化;(3)配制镀液:将主盐溶液和络合剂溶液混合后,再依次加入稳定剂和表面活性剂;(4)将步骤(2)得到的产物加入步骤(3)配制的镀液中,调节pH值,缓慢加入还原剂进行化学镀;(5)用去离子水清洗后烘干,制得硅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本发明采用纳米硅和多孔硅表面化学镀镍的方式,从而提高材料的导电性,并缓冲硅基负极材料循环过程中的体积膨胀问题,改善电化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638256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811544035.6
申请日:2018-12-17
IPC分类号: H01M4/36 , H01M4/38 , H01M4/62 , H01M10/0525
CPC分类号: H01M4/366 , H01M4/386 , H01M4/624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摘要: 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分子导电聚合物包覆的多孔硅空心球的制备方法以及方面的应用,本发明利用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空心球为模板和硅源,通过镁的热还原反应得到多孔硅纳米空心球,接着通过高分子导电单体原位聚合得到导电聚合物包覆的多孔硅纳米空心球复合材料。相比于传统的包覆方法,高分子导电单体原位聚合的方法能够将聚苯胺紧紧包覆在多孔硅纳米球的表面,使材料能够表现出非常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尤其应用在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方面。该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制备成本低,适合于大规模的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9494374A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811337217.6
申请日:2018-11-12
申请人: 桑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CPC分类号: H01M4/667 , H01M4/0404 , H01M4/366 , H01M4/386 , H01M4/583 , H01M4/625 , H01M10/0525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硅碳负极片及其制备方法。该硅碳负极片呈夹心层状结构,由内向外依次为网状微通孔铜箔集流体、导电碳涂层及负极活性物质层;制备方法包括:1)制备导电碳涂层;2)选用网状微通孔的铜箔集流体,将导电碳涂层涂覆于其表面;3)制得负极浆料;4)将负极浆料涂覆在附有导电碳涂层的网状微通孔铜箔集流体上,经过烘烤、辊压、分条、模切得到负极极片。本发明通过铜箔空隙的材料与微孔铜箔正反两面的材料可形成“工”字型咬合状态,提高了箔材表面的粘附力,可有效解决电池循环后因硅基碳负极材料体积膨胀引起的极片掉料粉化的问题,还可有效减缓电池循环过程中硅碳负极片变厚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423237A
公开(公告)日:2019-03-05
申请号:CN201810939269.4
申请日:2018-08-17
IPC分类号: C09J133/02 , C09J179/08 , C09J129/04 , H01M4/62 , H01M4/13 , H01M10/052
CPC分类号: H01M4/622 , C08J3/24 , C08J3/246 , C08J2333/02 , C08J2429/04 , C08J2479/02 , H01M4/133 , H01M4/134 , H01M4/364 , H01M4/386 , H01M4/387 , H01M4/587 , H01M4/623 , H01M10/052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 H01M2004/027 , C09J133/02 , H01M4/13 , H01M4/621 , C08L79/08 , C08L29/04
摘要: 本发明涉及粘合剂、包括其的电极和锂电池、以及制备粘合剂的方法。粘合剂包括至少第一聚合物、第二聚合物和第三聚合物的交联产物,其中所述交联产物是通过至少两种酯键交联的;所述第一聚合物包括聚酰亚胺、聚酰胺酸、其共聚物、或其组合,其中所述第一聚合物包括包含碱金属的结构单元和包含至少一个羟基官能团的结构单元;所述第二聚合物包括聚(丙烯酸)、聚(甲基丙烯酸)、其共聚物、或其组合;且所述第三聚合物包括聚乙烯醇、聚丙烯酰胺、聚甲基丙烯酰胺、其共聚物、或其组合。
-
公开(公告)号:CN109415213A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780041362.7
申请日:2017-01-11
申请人: 捷恩智株式会社 , 捷恩智石油化学株式会社
摘要: 本发明中所包含的含有硅纳米粒子的氢聚倍半硅氧烷烧结体为可应用于具有优异的放电容量、初期充放电效率及循环特性的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中的硅氧化物,所述含有硅纳米粒子的氢聚倍半硅氧烷烧结体由通式SiOx2Hy2(0.3<x2<1.5,0.01<y2<0.35)表示,含有5重量%至65重量%的体积基准平均粒径超过10nm且未满500nm的硅纳米粒子,在所述硅纳米粒子表面与源自氢聚倍半硅氧烷的硅氧化物结构之间具有化学键,具有Si-H键,且本质上不含碳。
-
公开(公告)号:CN109390578A
公开(公告)日:2019-02-26
申请号:CN201810418366.9
申请日:2018-05-04
申请人: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IPC分类号: H01M4/38 , H01M4/134 , H01M4/1395 , H01M10/0525 , B82Y40/00
CPC分类号: H01M4/364 , G01N27/127 , H01M4/044 , H01M4/0445 , H01M4/0461 , H01M4/134 , H01M4/1395 , H01M4/366 , H01M4/386 , H01M4/483 , H01M4/485 , H01M4/58 , H01M4/5825 , H01M4/60 , H01M4/622 , H01M4/625 , H01M10/052 , H01M2004/021 , H01M2004/027 , B82Y40/00 , H01M10/0525
摘要: 本发明涉及拓扑量子框架、包括其的复合负极活性材料、负极、锂电池、半导体和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拓扑量子框架包括设置在不同的方向上且彼此连接的多个一维纳米结构体,其中所述多个一维纳米结构体的一维纳米结构体包括包含能够引入和脱出锂的金属的第一成分,和其中所述拓扑量子框架是多孔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