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轮胎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884273B

    公开(公告)日:2018-09-11

    申请号:CN201280078027.1

    申请日:2012-12-28

    Inventor: 尾花谦太郎

    Abstract: 充气轮胎(1)具备在轮胎周向上延伸的至少3条周向主槽(2)和由该周向主槽(2)划分而成的多个陆部(3)。另外,带束层(14)通过层叠周向加强层(145)和一对交叉带束(142、143)而成,所述一对交叉带束(142、143)具有绝对值为10[deg]以上且45[deg]以下、并且符号互不相同的带束角度,所述周向加强层(145)具有相对于轮胎周向处于±5[deg]的范围内的带束角度。另外,在轮胎子午线方向的截面图中绘出周向主槽(2)的末端磨损面(WE)时,在轮胎赤道面(CL)上从周向加强层(145)到末端磨损面(WE)的距离(Dcc)与从周向加强层(145)的端部到末端磨损面(WE)的距离(De)具有De/Dcc≤0.94的关系。另外,胎体层(13)的最大高度位置处的径(Ya)与胎体层13在周向加强层(145)的端部位置处的径(Yd)具有0.95≤Yd/Ya≤1.02的关系。

    充气轮胎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884273A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280078027.1

    申请日:2012-12-28

    Inventor: 尾花谦太郎

    Abstract: 充气轮胎(1)具备在轮胎周向上延伸的至少3条周向主槽(2)和由该周向主槽(2)划分而成的多个陆部(3)。另外,带束层(14)通过层叠周向加强层(145)和一对交叉带束(142、143)而成,所述一对交叉带束(142、143)具有绝对值为10[deg]以上且45[deg]以下、并且符号互不相同的带束角度,所述周向加强层(145)具有相对于轮胎周向处于±5[deg]的范围内的带束角度。另外,在轮胎子午线方向的截面图中绘出周向主槽(2)的末端磨损面(WE)时,在轮胎赤道面(CL)上从周向加强层(145)到末端磨损面(WE)的距离(Dcc)与从周向加强层(145)的端部到末端磨损面(WE)的距离(De)具有De/Dcc≤0.94的关系。另外,胎体层(13)的最大高度位置处的径(Ya)与胎体层13在周向加强层(145)的端部位置处的径(Yd)具有0.95≤Yd/Ya≤1.02的关系。

    摩托车用轮胎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508043B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080017685.4

    申请日:2020-03-25

    Inventor: 尾花谦太郎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维持滚动阻力性能并且能改善车辆的手推性能的摩托车用轮胎。摩托车用轮胎(100)具有:一对胎圈芯(3、3);胎体层(2),在轮胎子午剖面中,该胎体层(2)在一对胎圈芯(3、3)各自的周围从轮胎宽度方向内侧折回至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后,从轮胎径向内侧向轮胎径向外侧卷起至侧壁部(6);以及胎面部(5),设于胎体层(2)的轮胎径向外侧,该摩托车用轮胎(100)还包括增强橡胶层(7),该增强橡胶层(7)设于跨越胎面部(5)的轮胎内腔侧的轮胎赤道面(CL)。增强橡胶层(7)具有比胎面部(5)的橡胶硬度大的橡胶硬度。

    摩托车用轮胎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508043A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2080017685.4

    申请日:2020-03-25

    Inventor: 尾花谦太郎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维持滚动阻力性能并且能改善车辆的手推性能的摩托车用轮胎。摩托车用轮胎(100)具有:一对胎圈芯(3、3);胎体层(2),在轮胎子午剖面中,该胎体层(2)在一对胎圈芯(3、3)各自的周围从轮胎宽度方向内侧折回至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后,从轮胎径向内侧向轮胎径向外侧卷起至侧壁部(6);以及胎面部(5),设于胎体层(2)的轮胎径向外侧,该摩托车用轮胎(100)还包括增强橡胶层(7),该增强橡胶层(7)设于跨越胎面部(5)的轮胎内腔侧的轮胎赤道面(CL)。增强橡胶层(7)具有比胎面部(5)的橡胶硬度大的橡胶硬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