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716467B
公开(公告)日:2017-11-17
申请号:CN201610103638.7
申请日:2016-02-2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F28F13/18
Abstract: 一种智慧型沸腾表面,包括基面、一级微结构表面、次级微纳结构表面、相变材料;基面表面通过机械切削、化学蚀刻、激光烧蚀、3D打印方法形成一级微结构表面,一级微结构表面通过气相沉积、化学蚀刻、电化学镀膜方法形成次级微纳结构表面,相变材料与一级微结构表面的凹槽内次级微结构表面融合。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复合型的表面结构,实现了沸腾表面浸润性可随过热度特征而智能改变的自适应性效果,达到了基于沸腾换热不均引起局部过热度升高而调控沸腾表面浸润性的目的,进而改善局部沸腾换热,提高均温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359240A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申请号:CN201410574426.8
申请日:2014-10-2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相变蓄热型太阳能集热管及调控加热方法。它包括内套管、外套吸热管、环形强化换热肋片、真空玻璃管、蓄热层、波纹连接管、端盖、真空抽气口;内套管与外套吸热管之间通过环形强化换热肋片焊接形成蓄热层,内套管两端分别与波纹连接管焊接连接,波纹连接管通过端盖与真空玻璃管实现密封连接,端盖上设有真空抽气口。本发明通过在集热管增加相变蓄热层,利用相变蓄热材料保证了不同辐照条件下集热管换热温差的恒定,保证了集热管流量和温度的稳定性,有效的克服了太阳能间歇性特征引起太阳能集热系统温度波动的问题,为太阳能集热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4454409B
公开(公告)日:2018-04-27
申请号:CN201410710318.9
申请日:2014-12-0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阳能辅助再热过热热力发电系统及减排扩容方法。它包括锅炉、烟气过热器、太阳能过热器、太阳能再热器、烟气再热器、汽轮机、发电机、冷凝器、循环泵;锅炉、烟气过热器、太阳能过热器、汽轮机、冷凝器、冷凝器、锅炉顺次连接构成环路,汽轮机低压缸入口、太阳能再热器、烟气再热器、汽轮机高压缸出口顺次连接构成环路,汽轮机与发电机相连。本发明通过利用太阳能蓄热换热器作为再热器和过热器,增加现有热力发电系统的过热面和再热面,实现太阳能对燃煤的部分功能替代,达到减排和扩容的目的,实现了太阳能的经济利用以及现有电站的排放降低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5515017B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510920820.7
申请日:2015-12-11
IPC: H02J3/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728 , Y04S10/2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及信息安全约束的广域测量系统PMU优化配置方法,本发明通过对广域测量系统WAMS中PMU设备的合理优化配置,在保证系统可观性的前提下,使其在面对信息攻击时,可以将状态估计的计算结果偏差限定在设定的阈值之内。本方法在考虑系统安全性时,针对攻击者会考虑电力系统网络脆弱节点或攻击危害影响最大节点来实施信息篡改攻击的可能,保证了系统即使面对最极端的信息篡改攻击选点,也可以保证使其状态估计偏差控制在预设的可以接受的范围内。该方法能在保证系统可观性的前提下,降低系统在受到此类恶意信息篡改攻击时状态估计的偏移,使其控制在预设的可以接受的范围内,达到维护电力信息物理系统安全性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6713354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710051383.9
申请日:2017-01-23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 , 浙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63/1466 , H04L41/145 , H04L63/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不可检测信息攻击预警的ECPS脆弱性节点评估方法,是根据电力信息物理系统中电力系统的物理拓扑图生成电力信息物理系统局部模型,分析一般性信息攻击与拓扑条件下不可检测信息攻击的预警并评估其危害,提前感知ECPS的潜在风险,得到更为准确的分析结果,使电网公司可以从全局的角度评估ECPS的运行状况,并及时加强对脆弱性环节的保护,保护ECPS的安全稳定运行。并且在分析单节点信息攻击的基础上,实现了面向多节点信息攻击的预警。此外,在真实系统中信息攻击往往具备持续性,本发明在瞬时信息攻击分析的基础上增加了对持续性信息攻击的预测,评估了节点与ECPS整体的脆弱性。因此,本发明的技术框架更为综合全面。
-
公开(公告)号:CN106052451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10525060.4
申请日:2016-07-0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42 , F28D20/0056 , F28F21/02 , F28F27/00
Abstract: 一种石墨显热蓄热换热装置,包括石墨蓄热堆、抗氧化剂、耐火砖、换热循环风道、保温层、支撑钢架、进口连接管道、补气口、单向阀、氮气罐、变频风机、换热器、第一温度传感器、出口连接管道、第二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控制柜、加热棒、第三温度传感器,石墨堆由若干加热石墨块、蓄热石墨块、换热石墨块错列叠加堆砌而成。本发明利用石墨的高热扩散性特点,提高了加热系统的便利性;在提高蓄热密度和保证换热效果的同时,避免了和降低了石墨由于磨损和氧化带来的损耗,提高了石墨的使用寿命并降低了维护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5863760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10266132.8
申请日:2016-04-2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20/14 , Y02P10/265 , Y02P10/283 , Y02P80/152 , Y02P80/154 , F01K17/04 , F01D17/10 , F27D17/004 , F27D2017/006 , F27D2017/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间歇性高温烟气的蓄热式余热发电系统及方法,本系统包括熔炼炉、主烟气管路、第一流量控制阀、第二流量控制阀、第三流量控制阀、I级蓄热装置、第一烟气旁路、第二烟气旁路、II级蓄热装置、第四流量控制阀、第五流量控制阀、第六流量控制阀、烟囱、引风机、电除尘器、发电机、汽轮机、给水泵、余热锅炉。本发明通过利用石墨传热能力强,蓄、放热速度快和蓄热密度高的特点,通过换热过程中旁路切换有效解决了熔炼炉出口烟气温度波动大导致余热回收难度大的问题,实现稳定余热锅炉进口烟气温度的目的,有利于提高余热发电稳定性和效率。本发明现有冶金、炼钢等行业中余热发电装置的节能改造方面具有重要的工业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5716467A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610103638.7
申请日:2016-02-2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F28F13/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13/185
Abstract: 一种智慧型沸腾表面,包括基面、一级微结构表面、次级微纳结构表面、相变材料;基面表面通过机械切削、化学蚀刻、激光烧蚀、3D打印方法形成一级微结构表面,一级微结构表面通过气相沉积、化学蚀刻、电化学镀膜方法形成次级微纳结构表面,相变材料与一级微结构表面的凹槽内次级微结构表面融合。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复合型的表面结构,实现了沸腾表面浸润性可随过热度特征而智能改变的自适应性效果,达到了基于沸腾换热不均引起局部过热度升高而调控沸腾表面浸润性的目的,进而改善局部沸腾换热,提高均温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359241A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申请号:CN201410574637.1
申请日:2014-10-2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热蓄热型太阳能集热管及调控加热方法。它包括换热管、蓄热体、真空玻璃管、波纹连接管、端盖、真空抽气口、选择性吸光涂层、填充剂;换热管通过填充剂与蓄热体同轴过盈配合连接,换热管两端分别与波纹连接管焊接连接,波纹连接管通过端盖与真空玻璃管实现密封连接,端盖上设有真空抽气口,蓄热体的表面镀有选择性吸光涂层。本发明通过在集热管上加入蓄热体,利用蓄热体的显热蓄热有效的克服了太阳能间歇性特征引起太阳能集热系统换热工质温度和流量波动的问题,为太阳能集热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6052159B
公开(公告)日:2017-12-26
申请号:CN201610364741.7
申请日:2016-05-2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44 , Y02E60/142 , Y02E7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固两相换热储热型太阳能集热系统及方法,包括风机、主送风道阀、主送风道、颗粒给料机、聚光吸热腔、主热风道、主热风道阀、送风旁路管道、送风旁路阀、分离蓄热器、分离蓄热器出口阀、热风连接管、热风旁路阀、热风旁路连接管、主换热器;分离蓄热器包括热风进口、换热管束、风门、换热管束进口连接管、蓄热颗粒填充床、旋风分离器、热风出口、换热管束出口连接管、围护结构、颗粒卸料口。本发明利用气固两相换热实现吸热腔不同辐照功率条件下的换热平衡,并通过气固分离实现多余能量的储存,系统结构相对紧凑简单,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