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熔盐管道系统
    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6620781U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121495578.0

    申请日:2021-07-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熔盐管道系统,包括:第一熔盐储罐,附有第一排气孔;第二熔盐储罐,附有第二排气孔,分别通过第一熔盐管道和第二熔盐管道连接第一熔盐储罐;空气压缩机,分别连接第一熔盐管道和第二熔盐管道;外部余热热源,连接外部高温蒸汽或外部高温烟气;空气换热器,热端连接余热热源,冷端连通空气压缩机至第一熔盐管道和第二熔盐管道。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原有熔盐管道上加装空气换热器和空气压缩机,在熔盐管道内进行热风吹除作业,有效解决了熔盐供热储热系统的冻堵现象与管道无法排净的问题,提高系统整体可靠性,降低维护成本;并通过外部余热热源充分利用外部余热资源加热空气和熔盐,降低能耗。

    一种提升并联式抽真空系统运行效率的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42324B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1910843414.3

    申请日:2019-09-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提升并联式抽真空系统运行效率的装置,包括高压凝汽器、低压凝汽器、抽真空系统管路和水环式真空泵,高压凝汽器与低压凝汽器的抽真空系统管路之间通过电动隔离阀相连接,并且抽真空系统管路上分别通过电动隔离阀连接水环式真空泵,若干个水环式真空泵之间并联连接;高压凝汽器和低压凝汽器的抽真空系统管路分别引出一根支管,支管的末端配置不同特性的抽真空设备。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升并联式抽真空系统运行效率的装置,将不同类型的抽真空设备并联在一起,其控制系统可根据外界条件的变化选择最佳的抽真空设备组合参与运行,提高了抽真空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运行效率。

    一种自平衡式耦合LNG冷能的新型液化空气储能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722819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410180701.1

    申请日:2024-02-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物理储能系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自平衡式耦合LNG冷能的新型液化空气储能系统,包括空气压缩单元用于将空气进行增压;热量回收再利用单元用于回收再利用空气压缩单元和系统外的热量;空气液化单元实现将空气压缩单元来的常温空气液化并存储;氮气制冷单元用于将LNG冷能传递至空气液化单元作为其冷源;闭式空气循环单元与空气膨胀释能单元耦合,利用存储液化空气的气化冷能,调节释能阶段的吸热量与系统回收的热量平衡,并为储箱压力平衡单元提供深冷空气;空气膨胀释能单元利用存储的液化空气和回收的热量,完成储能系统的释能过程;本发明提升了耦合LNG冷能的液化空气储能系统在实际应用后的适应能力和效率。

    一种架空蒸汽热网散热损失特征综合检测评价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16713A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11561039.7

    申请日:2021-12-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架空蒸汽热网散热损失特征综合检测评价系统,包括:蒸汽热网主管线、多条热用户支线、热源节点、若干热用户节点、焓降测试段、若干直管表面散热测试点、若干弯管表面散热测试点和数据处理终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实现了对热网散热中不同机制的散热中漏热的定量分析,理清了不同机制的热网散热损失比例,提高了热网管道散热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采用内外热流计方法对保温散热中的漏热特征进行准确测试,得出管道单位截面的导热散热和漏热损失,同时结合焓降法,计算测试段上的管件散热损失,最终得到导热散热、漏热、管件散热的比例。实现了对保温散热中漏热比例的定量表征,为准确评价保温散热性能提供了可靠依据。

    一种基于双目摄像头的气体泄漏量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16613A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11524059.7

    申请日:2021-12-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双目摄像头的气体泄漏量测量方法,包括步骤:搭建气体泄漏量测量硬件平台;基于双目摄像头测得测试点和管道待测泄漏点的距离;基于阵列测量的波束形成信号处理技术测得待测泄漏点P的噪声信号强度。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基于双目摄像头测距原理,错位布置双摄像头,计算出待测点距离,在复杂危险的工业环境中实现远距离非接触测量及定位;可实现远距离测量复杂环境中管道气体泄漏,解决工业管道测量环境复杂危险,甚至存在多管道遮挡、重叠等问题;保障测量人员安全。同时管道气体泄漏模型可计算管道气体泄漏速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