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030659A

    公开(公告)日:2007-09-05

    申请号:CN200610130980.2

    申请日:2006-12-13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获得高能量密度和良好的循环特性的电池。正极活性材料层厚度为100μm到130μm。负极活性材料层的厚度从85μm到120μm,且其体积密度为1.7g/cm3到1.85g/cm3。电解液包含4-氟-1,3-二氧戊环-2-酮。因此,即使当正极活性材料层和负极活性材料层的厚度增加时,负极中锂的扩散和接受也可改善,并可得到良好的循环特性。

    无水电解液蓄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22523A

    公开(公告)日:1996-05-15

    申请号:CN95108177.2

    申请日:1995-06-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7 H01M4/661 H01M4/663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带有一个负电极、一个正电极和一种无水电解溶液的无水电解液蓄电池,其中用碳质材料作为活性负电极材料。该负电极由一种在烧结该碳质材料时得到的碳烧结物或一种碳烧结物-集电器复合材料构成。该蓄电池在封装于负电极的活性材料数量、能量密度及在充电/放电效率方面得到改善。如果把该碳烧结物-集电器复合材料用于该负电极,则实现在该负电极中的电导率和充电/放电效率方面的进一步改善。

    电池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583541C

    公开(公告)日:2010-01-20

    申请号:CN200610130980.2

    申请日:2006-12-13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获得高能量密度和良好的循环特性的电池。正极活性材料层厚度为100μm到130μm。负极活性材料层的厚度从85μm到120μm,且其体积密度为1.7g/cm3到1.85g/cm3。电解液包含4-氟-1,3-二氧戊环-2-酮。因此,即使当正极活性材料层和负极活性材料层的厚度增加时,负极中锂的扩散和接受也可改善,并可得到良好的循环特性。

    无水电解液蓄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268025C

    公开(公告)日:2006-08-02

    申请号:CN95108177.2

    申请日:1995-06-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7 H01M4/661 H01M4/663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带有一个负电极、一个正电极和一种无水电解溶液的无水电解液蓄电池,其中用碳质材料作为活性负电极材料。该负电极由一种在烧结该碳质材料时得到的碳烧结物或一种碳烧结物—集电器复合材料构成。该蓄电池在封装于负电极的活性材料数量、能量密度及在充电/放电效率方面得到改善。如果把该碳烧结物—集电器复合材料用于该负电极,则实现在该负电极中的电导率和充电/放电效率方面的进一步改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