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563382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869980.4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艾力江肉孜 , 吴巍 , 卜令兵 , 党凯 , 赵浩川 , 郑建川 , 杨中贵 , 熊波 , 杨胤珑 , 朱基才 , 孙镭 , 黄平亮 , 胡旭 , 郭丽 , 金荣 , 潘科 , 蒲昭廷 , 周历科 , 张勇 , 丁毅 , 刘阳 , 聂磊 , 姚孙坤
IPC: B01D53/04 , B01D53/04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变温吸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两塔PTSA工艺中实现不停车处理故障阀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一塔吸附A流程走完后原料气进行预泄压AD,所述预泄压AD为将本塔原料气进气阀和产品气出阀关闭,当这两个阀门该关未关报警时,程序立即进入暂停状态并提示操作人员处理,故障排除后暂停消除;在本吸附塔升压R步骤后,在另外一个吸附塔吸附周期结束前一步到预泄压AD期间进行预吸附RA,所述预吸附RA为提前开启即将进入吸附A的吸附塔的原料进气阀和产品出气阀,当阀门该开未开时,程序立即进入暂停状态并提示操作人员处理,故障排除后暂停消除。
-
公开(公告)号:CN113041782B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110275195.0
申请日:2021-03-15
Applicant: 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B01D53/04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体变压吸附分离提纯系统及其分离提纯方法,分离提纯系统包括吸附塔、第一程控阀10X、原料气输送管线、第二程控阀20X、逆放冲洗管线、第三程控阀30X、吸附塔入口端第二/第三均压管线、第四程控阀40X、吸附塔出口端第二/第三均压管线、第五程控阀50X、第一均压及最终升压管线、第六程控阀60X、产品气外输管线、再生管线、第一管线和最终升压调节阀。分离提纯方法为吸附塔重复经过吸附步骤、包含复合均压降压步骤的降压步骤、再生步骤、包含复合均压升压步骤的升压步骤和最终升压步骤进行气体变压吸附分离提纯。本发明可有效提升吸附剂动态吸附容量,提升系统回收率及分离提纯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041782A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2110275195.0
申请日:2021-03-15
Applicant: 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B01D53/04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体变压吸附分离提纯系统及其分离提纯方法,分离提纯系统包括吸附塔、第一程控阀10X、原料气输送管线、第二程控阀20X、逆放冲洗管线、第三程控阀30X、吸附塔入口端第二/第三均压管线、第四程控阀40X、吸附塔出口端第二/第三均压管线、第五程控阀50X、第一均压及最终升压管线、第六程控阀60X、产品气外输管线、再生管线、第一管线和最终升压调节阀。分离提纯方法为吸附塔重复经过吸附步骤、包含复合均压降步骤的降压步骤、再生步骤、包含复合均压升步骤的升压步骤和最终升压步骤进行气体变压吸附分离提纯。本发明可有效提升吸附剂动态吸附容量,提升系统回收率及分离提纯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705018A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2011433237.0
申请日:2020-12-10
Applicant: 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变温吸附气体干燥方法,属于气体干燥技术领域。所述方法为将原料气经过预脱水后进入吸附塔进行吸附干燥,利用再生气对吸附塔内的吸附剂进行加热再生,具体操作为:再生气经增压加热后进入吸附塔内对吸附剂进行加热再生,再生气出吸附塔冷却后分离出游离水,然后返回增压后再次进入吸附塔对吸附剂进行冷吹,出吸附塔冷却后分离出游离水,返回增压循环使用。本发明再生气为吸附塔内部的气体,能够有效减少再生气的用量,降低生产成本;本发明可以根据实际生产需要,不同的原料气处理量和操作压力,设定吸附塔的数量,同时切换灵活、操作方便,针对不同的产品气水含量需求,吸附塔内的吸附剂组成也可相应调整。
-
公开(公告)号:CN114484268B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169689.5
申请日:2022-02-23
Applicant: 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氢气压缩充装管束车系统及其充装方法,解决现有技术氢气压缩运输能耗高从而增加氢气使用过程中碳排放的技术问题。氢气压缩充装管束车系统包括供氢气管、压缩单元、输氢气单元和管束车。充装方法将氢气压缩机划分为出口压力不同的N(N≥2)组,在氢气管束车充装时通过切换程控阀先用压力低的氢气充装,然后依次采用压力更高的氢气充装,实现了氢气的分组阶梯压缩和管束车的分组阶梯充装,从而降低了氢气压缩功耗,减少了氢气充装过程因压缩能耗产生的CO2排放量,也将降低了氢气压缩机的投资。通过氢气的分组阶梯压缩,可以将氢气压缩过程的能耗降低12~38%,氢气压缩机的投资降低12~38%。
-
公开(公告)号:CN112758892A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2110007141.6
申请日:2021-01-05
Applicant: 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C01B3/56 , B01D53/04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压吸附提纯氢气系统及其方法,当产品氢气要求CO、CO2及CH4严格时,通过在原料气中加入氮气,调整了原料气中的各杂质比例,从而在保证产品氢气摩尔含量在99.9%以上的同时,增加氢气回收率,每增加原料气流量1%的氮气,氢气回收率可以增加0.3~2个百分点,与常规的变压吸附提纯氢气系统相比,本发明变动小,带来的效益明显,不仅适合新建装置,也适合现有装置改造。
-
公开(公告)号:CN111204712B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010155619.5
申请日:2020-03-09
Applicant: 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C01B3/56 , B01D53/04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变压吸附气体分离提纯氢气系统及其分离提纯方法,解决现有技术变压吸附气体分离效率低及变压吸附气体分离系统吸附塔体积大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包括3个吸附塔、1个中间罐、16台程控阀、4台调节阀、以及相应的进料管路、产品输送管路、均压管路、冲洗管路和解吸管路。采用3塔12循环步序将原料气分离以得到高纯度产品气。本发明每个吸附塔经过12个步骤完成从吸附、均压降压、逆向放压、冲洗、均压升压到产品气升压的循环,任一时刻均有一个吸附塔处于进料吸附并生产氢气的过程,使得原料气进料和产品气生产连续进行。使得循环时间由目前的480s减少到396s,减小了吸附塔进料时间,从而减小吸附塔的体积,以提升系统吸附分离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695805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829674.8
申请日:2023-12-28
Applicant: 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B01D53/04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压吸附气体分离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原料气管道,解吸气管道,产品气管道,降压/升压管道,以及若干台吸附塔、第一多通程控阀和第二多通程控阀。分离方法为吸附塔循环经历如下步骤:吸附步骤、多次顺向降压步骤、逆向降压步骤、再生步骤、多次逆向升压步骤。本发明吸附塔入口和出口均连接多通程控阀,可有效降低系统中程控阀门使用数量,工艺更加简洁,系统占地更小,可有效降低系统设备投资,可有效避免在吸附塔出入口连接旋转阀时PSA工艺阀门出现故障后系统整体停车整修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09921073B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1910194417.9
申请日:2019-03-14
Applicant: 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H01M8/0637 , C01B3/5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阳极气高效制取氢燃料电池用氢气的方法,属于气体分离技术领域。将燃料电池阳极释放气经增压后进入氢气浓缩变压吸附单元,经浓缩的粗氢气增压后进入变压吸附提纯单元;所述变压吸附提纯单元采用一段法变压吸附提氢,或采用包括变压吸附氢气提纯和变压吸附氢气纯化的两段法;所述氢气浓缩变压吸附单元、一段法变压吸附提氢以及两段法变压吸附氢气提纯的解吸气返回燃料电池;所述变压吸附氢气纯化的解吸气返回作为制氢原料。发明还提供制取氢燃料电池用氢气的系统。根据燃料电池阳极气中氢气含量低,CO2含量高、气体压力低的特点,采用先低压浓缩除去绝大部分杂质,再升压提纯氢气的工艺路线,氢气收率可达75~88%。
-
公开(公告)号:CN114148990B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111460715.1
申请日:2021-12-02
Applicant: 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C01B3/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复合缓冲罐的变压吸附制氢系统,属于气体分离领域,解决现有技术中变压吸制氢系统缓冲罐数量多、阀门仪表布置分散造成的装置占地面积大,安装费用高以及不易成撬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具有复合缓冲罐的变压吸附制氢系统,包括由阀门、仪器仪表和连接管道组成的控制切换模块,以及分别与控制切换模块相连接的吸附模块和缓冲模块;控制切换模块连接有原料气输送管、解吸气外输管和产品气外输管。本发明通过将变压吸附系统划分为功能独立的三个模块:控制切换模块、吸附模块和缓冲模块,各模块实现内部优化布局,从而减少占地,便于变压吸附装置的撬块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