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120998B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480023055.2
申请日:2014-02-28
Applicant: 赢创德固赛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33/04 , B01J12/00 , B01J19/088 , B01J19/2475 , B01J2219/00164 , B01J2219/0875 , B01J2219/0896 , B01J2219/24 , C01B33/046 , C07F7/02 , C07F7/0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过甲硅烷在等离子体中转化用于制备二聚和/或三聚硅烷的方法和涉及用于进行所述方法的设备。
-
公开(公告)号:CN103987453B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申请号:CN201180072986.8
申请日:2011-09-27
Applicant: GTAT公司
IPC: B01J19/00 , C01B33/1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7/02 , B01J12/00 , B01J12/005 , B01J19/0013 , B01J19/0053 , B01J19/24 , B01J2219/0002 , B01J2219/00085 , B01J2219/00094 , B01J2219/00103 , B01J2219/00135 , B01J2219/00159 , C01B33/1071 , Y02P20/1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将四氯化硅(STC)转换成三氯硅烷(TCS)的装置及相关联方法。转换器以环绕一反应室的一相对薄环形加热区为特征。在该环形加热区内围绕该反应室具有一环形构形的一加热组件。设计允许高对流热传递,其促成较低加热组件表面温度的使用、延长设备的寿命、借由允许使用一较小反应器来减小资本成本且极大地改进加热效率。具有多个热交换器区块的一热交换器提供进一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339458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280007702.1
申请日:2012-01-30
Applicant: MEMC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9/00 , B01J8/1836 , B01J12/00 , B01J19/24 , B01J2219/00081 , C01B33/033 , C01B33/1071 , F28D7/16 , F28F9/22 , F28F2275/2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壳管式热交换器,其包括改善通过交换器的温度分布和流动模式的折流板布置和/或与反应容器成一体。本发明还公开了使用所述壳管式热交换器的方法,其包括涉及使用所述壳管式热交换器和反应容器以生成含有三氯甲硅烷的反应产物气体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3328381B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280005237.8
申请日:2012-01-16
Applicant: 瓦克化学股份公司
IPC: C01B33/1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12/00 , C01B33/04 , C01B33/1071 , Y02P20/129
Abstract: 一种用于在反应器中氢化氯硅烷的方法,其中将至少两种反应物气流彼此独立地引入至反应区中,其中引导包含四氯化硅的第一反应物气流通过第一热交换器单元,在所述第一热交换器单元中加热所述第一反应物气流,然后引导通过加热元件,在所述第一反应物气流到达所述反应区之前,所述第一热交换器单元将其加热至第一温度,以及其中将包含氢气的第二反应物气流通过第二热交换器单元加热至第二温度,其中所述第一温度大于所述第二温度,然后将所述第二反应物气流引入至所述反应区中,使得所述反应区中的两种反应物气体的混合温度在850°C至1300°C之间,并且反应所述反应物气流以产生包含三氯硅烷和氯化氢的产物气体,其中引导在反应中获得的所述产物气体通过所述至少两个热交换器单元,并通过对流原理预热所述反应的所述反应物气流,其中气流首先通过所述第一热交换器单元然后通过所述第二热交换器单元。一种用于氢化氯硅烷的反应器,包括两个气体入口装置,通过所述气体入口装置可以将反应物气体彼此独立地引入至所述反应器中,和至少一个气体出口装置,通过所述至少一个气体出口装置可以引导产物气流,至少两个热交换器单元,其彼此连接并且借助引导所述产物气体通过所述热交换器单元而适于彼此独立地加热反应物气体,以及加热区,其设置在第一热交换器单元和反应区之间,并且其中存在至少一个加热元件。
-
公开(公告)号:CN103998372A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1280057544.0
申请日:2012-12-13
Applicant: 株式会社新生能源研究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3/16 , B01J12/00 , C01B2203/0283 , C01B2203/0288 , C01B2203/0294 , C01B2203/0405 , C01B2203/0415 , C01B2203/0475 , C01B2203/1076 , C01B2203/1258 , C01B2203/141 , Y02P20/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在不增加转换催化剂的使用量的情况下,提高CO转化率的CO转换装置及CO转换方法。其具备:CO转换器(10),具有包含CO转换催化剂的催化剂层(5),并对内部流通的气体进行CO转换处理;和CO2除去器(51),除去导入的气体中包含的CO2,催化剂层(5)包含CO转换催化剂,所述CO转换催化剂具有内部流通的气体所含的CO2浓度越高越使CO转化率降低的特性。被处理气体(G0)首先在CO2除去器(51)中降低所含的CO2浓度后,被供给到CO转换器(10)中进行CO转换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3987453A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180072986.8
申请日:2011-09-27
Applicant: GTAT公司
IPC: B01J19/00 , C01B33/1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7/02 , B01J12/00 , B01J12/005 , B01J19/0013 , B01J19/0053 , B01J19/24 , B01J2219/0002 , B01J2219/00085 , B01J2219/00094 , B01J2219/00103 , B01J2219/00135 , B01J2219/00159 , C01B33/1071 , Y02P20/1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将四氯化硅(STC)转换成三氯硅烷(TCS)的装置及相关联方法。转换器以环绕一反应室的一相对薄环形加热区为特征。在该环形加热区内围绕该反应室具有一环形构形的一加热组件。设计允许高对流热传递,其促成较低加热组件表面温度的使用、延长设备的寿命、借由允许使用一较小反应器来减小资本成本且极大地改进加热效率。具有多个热交换器区块的一热交换器提供进一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459307A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申请号:CN201180069523.6
申请日:2011-03-24
Applicant: 东芝三菱电机产业系统株式会社
IPC: C01B13/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12/00 , C01B13/11 , C01B2201/64 , C01B2201/9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获得一种臭氧气体供给系统,其搭载有向放电面涂敷用于生成臭氧的光催化剂物质的无氮添加臭氧产生器(1),并能够向各臭氧处理装置供给可靠性高的臭氧气体。而且,本发明尤其是在原料气体供给部设置用于去除原料气体所含有的水分的机构(59),使向臭氧气体供给系统供给的原料气体所含的水分量减少,并且具有臭氧气体输出流量管理单元(9),该臭氧气体输出流量管理单元(9)接收来自多个无氮添加臭氧产生单元(7-1~7-n)的多个臭氧气体输出,利用在内部设置的多个臭氧气体控制阀(9a、9b、9c、9bc、9ab、9ca)的开闭动作,以多个臭氧气体输出中的一个或多个的组合,向多个臭氧处理装置(12-1~12-n)中的任意臭氧处理装置选择性地输出而能够执行臭氧气体输出流量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2066532B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0980123372.0
申请日:2009-06-12
Applicant: 株式会社IHI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0K3/005 , B01J4/002 , B01J12/00 , B01J19/2415 , B01J2204/002 , B01J2219/00164 , C01B3/36 , C01B2203/0216 , C01B2203/1235 , C10K3/008
Abstract: 将含有焦油的气化气体和氧供给至重整炉,通过使气化气体部分燃烧,将重整炉内提高至重整所需的重整目标温度,从而进行气化气体的重整。将由于氧而使得气化气体燃烧,得到重整所需的重整目标温度的量的氧(9)和第1段气化气体(3a)从重整炉(1)的一端侧供给,从而在重整炉(1)内形成加热区(A),将剩余的气化气体作为第2段气化气体(3b)而供给至重整炉(1)内的加热区(A)的下游附近,从而形成重整区(B)。
-
公开(公告)号:CN101060923B
公开(公告)日:2011-06-08
申请号:CN200580039536.3
申请日:2005-11-18
Applicant: 索维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12/00 , B01F5/0453 , B01F5/046 , B01J19/26 , B01J2219/0011 , C07C17/02 , C07C17/04 , C07C19/045 , C07C19/05
Abstract: 一种用于在液相情况下至少两种气体反应的反应器(1),包括装备有外部液相循环设备,并包括至少一个用于注入气体和外部循环液相的注射器,所述注射器是这样的要使气体混合在一起,并仅在注射器出口处混合外部循环液相。
-
公开(公告)号:CN1069260A
公开(公告)日:1993-02-24
申请号:CN92102032.5
申请日:1992-03-24
Applicant: 奥林公司
IPC: C07C27/14 , C07D305/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12/00 , B01J3/04 , B01J2219/185 , C07D301/08 , Y02P20/58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体烃最好是丙烯的非催化氧化的方法。丙烯(22),氧(24)和惰性稀释剂(26)的混合物被引入能维持等温反应的反应容器(10)中,维持温度在200℃至大约350℃范围内,并使丙烯(22)的分压约为0.55MPa至大约2.07MPa以达到最高的丙烯氧化物选择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