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化妆品精油提取工艺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614294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991630.X

    申请日:2024-12-31

    Inventor: 郭志刚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油制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化妆品精油提取工艺,包括安装架,安装架一侧设置有蒸馏罐,蒸馏罐顶部设置有罐盖,罐盖顶部固定安装有输送管,输送管一端固定安装有冷凝器,冷凝器底部设置有油水分离器,冷凝器一侧且位于安装架一侧设置有控制器,蒸馏罐顶部两侧均设有安装槽。通过第一放置板与第二放置板将植物放置在蒸馏罐内部,防止蒸馏过程中植物黏附在蒸馏罐的内壁,从而影响蒸馏的效果,当通过移动安装块带动固定板与第一放置板、第二放置板移动,能够使得第一放置板与第二放置板上的植物一次性全部取出,防止植物蒸馏过后残留黏附在蒸馏罐内壁上,从而不便于对蒸馏罐进行清理,不便于提高工作效果。

    一种餐饮油水分离回收一体设备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461569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851472.8

    申请日:2024-12-16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餐饮油水分离回收一体设备,设备顶部设有倒料口,所述倒料口下方经固体筛漏间接连接至物理沉降装置,所述物理沉降装置设有排油管和排污管,所述排油管通过直通式电磁阀A连接油箱,所述排污管通过直通式电磁阀B连接污水箱,所述污水箱内设有用于排污的水泵A,所述水泵A经软管连接净水器的污水入口,所述净水器的清水出口经软管连接清水箱所述清水箱内设有水泵B,所述水泵B通过软管连接水龙头,所述油箱内设有油泵,所述油泵通过油管连接出油口,所述油水分离物理沉降装置的外壁上固定有加热块,该装置整体结构小巧,使用方便,可以现场进行使用。

    一种基于餐厨垃圾资源再利用的除臭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011202B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111144923.0

    申请日:2021-09-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垃圾资源再利用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基于餐厨垃圾资源再利用的除臭系统,壳体机构中外壳的内壁上滑动连接有限位机构,限位机构上有吸油机构,吸油机构和外壳的内壁滑动连接,导油机构在壳体机构中外壳的侧壁上,导油机构和吸油机构通过导油管连通,导油机构下方固定连接有储油机构,储油机构固定连接在外壳上,震动机构固定连接在外壳的底部,除臭机构由排风管连接到外壳上,排风管的另一端通向外部;使用者可以通过调整限位机构来控制吸油机构的活动高度,导油机构可以将油运输到储油机构中,储油机构可以存放油且可以放油,震动机构可以使残渣中油更快析出上浮,除臭机构可以将装置内发酵的气味通过过滤后排放。

    一种机铰润滑油回收装置及其回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58696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570201.5

    申请日:2024-11-06

    Abstract: 一种机铰润滑油回收装置及其回收方法,机铰润滑油回收装置包括过滤箱和集油箱,过滤箱内设置有初级过滤腔、过渡腔和油水分离腔,初级过滤腔上部连通过渡腔,过渡腔和油水分离腔通过油泵组件连通,初级过滤腔上设置有过滤机构和磁吸机构,磁吸机构位于过滤机构下方,过渡腔内设置有第一感应组件,油水分离腔内设置有第二感应组件和计时器,油水分离腔通过出油机构连接集油箱,油水分离腔底部设置有排水机构,油泵组件分别通讯连接第一感应组件和计时器,计时器通讯连接排水机构,第二感应组件分别通讯连接出油机构和排水机构。本发明的机铰润滑油回收装置可实现润滑油的回收,进而实现润滑油的循环再用,从而大大减少资源的浪费。

    一种智能测控液位的碳纤维分层器回收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39756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283004.5

    申请日:2024-09-13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碳纤维化工装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测控液位的碳纤维分层器回收装置,该装置包括分层器和与所述分层器连接的分流调节平衡器,所述分层器上设有用于检测分层界面高度的分层界面控制单元,所述分层界面控制单元电连接至DCS控制系统,通过分流调节平衡器间接调整分层器内的丙烯腈水溶液的分层界面高度在一定区间内。本装置取代传统软管结构和水相接收罐,简化了溶剂分离的工序流程,降低丙烯腈泄漏的风险,保障工人安全;通过智能检测和电连锁控制,精确控制分层界面,取消工人的劳动强度,提升溶剂回收质量和效率。

    基于川芎活性成分研究的试验蒸馏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787988B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1262318.7

    申请日:2024-09-10

    Inventor: 马兰英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川芎活性成分研究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基于川芎活性成分研究的试验蒸馏系统,反应釜体,所述反应釜体的一侧开设有料口,所述反应釜体的内部设置有蒸馏机构;所述蒸馏机构包括板件,所述板件密封滑动插装在反应釜体的内部,所述板件的外部设置有可用于带动板件转动的调节机构,所述板件下方的反应釜体内部腔体为浸泡腔,所述板件上方的反应釜体内部腔体为蒸馏腔。该基于川芎活性成分研究的试验蒸馏系统,本发明设置有板件,将反应釜体分为浸泡腔和蒸馏腔,在对川芎进行蒸馏的同时对川芎进行静置浸泡,川芎在浸泡后析出的活性油能够漂浮在水的上方,能够将活性油和一部分水分离到板件的上方,不需要对川芎浸泡液进行二次静置。

    一种浮子式油水分离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557570B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211184840.9

    申请日:2022-09-27

    Inventor: 曾庆丰

    Abstract: 本发明请求保护一种浮子式油水分离装置,主要由上筒体、下筒体、浮子、联动阀、排水阀、引压管、泄压管、传感器接口、进油接口、出油接口、排水接口、排气接口组成。所述上筒体位于所述下筒体的上方,所述进油接口、出油接口及排气接口固定于所述上筒体的法兰面上;所述浮子置于所述下筒体内,与所述联动阀的浮子连杆铰接;所述联动阀固定于下筒体的侧壁面上;所述浮子全浸在水中可上浮,全浸在油中则下沉,将下筒体内的水位信号转换为浮子连杆的位置变化,从而控制所述联动阀动作;所述排水阀设置于下筒体的底部,与排水接口相连,用于排出下筒体底部积水。本发明主要用于管道系统中,具有油水分离带压输送的功能,可以有效排出油品中混有的水等杂质。

    焦油组分自动分离系统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931573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261041.6

    申请日:2024-09-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焦油分离技术领域,公开了焦油组分自动分离系统,包括分离罐,分离罐连接有进油管,分离罐下部和上部分别连接有供重质焦油排出的下出油管和供轻质焦油排出的上出油管;进油管由分离罐上端延伸至分离罐中部,进油管下端连接有若干圆周均布的竖向的分油器;分油器形状为三角形板状,分油器内设置三角形网状的分油通道,分油通道三个角部分别设有进油口、上出油口和下出油口,进油口与进油管连通,上出油口位于下出油口的正上方;本发明通过进油管直接将混合焦油导至分离罐中部的分离液面处进行分离,减少对已分离的上部轻质焦油和下部重质焦油产生干扰;通过分油器使混合焦油在进入分离罐时实现预分离,有利于分离效率的提高。

    一种厨房水槽的油水分离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874054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376603.1

    申请日:2024-09-30

    Inventor: 陈越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厨房水槽的油水分离装置,涉及油水分离技术领域。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开设有通气孔,所述箱体的进水端安装有过滤筒,所述过滤筒的内部安装有过滤组件,所述箱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用于实现箱体内部空间分层的隔板,所述箱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油水缓冲器,所述箱体的内部安装有动态分隔层结构。本发明通过油水缓冲器的设置,在水槽使用时,油水经过油水缓冲器移至静置区域,油水缓冲器对油水进行初步静置,避免高流速的油水对原本静置的油水造成影响,进而影响到原本油水的静置效果,通过油水缓冲器出料端缓速移至静置区域,保证了油水的静置分离,对油水实现初步静置和分离前的静置,进而提高了油水分离效率。

    一种机床冷却水分离装置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787996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1269660.X

    申请日:2024-09-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机床冷却水分离装置,其包括呈上下分布的分油仓和分离仓,分离仓由呈前后分布的进水区和分离区组成,进水区形状为锥形,分离区形状为圆筒形,锥形轴线与圆筒形轴线均水平并同轴,分油仓内设有隔板,隔板将分油仓内部分隔成上侧的排油区和下侧的压制区,并且压制区与分离仓的分离区之间通过窄口连通;通过采用对冷却水和其内油液的多次缓释、缓冲作用,可方便使冷却水与油液之间的分隔层无法产生剧烈波动,从而降低冷却水因波动而进入油液中的量,方便使冷却水与油液平稳分层,避免油液排出时会携带部分冷却水,这样可以提高分离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