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216358A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410354017.7
申请日:2014-07-23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IPC: G05B19/4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两级能量管理的智能社区低碳能源管理系统,包括终端设备层、监控层、楼宇能量管理层和社区能量管理层。终端设备层负责对各专业子系统现场运行数据的采集,并上传给上层的监控系统;监控层主要完成对采集数据的汇集、运行状态监视和控制,并响应上层能量管理系统的控制策略,完成对设备的控制;楼宇能量管理层完成楼宇内设备及社区公共设施的用能数据的分析及应用,从整个楼宇的角度实现楼宇的能量优化功能;社区能量管理层完成社区内设备的用能分析和能量优化等高级应用功能。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智能社区低碳能源管理系统能够实现智能社区能源的综合管理,实现智能社区的节能减排。
-
公开(公告)号:CN104215853A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410446736.1
申请日:2014-09-03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能质量监测系统数据采集方法,包括:步骤S1:构建电能质量监测的主站与终端相互通讯的通讯协议格式;步骤S2:主站向终端发送下行命令,终端解析通讯协议格式中的内容,向主站发送上行命令,主站判断是否在规定时间范围内收到终端返回的上行命令,若是,主站解析通讯协议格式中的内容,执行步骤S3,若否,主站重新发送下行命令;步骤S3:主站保存上行命令中的电能质量检测数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简单易用、功能全面、适用范围广、可靠性高且易于扩展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595071A
公开(公告)日:2014-02-19
申请号:CN201310594608.7
申请日:2013-11-21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J3/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63 , Y02E10/76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网能源系统,包括第一母线、第二母线和第三母线,第一母线通过第一静态开关连接电网的第一进线端,第二母线通过第二静态开关连接电网的第二进线端,第一母线和第二母线上均连接有负荷,第一母线和第二母线之间连接有母联开关,第三母线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并网开关和第二并网开关分别与微网的第一母线和第二母线对应连接,第三母线与微网能源设备连接,微网能源设备包括光伏发电模块、风电模块、储能模块、燃料电池模块和V2G模块,所述光伏发电模块、风电模块、储能模块、燃料电池模块、V2G模块与第三母线之间均连接有切换开关。解决了现有微网中能源系统灵活性和可靠性较差、没有达到低碳化目标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3593715A
公开(公告)日:2014-02-19
申请号:CN201310594030.5
申请日:2013-11-21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80/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储能管理系统,包括储能变流器、储能管理子系统和电池管理系统,所述电池管理系统连接储能管理子系统和储能变流器,所述储能变流器集成在储能管理子系统中,所述储能管理系统还包括通讯网络、储能系统管理模块和能源管理系统,所述储能管理子系统通过通讯网络与储能系统管理模块通讯连接,所述储能系统管理模块与智能微电网的能源管理系统通讯连接。用以解决现有储能管理系统结构复杂、可靠性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805069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116849.3
申请日:2025-01-24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长沙理工大学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变流器与电网交互作用测试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确定电力系统的输入信号类型和输出信号类型;根据预设频段内的多个频点,以及多个频点中各频点的第一幅值信息与频率信息,构建输入信号类型对应的正弦组合输入信号;将正弦组合输入信号输入电力系统,以从电力系统获取输出信号类型对应的时域响应信号;对时域响应信号进行频率分解,得到各频点的第二幅值信息;根据各频点的第一幅值信息和第二幅值信息,确定输入信号类型和输出信号类型之间的动态交互作用测量矩阵。基于本申请方案,可以实时测试变流器与电网的交互作用关系,以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696063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510117594.2
申请日:2025-01-24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J3/46 , H02J3/38 , H02J3/00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灾害下电力调度方法、系统及设备,该方法包括:构建目标气象灾害的气象模型,基于目标气象灾害的气象模型获取目标气象灾害在电网所处区域的气象特性参数;获取电网中受目标气象灾害影响的目标结构在气象特性参数作用下的线路故障参数,获取电网中受目标气象灾害影响的目标发电设备在气象特性参数作用下的出力参数;基于线路故障参数和出力参数确定电网的目标潮流参数,基于目标潮流参数和预设的法向约束算法确定预设函数集合中各目标函数的目标帕累托解,根据各目标函数的目标帕累托解对电网进行电力调度。基于本申请方案,能够优化电网中电力资源的分配和利用,提高电网在气象灾害下的韧性和抗灾害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438706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10611.0
申请日:2024-10-28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扰动注入法的宽频阻抗实时计算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以下步骤:通过与宽频扰动注入装置通信得到当前扰动频率;对三相线电压和电流进行clark变换;根据当前扰动注入频率,构建具有窄带宽的改进型二阶广义积分器;通过广义积分器实现正交信号构造正负序分离,分别得到正负序电压电流,根据正负序电压电流再通过计算得到系统在当前频率下的阻抗的相位;本发明与传统的带通滤波器幅值计算方法相比,带宽更窄,精度更高,且在采样频率有限的情况下优异性更加明显。
-
公开(公告)号:CN119378927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929776.1
申请日:2024-12-26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IPC: G06Q10/0631 , H02J3/00 , G06Q10/0635 , G06Q50/06 , G06N5/025 , G06F16/35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网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的韧性提升方法和系统,方法包括:预先为电网信息物理融合系统设置韧性提升的多个影响因素;采用专家法对两两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进行打分,得到成对比较矩阵;获取系统韧性提升相关的论文,构建韧性提升因素的知识图谱,采用TransH算法基于知识图谱进行影响因素两两间的距离计算,形成修正矩阵;融合成对比较矩阵和修正矩阵,得到最终的成对比较矩阵;对最终的成对比较矩阵进行中心度和原因度的计算,从而选取对应的影响因素进行电网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的韧性提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大幅提升分析结果的准确性,降低分析成本,充分提升UGCPS的韧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337116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884162.6
申请日:2024-12-20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电网自适应动态状态估计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其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配电网动态状态估计模型,包括状态方程和量测方程,其中,量测方程为基于PMU量测的电力系统状态估计线性量测方程;基于PMU装置相量误差的统计特性,设置量测噪声协方差矩阵,在每次状态估计前根据最新量测自适应估计量测噪声;利用卡尔曼滤波方法进行配电网动态状态估计,在卡尔曼滤波过程中,考虑过程噪声时变后验统计,通过遗忘记忆法自适应调整过程噪声协方差矩阵。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能够准确预估状态的变化程度、能够追踪系统动态变化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783553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920452.5
申请日:2024-07-10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浙江电腾云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J3/48 , H02J3/50 , H02J3/38 , H02J3/16 , H02J3/24 , G06F30/20 , G06F113/04 , G06F1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气距离和功率平衡的配电网两阶段分区方法,该分区方法步骤为:A、基于电压灵敏度分析,构建各个节点间电气距离模型;B、构建风力、光伏出力的概率模型,利用蒙特卡洛方法生成多个风电、光伏出力场景及概率分布;C、节点净功率期望值处理;D、节点电气距离可视化处理;E、构建基于OPTICS的配电网分区方法;F、考虑分区内功率平衡的配电网分区调整方法。本方法在考虑电气距离的情况下,利用OPTICS和功率平衡调整两阶段分区方法,兼顾分区电气耦合的结构性目标和功率平衡的功能性目标,实现配电网的电压优化的实时分区。一定程度上适应配电网内RDG的出力变化,灵活调整分区结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