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804966B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1910124459.5
申请日:2019-02-19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砗磲苗种规模化生产中丝状藻爆发的方法。本发明采用物理方法和生物方法相结合防控丝状藻爆发。本发明解决了当前丝状藻爆发导致砗磲苗种大量死亡的难题。本发明的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可行性高,实用性强,易于推广等优点,显著提高了砗磲规模化生产的效率,将砗磲的存活率提高至95%以上,为砗磲苗种产业化、商业化提供了实践基础,为砗磲的资源恢复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1763748A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2010675140.4
申请日:2020-07-14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IPC分类号: C12Q1/6888 , C12Q1/686 , C12N15/11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番红砗磲、无鳞砗磲和砗蚝鉴定的通用单引物、试剂盒和鉴别方法。本发明建立了利用多条下游引物竞争性退火的通用单引物多重PCR检测和鉴别番红砗磲、无鳞砗磲、砗蚝的方法,并经实际样本测试,具有方法简单、结果直观、准确有效、不受环境及发育时期影响、成本低廉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220456B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1810098698.3
申请日:2018-01-31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IPC分类号: C12Q1/6888 , C12Q1/686 , C12N15/11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鉴定香港牡蛎、熊本牡蛎及其杂交子一代的EST‑SSR引物和鉴定方法。所述的EST‑SSR引物Ch513为:F:5’‑CTGGAATCGGTATGTCTT‑3’;R:5’‑GTTACGTGCACCCTAAAT‑3’。利用本发明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鉴定出香港牡蛎、熊本牡蛎、香港牡蛎×熊本牡蛎杂交子一代,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同时本发明具有方法简单、结果直观、准确有效、不受环境及发育时期影响、成本低廉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7771718B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711050534.5
申请日:2017-10-31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IPC分类号: A01K61/5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规格砗磲幼贝底播增殖方法。本发明根据砗磲幼贝生物学特征,发现其在较小的时就具有很强分泌足丝固着自身的能力,通过海域选择、苗种固着、苗种运输、底播放养、护养管理等技术手段,开创了小规格砗磲幼贝的底播养殖方法。本发明首次将5‑10mm的砗磲幼贝底播至海底,大大减小了砗磲底播增殖规格,提高了底播增殖效率,实现了多种砗磲资源共同修复,也为我国南海珊瑚礁生态系统良性健康发展、造礁护礁等提供了技术保障。本发明具有实用性强、易于推广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760595A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911076299.8
申请日:2019-11-06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IPC分类号: C12Q1/6888 , C12Q1/686 , C12N15/11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砗蚝、中国南海常见砗磲种类及其杂交种的鉴定引物和方法。所述的鉴定引物为TC114引物对,其正、反向引物如下:F:5’-AACACTGATTGGGCTCTT-3’R:5’-TTGACGACGATGACGATA-3’。本发明从60对番红砗磲微卫星引物中筛选出一对能够在砗蚝、中国南海常见砗磲种类(无鳞砗磲、鳞砗磲、长砗磲、番红砗磲和诺瓦砗磲)中通用并且可以根据扩增条带大小区分砗蚝与中国南海常见砗磲,同时带型清晰、重复性好、可靠性强的微卫星引物:TC114引物对,并在砗蚝与中国南海常见砗磲间的杂交种个体鉴定也有潜在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0551826A
公开(公告)日:2019-12-10
申请号:CN201910829076.8
申请日:2019-09-03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IPC分类号: C12Q1/6888 , C12Q1/6858 , C12N15/11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鉴定番红砗磲、鳞砗磲及其杂交子一代的微卫星引物、试剂盒和鉴定方法。所述的微卫星引物TC111为:F:5'-CCATTTTGGTGCGTAGTA-3';R:5'-CTTGAGGGCACCTTTTAG-3'。利用本发明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鉴定出番红砗磲、鳞砗磲、番红砗磲×鳞砗磲杂交子一代,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同时本发明具有方法简单、结果直观、准确有效、不受环境及发育时期影响、成本低廉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804966A
公开(公告)日:2019-05-28
申请号:CN201910124459.5
申请日:2019-02-19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砗磲苗种规模化生产中丝状藻爆发的方法。本发明采用物理方法和生物方法相结合防控丝状藻爆发。本发明解决了当前丝状藻爆发导致砗磲苗种大量死亡的难题。本发明的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可行性高,实用性强,易于推广等优点,显著提高了砗磲规模化生产的效率,将砗磲的存活率提高至95%以上,为砗磲苗种产业化、商业化提供了实践基础,为砗磲的资源恢复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09717110A
公开(公告)日:2019-05-07
申请号:CN201910124425.6
申请日:2019-02-19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IPC分类号: A01K61/5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鳞砗磲苗种工厂化生产方法。包括亲本生态促熟、配子自然排放、受精孵化、幼虫培育、投喂虫黄藻、附着变态、稚贝培养和幼贝育成等步骤。本发明首次在我国规模化培育出稀缺的、中大型的无鳞砗磲大规格苗种,填补了国内空白;工厂化苗种生产技术达到了国内先进、国际领跑水平,为南海大中型砗磲资源恢复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本发明为无鳞砗磲苗种生产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为海水水族市场高端砗磲产品供应提供了可能性,为我国南海大中型砗磲资源恢复提供了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05541995B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610024181.0
申请日:2016-01-13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淋巴因子TAL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本发明首次从香港牡蛎中分离一种淋巴因子TAL,其编码基因全长660bp,编码219个氨基酸;通过功能分析和鉴定,发现香港牡蛎的淋巴因子TAL可以促进血淋巴细胞的增殖,是一种新型的淋巴细胞生长因子。本发明中的淋巴因子TAL具有显著的促进血淋巴细胞增殖作用,为贝类的病害防治和抗病育种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6106271B
公开(公告)日:2019-03-05
申请号:CN201610454164.0
申请日:2016-06-20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砗磲陆基暂养促熟方法。砗磲选取:筛选健康无损个体作为暂养对象;微流水饲养:将砗磲放置于水泥板或者珊瑚石上,暂养在装有过滤的海水的暂养容器中,暂养密度为7‑20kg/m3水体,流水饲养,流水量为暂养容器水体积的3‑4倍/d;水质控制:海水温度控制在25‑30℃,盐度控制在27‑35ppt,白天光照强度控制在≤10000lux,夜间光照强度为0lux;日常管理:发现死亡个体及时移走,定期清理粪便、暂养容器附着物和砗磲体表生物,保持暂养容器内水质清新。本发明的砗磲陆基暂养促熟方法,可以长期暂养砗磲,其存活率在90%以上,为水族观赏渔业提供指导;还可以促进砗磲性腺发育,性腺发育比率为100%,为砗磲人工繁育增殖等提供亲本来源及实践基础。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