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69449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632481.8
申请日:2024-11-15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贝类规模化苗种培育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篱凤螺规模化苗种培育方法。结合实际养殖经验,发现育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在浮游和附着两个阶段出现高死亡率、育苗水体容易受原生动物的侵袭、水体中有害藻容易爆发等问题,导致无法发育至底栖生活的幼苗阶段。本发明通过优化育苗环境、改进育苗技术、控制光照的途径,成功突破了篱凤螺育苗的瓶颈,可以大规模地培育篱凤螺苗种,提供规格1~2cm、适合增殖放流或人工养殖的稚螺,为篱凤螺的繁育提供坚实的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9422969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726829.X
申请日:2024-05-30
Applicant: 广东海洋大学 , 海南康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厚壳东风螺新品种的选育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选取东风螺厚壳个体作为选育群体,混交,收获东风螺卵囊;卵囊孵化、幼虫培育,获得幼螺;幼螺采用增厚剂喂养,获得子一代;以壳厚为基准对子一代进行选育,按照壳厚度从大往小排列,对子一代截取留优,筛选出厚壳个体作为扩繁群体;扩繁群体进行规模化繁育,连续重复2代以上,获得稳定遗传的厚壳东风螺。本发明培育的厚壳东风螺具有壳厚、抗压性强的优点,培育的厚壳东风螺的外壳厚度、外壳重量以及体重均有显著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8873587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0897861.8
申请日:2024-07-05
Applicant: 广东海洋大学 , 海南康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按照重量份数计,复合药物制剂包括以下组分:50~70份硫酸新霉素、10~30份熊果酸和10~30份杨树花提取物。所述复合药物制剂对于东风螺病害具有优异的延缓效果和阻断效果,能够显著降低和延缓患有病害的东风螺的死亡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902983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210728921.4
申请日:2017-03-16
Applicant: 诺尔曼·波义耳
Inventor: 诺尔曼·波义耳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鲍鱼养殖设备和方法,具体是一种用于保存鲍鱼的潜水式容器,所述容器包括:容器壁,其限定用于鲍鱼的围栏,所述围栏包括用于在其上接收鲍鱼的内表面;一个或多个孔隙,其经配置以在所述容器浸入水中时允许水流过所述围栏,但不允许鲍鱼从中穿过;在所述容器壁中的一个或多个喂食端口;以及一个或多个饲料分配器,每个分配器包括用于鲍鱼饲料的储存器和经配置用于接收在相应的喂食端口处的嘴部分,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分配器独立地可操作以将装在其中的饲料分配到所述围栏中。
-
公开(公告)号:CN119366472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834304.8
申请日:2024-12-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丘陵型稻田虾螺套养方法,涉及水产生态养殖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以丘陵型稻田产地作为养殖单元,所述养殖单元内设置蓄水区和水稻种植区;所述蓄水区设置分流水渠与所述水稻种植区相连通;水稻种植期间,在所述蓄水区吊笼养殖螺蛳,肥水养殖小龙虾种虾;水稻收获后,将小龙虾种虾产的小龙虾苗和未到收获规格的螺蛳苗投放到所述水稻种植区进行养殖。充分利用丘陵稻田的空间优势,不影响水稻的晒田、用药等操作,水稻亩产有保障,管理容易,小龙虾和螺蛳前期在蓄水区,后期在收割后的稻田,既保障生长速度,又充分利用生物饵料,大大降低人工操作和水稻种植成本,显著提升养殖效益和稻田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325931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526128.1
申请日:2024-10-30
Applicant: 广东海洋大学 , 海南康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泥东风螺与台湾东风螺的杂交育种方法。所述杂交育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台湾东风螺和泥东风螺置入黑暗环境的独立单元中予以养殖,杂交并收集卵囊,卵囊消毒处理后孵化,从而获得东风螺浮游幼虫;在东风螺浮游幼虫的养殖水体中施加肥水剂与营养剂,并且混入单细胞藻类加以培育,东风螺浮游幼虫变态附着进而形成稚螺。所述杂交育种方法培育的东风螺杂交苗种相较于现存的台湾东风螺与泥东风螺而言,不仅具备更为出色的变态率,而且受精率、产卵量、孵化率、幼虫存活率亦有显著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9318367A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11299296.1
申请日:2024-09-18
Applicant: 威海金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IPC: A23K50/80 , A23K10/30 , A23K10/14 , A23K20/20 , A23K10/22 , A23K10/20 , A23K20/163 , A23K10/18 , A23K10/37 , A01K61/5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产品养殖饲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富硒饲料及富硒鲍鱼的培育方法,富硒饲料为鲍鱼饲料,富硒饲料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0.5‑5重量份的富硒提取物、15‑25重量份的鱼粉、15‑30重量份的海带粉、5‑15重量份的葡萄糖、1‑5重量份的酵母、5‑15重量份的豆粕、15‑35重量份的小麦粉、15‑45重量份的马尾藻粉和5‑15重量份的螺旋藻粉。该富硒饲料具有很高的硒含量和较低的纤维素含量,其饲喂的鲍鱼腹足中也具有较高的硒含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983370B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210437690.1
申请日:2022-04-25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红外心跳检测的鲍抗病性测评方法,其步骤包括:对待检测鲍进行实验室驯化;连接鲍心跳检测装置并开机,将红外探头粘贴在临近鲍心脏位置的壳表面,鲍心跳信号经红外探头获取、AMP03放大器放大、Powerlab信号接受仪采集后,导入电脑进行分析;由待测鲍的上足位置进行鲍源致病菌注射;病菌胁迫过程使用LabChart软件实时连续记录鲍心跳信号,采集结束后对心率进行统计分析;根据鲍在胁迫过程的心跳规律,开发出病菌胁迫心率拐点CBTB和病菌胁迫心率归零点CZTB两个指标,并根据CBTB和CZTB数值评估鲍的抗病能力。本发明的测评方法具有实时、准确、直观、可量化等优点,可实现对大批量实验鲍的同步评估,可应用于鲍的不同群体或基因型之间的病菌耐受性比较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18476493B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0688193.8
申请日:2024-05-30
Applicant: 广东海洋大学 , 海南康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厚壳东风螺新品种的选育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选取东风螺厚壳个体作为选育群体,混交,收获东风螺卵囊;卵囊孵化、幼虫培育,获得幼螺;幼螺采用增厚剂喂养,获得子一代;以壳厚为基准对子一代进行选育,按照壳厚度从大往小排列,对子一代截取留优,筛选出厚壳个体作为扩繁群体;扩繁群体进行规模化繁育,连续重复2代以上,获得稳定遗传的厚壳东风螺。本发明培育的厚壳东风螺具有壳厚、抗压性强的优点,培育的厚壳东风螺的外壳厚度、外壳重量以及体重均有显著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9111434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334667.5
申请日:2024-09-2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A01K61/5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饵料效率性状皱纹盘鲍的快速筛选方法,可通过I)、II)任意一种方式实现高饵料效率性状皱纹盘鲍的快速筛选方法;方式I)选取12月龄皱纹盘鲍进行恒温单个体养殖,进行为期7天的饥饿胁迫,计算7天饥饿胁迫后每只个体的特定减重率,其中特定减重率较小的50%为饵料效率较高个体。方式II)选取12月龄皱纹盘鲍进行恒温单个体养殖,进行为期10天的饥饿胁迫,然后恢复饵料投喂至28天,记录其体重变化情况,计算恢复投喂后第14‑28天每只个体的增重,增重较大的50%为饵料效率较高个体。本发明提供的筛选方法能够准确快速获取具有较高饵料效率性状的皱纹盘鲍个体,缩短测评周期,极大降低性状测评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