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晶闸管与阻尼电阻散热机构

    公开(公告)号:CN208256392U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20544764.0

    申请日:2018-04-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晶闸管与阻尼电阻散热机构,包括:散热器,两侧分别对称压装有晶闸管,散热器上设置有可供阻尼电阻嵌入的阻尼电阻散热区,阻尼电阻可拆卸地安装在阻尼电阻散热区上;冷却流道,设置在散热器内部,冷却液沿冷却流道流动,首先流经晶闸管散热区,然后流经阻尼电阻散热区,并将晶闸管和阻尼电阻传递的热量带走,从而完成对连接在散热器上的晶闸管及阻尼电阻进行冷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散热机构,采用晶闸管和阻尼电阻共用散热器的设计,节省了阻尼电阻所占的空间,减小了体积。(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直流断路器阀塔
    9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0443984U

    公开(公告)日:2020-05-01

    申请号:CN201921580905.5

    申请日:2019-09-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直流断路器阀塔,包括:快速机械开关模块、主支路模块、转移支路模块和避雷器模块;主支路模块设置于快速机械开关模块与转移支路模块之间,分别与快速机械开关模块及转移支路模块贴合连接;转移支路模块远离主支路模块的一侧与避雷器模块贴合连接。通过快速机械开关模块、主支路模块、转移支路模块和避雷器模块之间贴合连接的布局方式,使得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直流断路器阀塔的结构不仅分区明确,而且更加紧凑,占用空间小。(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换流阀冷却水路
    9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581436U

    公开(公告)日:2019-03-05

    申请号:CN201820548866.X

    申请日:2018-04-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换流阀冷却水路,包括换流阀模块冷却水路,其进水主管(11)通过水流支路和冷却元件(13)与出水主管(12)连接,第一均压电极(14)为三通式导体连接件,与进水主管(11)的一端连接作为进水口;第二均压电极(15)为堵头式导体连接件,与进水主管(11)的另一端连接使进水主管(11)的另一端形成盲端;第三均压电极(16)为堵头式导体连接件,与出水主管(12)的一端连接使出水主管(12)的一端形成盲端;第四均压电极(17)为三通式导体连接件,与出水主管(12)的另一端连接作为出水口。通过该换流阀冷却水路,解决了现有的换流阀冷却水路采用针状铂电极容易结垢腐蚀,且安装时需要在水管或元件表面打孔的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用于双列电容器并联的低杂散电感交叉连接母排

    公开(公告)号:CN214123716U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022346253.8

    申请日:2020-10-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双列电容器并联的低杂散电感交叉连接母排,包括:并列设置的第一母排(1)和第二母排(2),所述第一母排(1)和第二母排(2)结构相同,均包括一个纵向板和多个横向板,所述多个横向板等间距设置,所述纵向板与所述多个横向板连接,所述多个横向板的两端分别用于与所述双列电容器(3)正、负极相连,所述纵向板与半导体器件连接;本实用新型设置双排母排与外界连接,与电容器的连接部交叉设置,连接部可根据电容器的位置进行形状的改变,可以使双排母排与外界T型连接,连接部可根据电容器的位置进行形状的改变,并通过设置凹槽使杂散电感减少。

    一种直流耗能装置
    9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1790789U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1922492814.2

    申请日:2019-12-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直流耗能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盖板、板状直流耗能单元组成的直流耗能组件、支撑直流耗能组件的支撑盘和支撑架;直流耗能组件由板状直流耗能单元叠加而成;板状直流耗能单元由相互连接的电阻模块单元和阀模块单元组成;叠加的相邻板状直流耗能单元间的电阻模块单元中的电阻模块与电阻模块连接;电阻模块单元中的电阻模块和阀模块单元中的阀模块分别按电阻模块、阀模块、阀模块和电阻模块的顺序连接;组成直流耗能组件中的顶层电阻模块单元中的电阻模块和底层电阻模块单元中的电阻模块分别与外电路连接;本实用新型在满足绝缘和有效电气连接的情况下将阀模块和电阻模块布置在同一个装置内部,多层设计便于安装和维修。(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转移支路阀模块结构
    9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0327010U

    公开(公告)日:2020-04-14

    申请号:CN201921608808.2

    申请日:2019-09-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转移支路阀模块结构,包括:多级转移支路单元、分布式供能单元、阀模块框架及阀模块母排,其中,多级转移支路单元通过阀模块母排串联并安装在阀模块框架上;分布式供能单元安装在阀模块框架的一侧,用于为多级转移支路单元提供电能。本实用新型将电力电子器件压装单元设计为紧凑化的小型压装单元并以子单元的形式集成布置,使生产维护工作更容易,同时在转移支路阀模块内部集成了分布式供能系统,可以有效地提高阀模块的可维护性,大大减少了阀塔搭建的工作量,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转移支路阀模块可应用于混合式高压直流断路器转移支路或其他要求实现双向超快速大电流分断的设备和场合。(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避雷器内置的换流阀塔

    公开(公告)号:CN208675115U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820544043.X

    申请日:2018-04-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避雷器内置的换流阀塔,避雷器设置在晶闸管压装结构的一侧,将大大减小换流阀模块所占用的体积,有效地降低整个换流阀塔的建筑成本。避雷器与晶闸管压装结构平行设置,在第一主模块中的避雷器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在第二主模块中的避雷器的两端分别为第二电位和第三电位。第一屏蔽罩与第一主模块内部的避雷器的第一电位固定;第三屏蔽罩与第二主模块内部的避雷器的第三电位固定;第二屏蔽罩分别与第一主模块和第二主模块内部的避雷器的第二电位固定。将屏蔽罩的电位固定在主电路之外,屏蔽罩电位与主电路中晶闸管的电位相互隔离,进而将大大减小晶闸管压装结构内部的晶闸管的分压的不均匀程度。(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避雷器内置的换流阀模块

    公开(公告)号:CN208580740U

    公开(公告)日:2019-03-05

    申请号:CN201820547748.7

    申请日:2018-04-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避雷器内置的换流阀模块,避雷器设置在晶闸管压装结构的一侧,将大大减小换流阀模块所占用的体积。同时,避雷器与晶闸管压装结构平行设置,在第一主模块中的所述避雷器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在第二主模块中的所述避雷器的两端分别为第二电位和第三电位。屏蔽罩组件第一屏蔽罩与所述第一主模块内部的避雷器的第一电位固定;第三屏蔽罩与所述第二主模块内部的避雷器的第三电位固定;第二屏蔽罩分别与所述第一主模块和所述第二主模块内部的所述避雷器的第二电位固定。将屏蔽罩的电位固定在主电路之外,屏蔽罩电位与主电路中晶闸管的电位相互隔离,进而将大大减小晶闸管压装结构内部的晶闸管的分压的不均匀程度。(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