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088401A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410276162.8
申请日:2014-06-19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防屈曲钢筋构造,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其包括上部钢筋、下部钢筋、约束套管及封闭材料;上部钢筋为普通纵向钢筋,末端加工螺纹;下部钢筋为普通纵向钢筋,下部钢筋在与上部钢筋相邻的一端加工螺纹;约束套管为内径大上部钢筋及下部钢筋直径的套管,约束套管在与上部钢筋和下部钢筋连接的一端内侧加工有与上部钢筋、下部钢筋上的螺纹规格匹配的卡套式螺纹直通管接头,在约束套管的外壁加工有六边形卡槽;封闭材料用于约束套管上端管口,密封上部钢筋与约束套管之间的间隙,防止砂浆流入约束套管内部;本发明可用作结构柱、桥墩等关键承载构件的塑性铰区的纵向钢筋。
-
公开(公告)号:CN101701477A
公开(公告)日:2010-05-05
申请号:CN200910222561.5
申请日:2009-11-20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桥梁以及渡槽工程领域方面的一种摩擦摆弓型弹簧钢板隔震支座,由上支座板,圆柱体上滑块、圆柱体双凸球面下滑块以及下支座板组成,上支座板下部设置有圆环形密封板,上支座板下部外壁与圆柱体上滑块上表面相接,上支座板下部外壁的圆柱体上滑块与圆环形密封板之间设置有与圆柱体上滑块相联接的弓形弹簧钢板弹性组件,圆柱体上滑块凹球面与圆柱体双凸球面下滑块的上凸球面相接,圆柱体双凸球面下滑块的下凸球面坐落于下支座板凹球面内。本发明的隔震支座结构简单,可以在各个方向上自由转动、竖向承载力大,耐久性好,减隔震机理明确,适用强震区的建筑、桥梁、渡槽以及其它的构筑物。
-
公开(公告)号:CN101701472A
公开(公告)日:2010-05-05
申请号:CN200910222564.9
申请日:2009-11-20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桥梁工程等大型构筑物的一种自适应多球面摩擦滑动隔震支座,由上支座板,上滑动盘,上、下两球缺组成的活动滑块,下滑动盘以及下支座板组成,上支座板凹球面内连接上滑动盘,上滑动盘凹球面通过上、下两球缺组成的活动滑块和下滑动盘凹球面相接,下滑动盘的凸球面与下支座板凹球面相接,活动滑块的上球缺坐落于下球缺的凹槽中,上、下两球缺分别具有凸球面。本发明的支座根据不同球面的曲率半径和摩擦系数的相同或相异,在可计算和控制的位移范围内,具有自动调节刚度和阻尼的自适应特性,且该支座结构简单,竖向承载力大,支座水平位移大,耐久性好,减隔震机理明确,适用于抗震性能要求高的大跨度桥梁以及其它的大型构筑物等。
-
公开(公告)号:CN114397215B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210103479.6
申请日:2022-01-27
Applicant: 新疆额尔齐斯河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工业大学 , 北京玖瑞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岩石磨蚀性测试方法、装置、系统、介质及程序产品。该方法包括:获取多个从不同视角拍摄试验针针尖部的图像,分别对图像中的针尖部进行图像轮廓拟合,获得磨损轮廓,磨损轮廓为试验针的针尖部的外轮廓;确定磨损轮廓中的线条转折点,根据线条转折点测量磨损轮廓的尺寸参数;根据尺寸参数生成岩石磨蚀性参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对试验针的磨损端面进行快速测量并计算岩石磨蚀性参数,该方法测量效率高、精确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9783200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835880.4
申请日:2024-12-13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天津大学 , 北京工业大学 , 中建桥梁有限公司 , 中建六局第四建设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7/1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是二期恒载作用下的铁路简支梁形变量快速算法,建立铁路简支梁计算模型和作用于铁路简支梁的二期恒载对应的计算模型,然后将二期恒载作用区间转换到标准计算区间,根据得到的标准计算区间,构造铁路简支梁在二期恒载作用下的形变量计算的参数表达式。然后将构造的形变量计算的参数表达式代入受弯构件对应的微分方程,得到计算点形变量相关的方程组,最后根据铁路简支梁的边界条件,求解铁路简支梁上不同位置对应的具体形变量。本发明的计算方法能快速直接得出简支梁需要计算位置点处的形变量的精确计算结果,解决了复杂二期恒载作用下铁路简支梁形变量计算需要依靠建立有限元仿真模型进行计算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481020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724459.X
申请日:2024-06-05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北京工业大学
IPC: E01D19/02 , E01D19/00 , F16F15/06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桥墩,设置于桥梁的主梁与承台之间,包括承重柱、防护筒、阻尼环、主梁传力装置、承力减震装置,承重柱的上端设有承力块;防护筒套设在承重柱的周侧,并装设在承台上,承重柱与防护筒之间填充有溶液;阻尼环套设在承重柱上;主梁传力装置装设于靠近主梁的阻尼环与主梁之间,用以与承力块共同为主梁提供支撑;承力减震装置设于承重柱的下端与承台之间;本发明在使用过程中,在受到地震影响时,承重柱会受影响而发生振动,而在承重柱振动过程中,阻尼环会跟随在溶液内移动并受到溶液的阻力,最终减弱承重柱受到的竖向的振动,承力减震装置能够降低主梁受到横向震动的影响,大大提高桥墩竖向、横向的抗震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648659B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210191784.5
申请日:2022-02-28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PC: G06V10/764 , G06V10/774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9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迁移学习的轻量化混凝土桥梁病害识别方法,分别采用轻量级模型MobileNet和MobileNet‑SSD进行对比实验,探索不同迁移学习模式下和不同迁移方式(一步迁移步骤:将基于通用大数据库训练的模型的权重直接迁移至混凝土桥梁病害的分类或检测模型中;两步迁移:先将预训练权重迁移至沥青路面病害的分类或检测模型中,得到分类或检测精度最佳的权重参数,再迁移至混凝土桥梁病害的分类或检测模型中),在分类任务和检测任务中的模型性能。通过实验结果的比较,本发明旨在最终确定出能够分类和检测混凝土桥梁病害的最佳迁移方式和深度学习模型,实现实际道路检测工程中混凝土桥梁病害的快速准确识别。
-
公开(公告)号:CN110804944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1911176767.9
申请日:2019-11-26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PC: E01D19/02 , E01D21/00 , E01D10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高烈度区预制拼装桥梁中墩柱‑盖梁节点灌注连接方式与构造,属于桥梁工程领域。该构造由预制墩柱和预制盖梁组成,通过灌注高性能材料拼接将其连成一个桥墩体系;预制墩柱由墩柱纵筋、墩柱箍筋、搭接大直径纵筋、搭接箍筋、斜向钢筋共同构成;预制盖梁由灌浆管道、盖梁构造箍筋和灌注插槽组成;其中墩柱纵筋的拼接数量仅为其纵向受力钢筋总量的一半或更少,且采用高性能材料灌注拼接;大直径搭接纵筋在满足高烈度地区桥梁抗震需求的同时,保证震后墩柱塑性铰区域较小损伤。本发明可满足高烈度区桥梁抗震需求、确保施工质量的同时,极大加快桥梁的建造速度和施工便捷性,可为高烈度区预制拼装桥梁工程应用提供一种全新技术解决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4622482B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210375510.1
申请日:2022-04-11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PC: E01D19/02 , E01D21/00 , E01D101/26 , E01D10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层式波纹管连接预制装配盖梁结构、施工方法及设计方法。其包括下层盖梁,上层盖梁,至少两个墩柱,墩柱上表面以及下层盖梁与上层盖梁之间铺设座浆层,墩柱的部分纵筋预留伸出段,墩柱纵筋内侧设置墩柱补偿钢筋,下层盖梁和上层盖梁内上下对应预设第一金属波纹管,纵筋预留伸出段插入第一金属波纹管,两者之间灌注有UHPC灌浆料。下层盖梁和上层盖梁在墩柱补偿钢筋位置分别设置有UHPC槽,上下UHPC槽贯通组成的槽体中灌有UHPC灌浆料,在相邻的墩柱之间的下层盖梁中预埋有抗剪连接钢筋,抗剪连接钢筋伸入第二金属波纹管,两者之间灌注有UHPC灌浆料。实现上下分层盖梁协同抗弯和抗剪,达到分层盖梁等同现浇结构的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17807666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768091.9
申请日:2023-12-20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 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E01D11/04 , G06F30/23 , G06F30/27 , G06N3/126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性能的桥梁附加阻尼器抗震优化设计方法,属于桥梁工程防灾减灾技术领域。包括:根据桥梁结构建立非线性动力数值分析模型,求解若干条地震动输入下桥梁结构地震响应,拟合得到不同损伤状态下基于工程需求参数的易损性曲线;根据基于工程需求参数的易损性曲线、损伤比和构件修复费用,建立结构层面的修复费用方程;根据桥梁场地特性确定地震动输入、非线性动力数值分析模型和结构层面的修复费用方程,基于遗传算法优化得到阻尼器优化参数。本发明能够确定特定场地下的阻尼器的最优参数,有效避免了现有设计方法中难以考虑结构强非线性及地震动随机性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