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751451A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2010637825.X
申请日:2020-07-06
Applicant: 华东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氮化硼纳米锥超灵敏质量探测器,包括谐振器、氮化硼纳米锥和隔离装置。谐振器包括衬底(1)和设置在衬底上的谐振结构;谐振结构包括从左至右依次层叠在衬底上的二氧化硅层(3)、底电极(4)、压电薄膜(5)、顶电极(6)和石墨烯互连层(7),在衬底与二氧化硅层之间的衬底部分设有空腔(2);在石墨烯互连层连接有悬臂氮化硼纳米锥(8);氮化硼纳米锥外围设有隔离装置(9)。悬臂氮化硼纳米锥通过吸附目标分子而造成共振频率变化,谐振器通过识别氮化硼纳米锥吸附分子前后固有频率的变化值而分析所吸附目标分子(10)的质量。采用氮化硼纳米锥作为分子质量侦测元件,使本发明的探测器响应时间短、灵敏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0824195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1134691.3
申请日:2019-11-19
Applicant: 华东交通大学
IPC: G01P15/00
Abstract: 一种基于石墨烯双稳态物理转换的加速度传感器,包括石墨烯元件(6),阻尼基底(4),电路和信号灯(5)。所述阻尼基座上均布有单原子层石墨烯元件构成的点阵石墨烯组件;所述阻尼基底为中心高两端底的类三角体;所述电路和信号灯设置在单原子层石墨烯元件上。所述单原子层石墨烯元件由单原子层石墨烯(1)和支座(3)构成。单原子层石墨烯两端固定在支座上;支座为绝缘材料,倾角为5~10o,支座固定在阻尼基座上。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石墨烯的双稳态物理转换的加速度传感器设计方法,实现记录结构全时间维度上受到的最大荷载,即最危险载荷。
-
公开(公告)号:CN108643196A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申请号:CN201810691040.3
申请日:2018-06-28
Applicant: 华东交通大学
IPC: E02D1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任意形状深大基坑的环形内支撑结构设计方法,所述方法将任意形状基坑划分为若干个多边形区域;所述多边形区域应为规则的多边形,或者平面虽不规则,但基坑两个方向的平面尺寸大致相等;所述多边形区域设置的环形内支撑包括环形支撑、角撑和对撑桁架。本发明方法将任意形状基坑划分为若干个多边形区域,在多边形区域内,采用环形支撑、角撑和对撑桁架合理构建环形内支撑。本发明解决了不规则基坑中内支撑设置困难及支撑结构受力不明确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004931B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411479775.1
申请日:2024-10-23
Applicant: 华东交通大学
IPC: G06F30/25 , G06F30/2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合物沉积物分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离散元的含天然气水合物沉积物模拟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设置特定尺寸的圆柱形空间模型,将砂砾放置于空间模型中得到砂粒初始布置结果;引入网格法,根据网格法和初始布置结果得到粒子中心之间的距离和水合物样品;构建水合物赋存模式,依据赋存模式对粒子中心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以获得水合物目标饱和度;结合水合物目标饱和度、水合物样品和纯砂样品生成水合物沉积物样品。本发明基于水合物和砂土颗粒的空间相对位置,采用不同距离阈值对颗粒进行筛选,重构水合物的分布情况并进行模拟分析,以分析天然气水合物沉积物的力学行为,为天然气开采和气候变化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4970159B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210591673.3
申请日:2022-05-27
Applicant: 华东交通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30/1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三阶剪切变形板理论的地连墙侧向变形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结合实际工况,获取计算对象的参数,参数包括土层、地连墙、支撑体系的几何与物理力学参数;根据三阶剪切变形板理论确定地下连续墙的变形函数;根据里茨法,最小势能原理和土压力理论确定系数矩阵;根据最小势能原理得到矩阵方程;将系数矩阵带入矩阵方程,求解地下连续墙侧向变形函数;本发明的优点是:计算结果的精度高,计算速度快,为实际施工中的内支撑布置方式、开挖步、地连墙厚度和插入比提供优化设计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7128926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311223166.5
申请日:2023-09-21
Applicant: 萍乡市交通运输局 , 华东交通大学 , 江西赣粤高速公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C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化的高速路基沉降观测装置,涉及路基检测技术领域,其包括锥管,所述锥管的下端为锥型,且在锥型部分之外的外周侧面固定连接有螺旋叶,所述螺旋叶的外侧设置有下连架,所述锥管位于螺旋叶上方的外侧面套设有上连架,所述上连架和下连架的一侧共同滑动连接同一个侧连架,所述侧连架远离锥管的一侧设置有显示控制器。本发明中,通过向下转动内压板,使得阔脚伸缩支撑块向下滑出弧形槽后支撑开,提高整体的稳定性,之后通过路基对受压板的下压,带动上连接盘使端头下移动,进而顶盖跟随端头运动,使得激光测距传感器到内压板的多边形块的距离发生变化,进而实现观测,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8958288B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433294.7
申请日:2024-10-15
Applicant: 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南昌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 华东交通大学 , 南昌轨道交通集团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Inventor: 窦和潮 , 侯世磊 , 黄展军 , 喻义天 , 孙伟亮 , 庄戌哲 , 梁龙 , 周悦龙 , 丁海滨 , 任冰心 , 李树敬 , 梁新欢 , 徐松 , 徐连浩 , 何小辉 , 李东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越湖工程围堰管桩移除装置及方法,属于土方工程的桩管撤去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围堰施工结束后,如何拔出管桩的问题。包括载具、松扭机构和拔出机构,载具漂浮于水面;松扭机构包括松扭壳体、紧箍环和松扭缸,松扭壳体通过升降结构连接于载具的边缘,紧箍环转动设置于松扭壳体内,松扭缸的两端分别铰接于松扭壳体内壁和紧箍环外壁,松扭缸往复伸缩时带动紧箍环往复扭动,紧箍环内侧松紧管桩;拔出机构包括拔出壳体和拔出缸,拔出缸的壳体固定连接于松扭壳体,拔出壳体设置于拔出缸的伸缩轴上,拔出壳体内侧松紧管桩。本装置结合其方法让施工过程简便快捷,为围堰工程管桩拆除提供了便捷性和灵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061878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429749.8
申请日:2024-10-14
Applicant: 华东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隔振的周期性内置谐振器的排桩结构,包括空心钢管,所述空心钢管成正方晶格状排列在土体内部,所述空心钢管上方设有顶部封装盖,所述空心钢管内部均匀设置若干谐振器结构,所述空心钢管在土体内部形成的排列为排桩结构;通过空心钢管结构具有散射特性以及谐振器局域共振型地震超材料可以实现超低频隔振的特点,通过将排桩结构‑谐振器周期性排列形成隔振屏障,该屏障可以得到超低频带隙,实现对移动荷载产生的振动的隔离,从而避免了高速行驶的列车对周围环境产生的振动破坏。
-
公开(公告)号:CN119023934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136542.1
申请日:2024-08-19
Applicant: 华东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粒径级配考虑薄膜水的土水特征曲线的计算方法,包括:获取待测细颗粒土或粗颗粒土的土地数据,包括:表面张力、接触角、颗粒级配、介质排列特征值、基质吸力;根据所述土样数据,计算土样的毛细水饱和度;根据所述土样数据,计算土样的薄膜水饱和度,其中,薄膜水饱和度通过第一计算方法或第二计算方法获得;根据所述毛细水饱和度和所述薄膜水饱和度,计算土样的总饱和度。本发明的基于粒径级配的土水特征曲线的计算方法能够准确便捷地描述土样的土水特征曲线。
-
公开(公告)号:CN118536325B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1010427.X
申请日:2024-07-26
Applicant: 华东交通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7/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修正MSD法的非对称基坑变形预测方法及系统。本发明提供的基于修正MSD法的非对称基坑变形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待变形预测非对称基坑相关参数;将所述待变形预测非对称基坑相关参数代入到增量表达式中进行计算并得到计算结果;将所述计算结果代入到围护结构增量变形曲线表达式中获得全截面变形曲线表达式;根据所述全截面变形曲线表达式对所述非对称基坑进行变形预测。本发明提供的基于修正MSD法的非对称基坑变形预测方法通过利用全截面变形曲线预测基坑变形,为基坑施工提供了可靠依据,降低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