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公路桥梁基础沉降位移测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128925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1223160.8

    申请日:2023-09-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速公路桥梁基础沉降位移测量装置,涉及高速公路桥梁技术领域。该高速公路桥梁基础沉降位移测量装置,包括桥梁主体、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连接框,所述连接框的上表面滑动贯穿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齿条,所述齿条的侧面啮合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侧面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通过其中部的转轴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的侧面啮合连接有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通过其中部的转轴连接有测量机构,通过所述测量机构带动其外表面的定位头进行移动,使其指向设置于所述连接框外表面的刻度窗。本发明,精准读取桥梁主体的下降高度,无需专业化工具,精度测量细微沉降高度。

    一种智能化的高速路基沉降观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128926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311223166.5

    申请日:2023-09-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化的高速路基沉降观测装置,涉及路基检测技术领域,其包括锥管,所述锥管的下端为锥型,且在锥型部分之外的外周侧面固定连接有螺旋叶,所述螺旋叶的外侧设置有下连架,所述锥管位于螺旋叶上方的外侧面套设有上连架,所述上连架和下连架的一侧共同滑动连接同一个侧连架,所述侧连架远离锥管的一侧设置有显示控制器。本发明中,通过向下转动内压板,使得阔脚伸缩支撑块向下滑出弧形槽后支撑开,提高整体的稳定性,之后通过路基对受压板的下压,带动上连接盘使端头下移动,进而顶盖跟随端头运动,使得激光测距传感器到内压板的多边形块的距离发生变化,进而实现观测,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一种智能化的高速路基沉降观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128926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1223166.5

    申请日:2023-09-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化的高速路基沉降观测装置,涉及路基检测技术领域,其包括锥管,所述锥管的下端为锥型,且在锥型部分之外的外周侧面固定连接有螺旋叶,所述螺旋叶的外侧设置有下连架,所述锥管位于螺旋叶上方的外侧面套设有上连架,所述上连架和下连架的一侧共同滑动连接同一个侧连架,所述侧连架远离锥管的一侧设置有显示控制器。本发明中,通过向下转动内压板,使得阔脚伸缩支撑块向下滑出弧形槽后支撑开,提高整体的稳定性,之后通过路基对受压板的下压,带动上连接盘使端头下移动,进而顶盖跟随端头运动,使得激光测距传感器到内压板的多边形块的距离发生变化,进而实现观测,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一种放置土压力盒和阵列位移计的连接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20284768U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21862221.0

    申请日:2023-07-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放置土压力盒和阵列位移计的连接结构,涉及到路基沉降监测技术领域,包括凹槽形连接管;土压力盒放置构件,所述土压力盒放置构件设置于凹槽形连接管的一侧,所述土压力盒放置构件侧面外壁固定设置有第一插口件;方形孔,所述方形孔间隔均匀的设置于凹槽形连接管的外侧壁,所述方形孔处设置有梯台形堵头。本实用新型将土压力盒的线路与阵列位移计一同布置在凹槽形连接管内,形成了专门的走线通道,使线路走向更加清晰,可有效保护线路,避免出现压断、损伤等问题;相比随意放置阵列位移计和土压力盒,固定了检测设备的位置,拆卸装配方便,并可随意调节布置土压力盒的位置,提高安装效率及沉降监测的精确度。

    一种高铁路基沉降修复方法及作业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587793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562558.4

    申请日:2023-11-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铁路基沉降修复方法及作业系统。该基于一种高铁路基沉降修复方法,包括,S1、首先进行地质勘察,利用全面的钻探方案,针对每个预定的钻孔位置,获取深层土样,分析土壤的抗剪强度、固结参数、压缩模量,再通过地质雷达和声波对比仪检测地下空洞、裂缝或其他隐患,S2、再进行水文勘查,安装长期地下水位观测井,在不同季节进行观测,了解地下水的季节性变化,评估地下水与路基土体的相互作用。通过对铁路的路基进行全面的检查、测量,通过适应的方法进行灌浆、并解决排水、堵塞、支撑力下降的问题,进而避免需要长期、反复的进行修复的问题。

    一种基坑开挖及降水引起下卧隧道变形的解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96396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345387.3

    申请日:2023-04-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坑开挖及降水引起下卧隧道变形的解析方法,包括:将计算涉及到的土体视为各向同性弹性体,采用Mindlin弹性解计算基坑开挖时坑底及四壁卸荷引起的附加应力;将基坑视作大型降水井,基于有效应力原理与Dupuit假定计算出降水引起邻近隧道受到的附加应力;将隧道看作Pasternak地基上无限长的Timoshenko梁,将开挖及降水引起的总应力施加到下卧盾构隧道上,建立Timoshenko梁隧道控制方程,通过叠加法推导计算出隧道纵向变形解析解。通过横向测量结果的对比可见本发明所述方法获得的结果与实测值最为为接近,证明了本申请方法的准确性与合理性。

    V型山谷地形中桩基的动力响应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84691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473317.6

    申请日:2023-04-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V型山谷地形中桩基的动力响应计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获取山谷、桩基及土体的物理力学参数;(2)基于Graf加法定理计算得出由于地震波震动引起的土体位移场;(3)基于动力Winkler地基模型,将地震波震动引起的土体位移场转化为荷载施加到桩基上,建立桩基的受力平衡方程;(4)在桩顶、桩底均处于自由约束的情况下时,求解均布荷载引起的桩基位移及其所受的弯矩,剪力。上述方法通过结合Graf加法定理与Winkler地基梁模型,首次提出了V型山谷上桩基础震动响应闭合解,并准确揭示V型山谷地震放大效应对桩基础震动响应的影响。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