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319860B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0463681.9
申请日:2024-04-17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PC: A61K9/127 , B22F9/24 , B22F1/17 , B22F1/054 , A61K47/24 , A61K47/28 , A61K41/00 , A61K47/54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与医药领域和药物制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纳米粒及其脂质体的制备与应用。本发明制备了一种精氨酸和马来酰亚胺基团的不对称修饰金纳米粒(HAM),以及包载金纳米粒的主动靶向脂质体HAM‑αLip。一方面大粒径靶向修饰脂质体保证在血液循环系统中不会被网状内皮系统清除,保证HAM‑αLip在肿瘤部位的蓄积;另一方面到达肿瘤部位释放出修饰的金纳米粒,实现肿瘤深层渗透,提高抗肿瘤治疗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263960B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310982923.0
申请日:2023-08-04
Applicant: 中科高能(广州)医疗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IPC: C07D519/04 , C07F5/02 , C07B59/00 , A61K41/00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硼长春新碱化合物、衍生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含硼长春新碱化合物、衍生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是将长春新碱及其衍生物或取代物与具有中子吸收能力的B10结合得到的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和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应用于BNCT硼中子治疗中,以提供高硼含量,并且提高硼携带剂对肿瘤细胞的特异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138042B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311098816.8
申请日:2023-08-29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价无机金属离子/光敏剂蛋白纳米粒及制备和应用。本发明采用新的技术思路有效解决了目前通常递送高价态无机氧化物需在细胞内还原至二价态才能发挥免疫治疗作用的不足,在一定pH水溶液中,室温成功制备了纳米粒,包载于其中的二价无机金属离子与光敏剂形成配合物,价态稳定且有尺寸小的优势,能通过血管壁向肿瘤组织深部渗透,在溶酶体微酸性环境下迅速解离后释放二价无机金属离子,并发挥光疗作用,能破坏溶酶体膜,突破溶酶体屏障直接将Mn2+转运至胞浆,光照后诱导双链DNA释放,在细胞质中原位产生cGAMP,激活STING信号通路,提升免疫应答响应率,增强肿瘤免疫疗法的疗效,实验验证,在小鼠原位乳腺癌模型中能够完全抑制肿瘤的生长。
-
公开(公告)号:CN116102521B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310133269.6
申请日:2023-02-17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C07D279/30 , C09K11/06 , A61K41/00 , A61K49/00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体内活性氧响应的多功能前药递送化合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通过以下过程制备:亚甲基蓝在含有Na2S2O4和NaHCO3的CH2Cl2、H2O的混合溶液下,得到还原后的亚甲基蓝;还原后的亚甲基蓝与三光气在三乙胺的CH2Cl2溶液中反应,得到基于体内活性氧响应的多功能前药递送化合物。本发明的基于体内ROS响应的多功能前药递送化合物制备方法简单,易于实现,并且应用范围广。该送化合物能够用于构建“诊疗一体化”药物,利用该化合物所构建的探针分子能够改善纳米递送药物体系在诊疗一体化概念应用方面的生物毒性,同时扩充诊疗一体化概念的应用多元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176924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1669153.5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山东第二医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银插层共价有机框聚合物及其应用,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纳米银插层共价有机框聚合物PP‑COF‑Ag是以4,5‑二氢芘‑4,5‑二酮和四氨基苯基卟啉为结构单元、片层堆叠形成的多孔材料;纳米银插层共价有机框聚合物的片层中插入银纳米颗粒。将4,5‑二氢芘‑4,5‑二酮和四氨基苯基卟啉反应得到黑色粉末PP‑COF;将PP‑COF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然后滴加硼氢化钠甲醇溶液还原银,得到PP‑COF‑Ag。本发明中纳米银的插入增大原有共价有机框架的层间距,并且可通过纳米银、光热疗法和光动力疗法三策略联合抗菌,且生物相容性好,无毒副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176797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1307238.9
申请日:2024-09-19
Applicant: 云南师范大学
IPC: C07D405/06 , C09K11/06 , C09B23/01 , C09B23/06 , C09B23/08 , A61K49/00 , A61K49/22 , A61K41/00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有机功能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D‑π‑A型半花菁染料、制备方法及应用,D‑π‑A型半花菁染料以苯并吡喃衍生物部分为供体,半花菁染料部分为受体,在半花菁染料和苯并吡喃衍生物之间引入不同共轭度的π桥,合成得到的化合物光稳定性好,具有良好的光热成像性质,荧光发射波长达到了近红外二区,斯托克斯位移最大可达到157nm,且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可用于细胞成像和小动物活体成像;并可在2分钟内从30℃迅速升高至53℃,并在56℃左右达到平稳,具有极好的光热治疗作用,在肿瘤治疗领域极具潜在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176780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0426995.1
申请日:2024-04-10
Applicant: 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
IPC: C07D233/56 , A61K41/00 , A61P31/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气体递质供体功能材料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响应一氧化氮供体功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光响应一氧化氮供体材料的原料包括一氧化氮供体分子,所述一氧化氮供体具有式(I)所示的结构:#imgabs0#式(I);其中,所述m、n均选自1‑3之间任一整数。光响应一氧化氮供体功能材料可以稳定的存在于水性环境,同时也具备可见光响应性。在410nm光辐照下,仍具备一氧化氮的释放特性,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和大肠杆菌(E.coli)均具有显著的杀菌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161294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300924.3
申请日:2024-09-18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IPC: C07D213/36 , C09K11/06 , A61K41/00 , A61P3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烷基吡啶盐型聚集诱导发光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烷基吡啶盐型聚集诱导发光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式如下:#imgabs0#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原料D和1,4‑二甲基吡啶‑1‑碘化物、无水乙醇、哌啶搅拌回流过夜,反应混合物冷却后,减压浓缩,粗产物经洗脱纯化,即得所述烷基吡啶盐型聚集诱导发光化合物。本发明所提供的烷基吡啶盐型聚集诱导发光化合物能够同时高效杀伤革兰氏阳性细菌与革兰氏阴性细菌。
-
公开(公告)号:CN119158031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676973.7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北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靶向识别光热探针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修饰有核酸适配体的MXene纳米片基主动靶向识别光热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采用的MXene为Ti3C2Tx,所述Ti3C2Tx表面修饰有核酸适配体;所述核酸适配体由ATP核酸适配体和GTP核酸适配体构成;本发明提高了光热剂的光热转换效率,降低激光照射温度,解决了目前关于光热治疗对周围正常组织造成损伤的问题;通过双重主动靶向:第一重靶向:主动靶向肿瘤细胞;FA配体与肿瘤细胞膜表面高表达的FR受体特异性识别;增加肿瘤细胞对Ti3C2Tx‑ATP‑GTP的主动摄取,通过细胞内吞进入细胞;第二重靶向:主动靶向细胞内ATP和GTP能量分子;通过在Ti3C2Tx表面修饰核酸适配体,使光热剂进入肿瘤细胞内能够快速的识别ATP/GTP分子。
-
公开(公告)号:CN117257944B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311440399.0
申请日:2023-10-31
Applicant: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声敏化纳米颗粒及其应用以及一种幽门螺旋杆菌的杀灭方法。所述超声敏化纳米颗粒包括载体和负载于所述载体的超声敏化剂。在本发明中,所述载体包括聚合物和/或磷脂膜,本发明通过将载体负载超声敏化剂,得到超声敏化纳米颗粒,借助对生物组织有较强的穿透能力的超声波,对治疗部位进行超声刺激,从而使其具有有效杀灭幽门螺旋杆菌的活性。由于所述超声敏化纳米颗粒无需抗生素的加入,因此不会引发抗生素耐药性的问题。同时,所述超声敏化纳米颗粒具有优异的吸附幽门螺旋杆菌空泡毒素(VacA)的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