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193757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034109.1
申请日:2018-09-05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许昌许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储充系统的能量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当电网处于峰时段时,如果光伏发电功率大于负荷用电功率,多余的功率为储能单元充电;如果光伏发电功率小于负荷用电功率,控制储能单元放电,以补充所需功率;当电网处于平时段时,如果光伏发电功率大于负荷用电功率,多余的功率为储能单元充电;如果光伏发电功率小于负荷用电功率,控制储能单元不放电,且所需功率全部由电网提供。本发明提供的能量控制方法充分利用光储协调控制,并合理配合市电,做到在峰时段时尽量使用储能单元中的电能,不使用电网的电能;在平时段时尽量使用电网中的电能,不使用储能单元中的电能,实现用电平衡和收益最大化,保障需求侧的供电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2542858A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2011354235.2
申请日:2020-11-26
Applicant: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许昌许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新能源及储能电站有功功率组播群控调节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接收到AGC调度命令时,根据电站各电源设备的实时有功功率信息确定可调电源设备集合中的可调可增电源设备集合和可调不可增电源设备集合,其中,电源设备包括发电机和/或储能设备;根据AGC调度命令对应的计划输出有功功率、可调可增电源设备集合信息和可调不可增电源设备集合信息,确定可调电源设备集合的有功出力调节的组播调节模式,组播调节模式包括组播群控调节模式和先组播群控后等增量调节模式;根据确定的组播调节模式,对可调可增电源设备和可调不可增电源设备进行调节。解决了传统的组播群控调节方法调节电源设备输出有功功率要么过低,要么过多而严重超标的二难境地。
-
公开(公告)号:CN112542858B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011354235.2
申请日:2020-11-26
Applicant: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许昌许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新能源及储能电站有功功率组播群控调节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接收到AGC调度命令时,根据电站各电源设备的实时有功功率信息确定可调电源设备集合中的可调可增电源设备集合和可调不可增电源设备集合,其中,电源设备包括发电机和/或储能设备;根据AGC调度命令对应的计划输出有功功率、可调可增电源设备集合信息和可调不可增电源设备集合信息,确定可调电源设备集合的有功出力调节的组播调节模式,组播调节模式包括组播群控调节模式和先组播群控后等增量调节模式;根据确定的组播调节模式,对可调可增电源设备和可调不可增电源设备进行调节。解决了传统的组播群控调节方法调
-
公开(公告)号:CN119254792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297315.7
申请日:2024-09-18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清洁能源发展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IPC: H04L67/12 , H02J13/00 , H02J3/16 , H02J3/38 , H04W12/00 , H04W12/06 , H04W12/069 , H04W12/03 , H04W12/088 , H04W4/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能源网络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应用于能源领域的5G通信网组网方法及系统,本发明解决新能源电厂大规模接入电网带来的稳定性差的问题,本发明通过自动电压控制主机生成无功补偿指令,经隔离装置身份认证后,通过5G网络和多重安全网关传输至逆变器,逆变器接收指令后调整无功输出,并将操作数据反馈至控制主机,本发明利用5G技术高速低时延特性,结合动态无功补偿和多重安全防护措施,提升新能源消纳与送出能力,降低过电压运行压力,同时减少电网建设与运营成本,确保电力系统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9134547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241345.6
申请日:2024-09-05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清洁能源发展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能源网络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5G通信的新能源场站无功补偿方法,本发明解决新能源电厂大规模接入电网带来的稳定性差的问题,本发明通过自动电压控制主机生成无功补偿指令,经隔离装置身份认证后,通过5G网络和多重安全网关传输至逆变器,逆变器接收指令后调整无功输出,并将操作数据反馈至控制主机,本发明利用5G技术高速低时延特性,结合动态无功补偿和多重安全防护措施,提升新能源消纳与送出能力,降低过电压运行压力,同时减少电网建设与运营成本,确保电力系统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9231490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260557.9
申请日:2024-09-10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清洁能源发展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电网运维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光伏微能源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方法及系统,本发明提高了区域光伏装机和就地消纳率,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本发明包括获取光伏电站、电网、储能装置等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和融合,预测电网状态,匹配控制策略生成控制指令,通过执行机构实施,本发明还包括服务器端、数据采集端和执行机构端,实现数据采集、处理、控制指令生成及优化预测模型功能,本发明通过削峰填谷、稳态调压调频和暂态故障支撑策略,优先供给生物质能负荷,灵活调整储能充放电,实现电网高效互动与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9154400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349348.1
申请日:2024-09-26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清洁能源发展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多同步机并网的风电场内功率震荡调整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确定用于计算风险指数的风险参数;风险指数用于表征多同步机并网的风电场内功率的震荡风险,处理后得到归一化数据;基于归一化数据计算下一时刻风险指数的影响因子;下一时刻风险指数表征下一时刻经多同步机并网的风电场内功率震荡的风险指数;基于影响因子计算下一时刻风险指数的预测值;根据预测值调整风电厂内的输出功率;本申请针对这多个同步机组并网的功率振荡风险指数,当风电场内出现振荡时可以提前预测,并通过对机侧变流器的控制,使其输出功率达到稳定状态,使其输出功率达到稳定状态,保证经多同步机并网的风电场内功率的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9805231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859651.6
申请日:2024-12-17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清洁能源发展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IPC: G01R31/367 , G01R31/382 , G01R31/38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构网型储能性能全流程测试方法,通过创新的数据采集、模型构建、多工况测试和性能评估技术,实现对构网型储能系统的全面性能测试。具体步骤包括:首先进行系统初始化及数据采集,设置各组件初始参数并实时监测运行数据;其次构建动态响应模型,通过数据预处理和机器学习算法确保模型的准确性;然后实施离网、并网和构网三种测试模式,全面评估储能系统在不同环境下的动态响应特性与稳定性;接着进行性能评估与优化,生成综合报告并提供优化建议;最后将测试数据存储于分布式数据库中,并输出详细报告。本发明具有全面性、准确性和高效性的优点,为用户提供了智能化的解决方案,以提升构网型储能系统的整体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787452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988506.8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清洁能源发展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IPC: H02J3/32 , H02M7/68 , H02M7/797 , H02M1/00 , H02J15/00 , H02J7/00 , H02J7/02 , H02J13/00 , H02H7/12 , H02H7/122 , H02H7/125 , H05K7/02 , H05K7/14 , H05K7/18 , H05K9/0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储能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压直挂式构网型储能系统及拓扑结构,其中,储能系统中PCS换流器包括:多个子模块,每个子模块包含一个H桥电路,H桥电路由四个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组成;连接在H桥电路的直流侧的至少一个直流支撑电容和电感,用于平滑直流电压波动;并联在H桥电路的两端的旁路开关,用于在子模块故障时将其隔离;并联在多个子模块两端的直流接口电路,用于根据控制系统下发指令调整电压的输入和输出。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依赖于基本的过电流保护,在面对复杂故障时可靠性较差、结构占用空间大导致维护不便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787367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898969.5
申请日:2024-12-23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清洁能源发展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IPC: H02J3/06 , H02J3/00 , G06Q50/06 , G06Q10/0631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新能源电力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碳排放的新能源电力系统潮流优化方法。包括:根据待调度区域的设备参数设定多个一级设备点和多个二级设备点;根据预设调度模型生成当前调度周期内的一级调度策略;根据一级调度策略生成各个一级设备点的预期碳排放曲线,并根据全部碳排放曲线判断是否生成修正指令;根据修正指令和调度模型生成当前调度周期内的二级调度策略;基于成本寻优原则建立调度模型,对电力系统日运行调度进行寻优处理,并根据寻优结果生成一级调度策略,根据一级调度策略进一步计算电力系统内部的碳排放潮流和各个设备节点的碳排放量,对碳排放超量的设备点进行调节,从而实现对于新能源电力系统潮流的两级调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