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528428A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011308131.8
申请日:2020-11-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IPC: G06F30/17 , G06F30/20 , B29C64/393 , B33Y50/02 , G06F111/10 , G06F113/1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对工程结构的物理参数展示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所述方法包括:获取与目标工程结构对应的三维数值仿真模型;获取三维数值仿真模型中每个实体单元表面各自对应的节点索引列表;根据节点索引列表进行仿真模型外部表面的识别,得到三维数值仿真模型的外部表面;对于每个外部表面,分别获取相应外部表面中的各外部节点所对应的物理参数,并将物理参数转换成与一维纹理图像相对应的一维纹理图像坐标;根据各物理参数对应的一维纹理图像坐标,进行三维打印处理,输出与三维数值仿真模型对应的三维物理参数实体模型。该方法能够基于调用的一维纹理图像坐标来访问到纹理图像中对应的RGB信息,进而实现了对岩土工程结构的全彩表达。
-
公开(公告)号:CN110274812B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1910598588.8
申请日:2019-07-0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IPC: G01N1/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凝土结构面制样装置,包括具有承载面的底板、位于承载面上的盒体、紧固件及定位基座。盒体包括多个侧板。多个侧板围设形成筒状结构。盒体的内壁与承载面之间形成成型腔。紧固件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侧板可拆卸地连接。多个定位基座沿盒体的周向可拆卸地安装于承载面上。每个定位基座远离底板的一端与侧板可拆卸地连接,可为侧板提供一指向成型腔的推力。因此,紧固件及定位基座的设置,有效地降低了混凝土结构面制样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变形的概率。因此,上述混凝土结构面制样装置的使用,有效地提高了混凝土结构面试块的制作效果,从而保证了力学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875306A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2010794833.5
申请日:2020-08-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维打印固态水泥基实体模型的微生物增强方法。三维打印固态水泥基实体模型的微生物增强方法包括步骤:将活性巴氏芽孢杆菌菌液和第一流态水泥基材料混合,得到第二流态水泥基材料;通过三维打印设备将第二水泥基材料打印形成固态水泥基实体模型;对固态水泥基实体模型进行养护处理,以在它的孔隙中形成碳酸钙充填沉淀。本发明提供的三维打印固态水泥基实体模型的微生物增强方法,通过将活性巴氏芽孢杆菌添加至三维打印的第二流态水泥基材料中,形成固态水泥基实体模型,并通过养护处理使固态水泥基实体模型中的活性巴氏芽孢杆菌诱导产生碳酸钙填充沉淀,从而增强固态水泥基实体模型中堆积层之间的粘结力,实现其整体强度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0333535B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1910267680.6
申请日:2019-04-0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原位岩体各向异性波速场的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现在工程岩体的临空壁面钻孔,包括三个信号接收孔和一个信号发射孔,在三个信号接收孔内放入弹性波接收探头,在信号发射孔内放入弹性波发射探头,获得三个弹性波接收探头的坐标,移动弹性波发射探头的位置,弹性波发射探头在不同位置时,发射弹性波,弹性波接收探头接收弹性波,根据探头的坐标和发射弹性波与接收弹性波间的时间差,建立模型,获得弹性波发射探头在不同位置与弹性波接收探头围成的区域内的岩体各向异性波速场。本发明克服现有岩体弹性波波速测量方法只能测量沿钻孔轴线方向的波速的不足,实现对工程岩体波速的三维测量,建立工程岩体的各向异性波速场。
-
公开(公告)号:CN110274812A
公开(公告)日:2019-09-24
申请号:CN201910598588.8
申请日:2019-07-0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IPC: G01N1/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凝土结构面制样装置,包括具有承载面的底板、位于承载面上的盒体、紧固件及定位基座。盒体包括多个侧板。多个侧板围设形成筒状结构。盒体的内壁与承载面之间形成成型腔。紧固件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侧板可拆卸地连接。多个定位基座沿盒体的周向可拆卸地安装于承载面上。每个定位基座远离底板的一端与侧板可拆卸地连接,可为侧板提供一指向成型腔的推力。因此,紧固件及定位基座的设置,有效地降低了混凝土结构面制样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变形的概率。因此,上述混凝土结构面制样装置的使用,有效地提高了混凝土结构面试块的制作效果,从而保证了力学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758399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415940.5
申请日:2018-05-0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IPC: F21S6/00 , F21V21/06 , F21V21/22 , F21V19/00 , F21V21/14 , F21Y115/10 , F21W131/4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1S6/006 , F21V19/001 , F21V21/06 , F21V21/14 , F21V21/22 , F21W2131/402 , F21Y2115/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岩土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剪切设备用剪切过程辅助照明装置,包括:环形框架、照明光源以及框架支架;所述环形框架包括:呈环形的框架主体以及框架主体包围的拍摄窗口;所述照明光源可转动地固定在所述框架主体上,可调整照射角度;所述框架支架固定在所述框架主体上,支撑固定所述框架主体。本发明提供的剪切设备用剪切过程辅助照明装置,结构合理,操作简单,适应性强,可以方便快捷地实现剪切过程的全程照明,达到理想的照明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8507842A
公开(公告)日:2018-09-07
申请号:CN201810185090.4
申请日:2018-03-0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石三维自然结构面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野外目标原岩自然结构面获取;(2)三维自然结构面形貌数据变换;(3)投影加深粗加工和曲面精雕刻过程;(4)制作的岩石自然结构面质量检验。一方面本发明方法将结构面形貌数据直接雕刻在岩石上,利用含有三维自然结构面的岩石进行试验,克服了现有结构面制备技术制样过程中相似材料不能完全模拟和反映自然岩体结构面力学特性的弊端,从而使室内试验结果能够更真实可靠的反映原岩结构面的力学特性;另一方面,本发明方法雕刻结构面精度有保障,制作流程简便,不需要耗费大量人力和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6603666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11169087.0
申请日:2016-12-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远程在线遥测系统构架方式,主要包括数据自动采集子系统、数据管理与分析子系统、数据远程传输子系统和动力供给子系统,通过数据自动采集子系统获取围岩信息数据,通过数据管理与分析子系统对现场采集数据进行接收、处理和分析,通过数据远程传输子系统实现数据远程发送、传输和接收,通过动力供给子系统负责监测系统的动力供给,保证系统稳定运转。本发明构架方式结构合理、理论技术完备,同时安装简便、现场操作快速灵活、环境适应性强,可有效规避隧道作业环境复杂等不利因素对监测工作的限制,保证传输数据稳定高速传输,同时实现任意终端远程实时通信。
-
公开(公告)号:CN103499268B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310454047.0
申请日:2013-09-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IPC: G01B5/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监测野外原位岩石节理面的上盘和下盘发生空间相对运动而产生空间相对变形的测量装置。测量装置由上固定杆、上固定螺栓、上伸缩杆、上固定调节螺栓、上调节杆、上连接座、上锁紧螺栓、下固定杆、下固定螺栓、下伸缩杆、下固定调节螺栓、下调节杆、下连接座、下锁紧螺栓、法向位移测量杆、伸缩弹簧、外套筒、滚珠、封帽、刻度盘和支撑杆组接而成。装置通过上固定杆和下固定杆分别与节理面上盘岩石和下盘岩石固定,并通过法向位移测量杆的伸缩实现法向位移测量、通过法向变形测量杆的下端头在刻度盘上移动实现平面变形测量,从而实现节理上下盘之间空间相对变形的测量,具有直接获取岩石节理面上盘与下盘空间相对变形值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278385B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310185229.2
申请日:2013-05-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IPC: G01N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岩石溃曲破坏强度测试装置,用于测定层状或板状岩石溃曲破坏强度。该装置由柱铰压头、U形固定板、定位约束板、紧固螺栓、球铰支座和连接杆组成,利用千斤顶进行加载以实现溃曲破坏强度的测定。该装置通过柱铰压头和球铰支座进行轴向约束,可以适应岩样在大变形压屈过程中上下端面的倾斜以减小端面约束,并利用柱铰压头的方向性转动和定位约束板的约束作用稳定控制岩样的溃曲破坏。同时,该装置利用调节定位约束板的位置进行岩样的定位以实现轴向或偏心加载并且适应不同尺寸岩样溃曲破坏强度的测定。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