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498158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111656561.3
申请日:2021-12-3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5G光伏数据端口信息传输防断触的通讯装置及操作方法,包括主体、面板保护机构、高效散热机构、端口保护机构和卡装限位机构,所述主体的前端设置有面板保护机构,且主体的两侧边端设置有高效散热机构,所述主体的后端设置有端口保护机构,且端口保护机构的内部设置有卡装限位机构,所述面板保护机构包括按键面板、嵌装槽、转动组件、连装弧板和嵌装件,且按键面板的两端边侧设置有嵌装槽,所述按键面板的一侧设置有转动组件。该5G光伏数据端口信息传输防断触的通讯装置及操作方法,使用者可根据插件的大小程度来选择一组至多组卡装块与卡装槽,以此来达到对插件限位卡装的效果,大程度的减少信号传输过程中出现的断触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14095400A
公开(公告)日:2022-02-25
申请号:CN202111353288.7
申请日:2021-11-16
申请人: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清洁能源发展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东莞市巴能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H04L43/0852 , H04W24/02 , H04W56/00
摘要: 本申请涉及通信时延测试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用于电站5G通信系统的通信时延测试方法及其测试装置,包括:基于外界5G通信系统的识别信号传输路径的先后顺序,依次设定第一检测点和第二检测点;检测识别信号传输到达所述第一检测点时的第一时间点信息并存储;检测已经过所述第一检测点的识别信号传输到达所述第二检测点时的第二时间点信息并存储;依据时间差运算模型,读取所述第二时间点信息和所述第一时间点信息进行运算,得出通信时延结果,本申请有益效果:第一检测点和第二检测点检测到对应的第一时间点信息和第二时间点信息,以两个时间点信息为依据运算处理,处理得到的通信时延结果便于电站的后续改进和优化进行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3036750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011502051.6
申请日:2020-12-17
申请人: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清洁能源发展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摘要: 一种含储能电站的电网调峰资源协调优化方法,涉及电网调峰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电网调峰资源协调优化调度模型的结构分析:(2)电网调峰资源协调优化调度模型的建立:(3)电网调峰资源协调优化调度模型的求解:其中,以储能系统削峰填谷配合火电机组深度调峰来提高系统调峰能力。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该方法以减少负荷低谷时期的弃风电量,提高系统调峰能力为目标,提出一种储能辅助火电机组深度调峰分层优化调度方案,对于提高电力系统调峰能力、减少弃风产生的同时改善火电机组最大峰谷差调节量具有较大帮助,采用储能系统削峰填谷配合火电机组深度调峰的手段达到有效减少负荷低谷时期的弃风电量,提高了系统调峰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2381422A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2011288102.X
申请日:2020-11-17
申请人: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清洁能源发展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伏电站性能的确定方法和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光伏电站的性能指标体系,其中,性能指标体系包括多个类型的性能指标,每个类型的性能指标包括多个层级,每个层级具有至少一个性能指标,多个层级之间的性能指标存在从属关系;对每个类型的性能指标进行降维处理,得到多个目标性能指标;对多个目标性能指标进行层次分析,得到每个目标性能指标的权重值;对每个类型的性能指标进行模糊评价,得到每个类型的性能指标的隶属矩阵;根据权重值以及隶属矩阵,得到光伏电站的性能评价结果。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光伏电站性能的确定方法的准确率低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4099420U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2022927054.6
申请日:2020-12-09
申请人: 青海大学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清洁能源发展研究院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微纳陷光结构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其包括微纳结构纳米多孔半导体薄膜电极、电解液和对电极;微纳结构纳米多孔半导体薄膜电极和对电极被封装成密封结构,微纳结构纳米多孔半导体薄膜电极和对电极之间注有电解液;微纳结构纳米多孔半导体薄膜电极包括透明导电基底,透明导电基底上负载基于染料光敏化剂的多孔半导体薄膜层,多孔半导体薄膜层的表面构筑有微纳结构。本实用新型利用在纳米多孔半导体薄膜电极上形成的陷光结构,使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具备广角度光吸收性能,实现在太阳光斜入射条件下电池表面反射率的降低,从而达到提高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7543729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479059.9
申请日:2023-11-08
申请人: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沈阳工业大学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直流侧光储一体化光伏电站短路容量变化指数预测方法,涉及光伏储能技术领域。通过检测光伏电站的实时状态,测量出直流侧光储一体化光伏电站实时状态数据,进而用测量数据的归一化值准确算出下一时刻光伏电站各项数据的归一化值,最后用光伏电站下一时刻各项数据的归一化值计算出下一时刻光伏电站短路容量变化指数的预测值,通过光伏电站短路容量变化指数的预测值的大小,来判断短路电容的变化趋势,进而合理调节光伏电站系统的暂态稳定支撑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423282A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11037608.2
申请日:2022-08-26
申请人: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清洁能源发展研究院 , 青海大学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奖惩阶梯型碳交易的电‑氢‑储综合能源网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电‑氢‑储综合能源网主要包括风电、光伏机组、储能电池、氢能利用模块以及大电网,其运行模式可分:(1)负荷低谷期富余电力转化为氢能,为氢负荷供能或进入储氢系统;(2)储氢系统为氢负荷与电负荷同时供能;(3)负荷高峰期,在风光发电和氢燃料电池都无法满足其用电需求时,综合能源网则从电网购电或从氢网购氢;本发明优点是:优化了电‑氢‑储综合能源网的网损、环境成本和运行成本,减少了电‑氢‑储综合能源网的碳排放量,促进了新能源消纳。
-
公开(公告)号:CN117856300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1637198.X
申请日:2023-12-01
申请人: 清华大学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清洁能源发展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IPC分类号: H02J3/28 , H02J3/38 , H02J15/00 , G06Q50/06 , G06F18/23213
摘要: 本发明涉及数据安全领域,提供一种先进绝热压缩空气储能容量配置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基于先进绝热压缩空气储能热电联供特性,建立含先进绝热压缩空气储能的热电联供微网;构建所述热电联供微网中储能系统的运行模型和热电联供机组模型;在预先生成的目标光伏不确定出力场景下,基于所述热电联供机组模型的运行约束和预设的配置约束构建容量配置模型;基于预先构建的目标函数,求解所述容量配置模型,以得到所述热电联供微网的容量配置参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可再生能源不确定性处理方法可行性较差的问题,提高储能容量配置策略的可行性,进而提升热电联供微网的稳定性与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074106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139482.2
申请日:2024-01-31
申请人: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涉及电化学储能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电化学储能电站的稳定运行控制方法及装置,包括:基于电化学储能电站的历史特征参数对应的归一化值预测电化学储能电站下一时刻的特征参数对应的归一化值;基于所述电化学储能电站下一时刻的特征参数对应的归一化值确定电化学储能电站极限短路比提升指数;基于所述电化学储能电站极限短路比提升指数对电化学储能电站进行稳定控制。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更加有效提高电化学储能电站支撑能力,从而维持电化学储能电站的正常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2542835B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011444217.3
申请日:2020-12-08
申请人: 东南大学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比例光伏接入的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多层级控制方法,将系统依次分为微网局部控制层、PET潮流控制层以及配电网区域控制层三个层级。根据光伏出力的不确定性生成典型的场景集,将光伏与储能装置打捆作为一个控制主体完成层次1的控制;根据PET端口连接的网络类型设定PET控制方式,调整PET端口控制变量完成层次2的控制;根据层次1控制结果对上级电网区域内其他柔性可控资源进行调整完成层次3的控制。本发明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实用性,兼顾了光伏出力不确定性、系统电压质量与运行经济性,对于交直流混合微电网中的不同层次设定不同的控制目标,利用各个微网区域的自主运行能力,简化控制难度,实现各微网区域之间的互联互动与协调控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