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350565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355003.2
申请日:2023-10-18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清洁能源发展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沈阳工业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7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能源场站间运行状态信息交互可靠性指数预测方法,涉及新能源发电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建立新能源场站间运行状态信息交互可靠性指数预测时间序列,然后进行测量数据归一化处理,从而计算未来下一时刻Tdn+1新能源场站间运行状态信息交互可靠性指数预测值JHKKXNYyc。本发明能够精准的预测新能源场站间运行状态信息交互可靠性指数,并根据新能源场站间运行状态信息交互可靠性指数对两新能源场站间信息交互通道带宽做出调整,同时增加或减小交互数据传输和校验次数,以此来提高新能源场站间运行状态信息交互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543729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479059.9
申请日:2023-11-08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沈阳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直流侧光储一体化光伏电站短路容量变化指数预测方法,涉及光伏储能技术领域。通过检测光伏电站的实时状态,测量出直流侧光储一体化光伏电站实时状态数据,进而用测量数据的归一化值准确算出下一时刻光伏电站各项数据的归一化值,最后用光伏电站下一时刻各项数据的归一化值计算出下一时刻光伏电站短路容量变化指数的预测值,通过光伏电站短路容量变化指数的预测值的大小,来判断短路电容的变化趋势,进而合理调节光伏电站系统的暂态稳定支撑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811020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410016584.5
申请日:2024-01-04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沈阳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设计一种含电化学储能的新能源基地电压波动抑制方法,涉及新能源电网运行控制领域;首先定义当前时刻电化学储能抑制电压波动指数,将调节电化学储能充放电状态实现抑制新能源基地内部网络电压波动这一方法与其进行关联,通过电化学储能抑制电压波动指数反映出下一时刻新能源基地内部网络电压波动的趋势,通过电化学储能电站对新能源基地内部网络无功功率的吸收与释放来抑制下一时刻新能源基地内部网络电压波动,达到抑制新能源基地内部网络电压波动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7477555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483105.2
申请日:2023-11-07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沈阳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电化学储能电网暂态功率不平衡指数预测方法,涉及新能源电网运行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采集基于含电化学储能电网暂态功率不平衡指数所需的各项数据,计算电网内电化学储能总输出有功功率对含电化学储能电网暂态功率不平衡指数计算参数预测值的影响因子;计算未来下一时刻电网内光伏总输出有功功率归一化值的预测值、电网内风电总输出有功功率归一化值的预测值、电网内火电总输出有功功率归一化值的预测值、电网内电化学储能总输出有功功率归一化值的预测值和电网节点电压平均值归一化值的预测值;按照下式计算未来下一时刻含电化学储能电网暂态功率不平衡指数,对新能源电网运行控制系统进行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7811034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410016602.X
申请日:2024-01-04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沈阳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设计考虑电化学储能接入新能源基地的电网暂态能量控制方法,属于电网稳定性调节领域;首先定义当前时刻电网暂态能量波动指数,其次测量n个固定时间间隔的电网相角平均值,新能源基地电化学储能充电功率,新能源基地电化学储能放电功率,风电机组总出力,光伏总输出功率,电网总负荷,建立时间序列,并对其进行归一化处理,然后计算未来下一时刻所测量数据归一化值的预测值;最后得到未来下一时刻电网暂态能量波动指数;根据计算结果实时了解下一时刻电网暂态能量波动趋势,及时控制调整电化学储能充放电功率,能够有效的提升电网的稳定性,避免因电网暂态能量波动过大而导致电能质量下降,影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9719581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782708.7
申请日:2024-12-06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清洁能源发展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沈阳工业大学
IPC: G06F17/11 , G06Q10/063 , G06Q50/06 ,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能源微网碳减排强度对电能质量影响的预测方法,该方法包括:定义多能源微网碳减排强度对电能质量影响的影响指数,影响指数包括影响参数;测量影响参数,得到影响参数测量值;根据影响参数测量值,确定时间序列,和影响参数测量值对下一时间段多能源微网碳减排强度对电能质量所产生影响的影响因子;根据时间序列和影响因子,确定下一时间段的影响参数预测值;根据影响参数预测值,对多能源微网储能电池的充放电功率或分布式风电的功率进行调整。本发明根据上述步骤。可以建立一个非常准确且广泛认可的方法来量化碳减排强度对电能质量的具体影响,以保证多能源微网能够利用充足的能源转换进行优化运行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5940223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438982.3
申请日:2022-11-17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清洁能源发展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沈阳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设计基于光伏电站暂态能量支撑的电池储能荷电状态控制方法,属于电池储能系统荷电状态优化控制领域;对光伏电站并网点电压,所在地光照强度,所在地气温,并网点功率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并根据监测参数对光伏电站暂态能量支撑能力指数进行预测计算,基于预测值对光伏电站电池储能系统的荷电状态进行调节,同时根据光伏电站电池储能系统的荷电状态实时数值进一步计算电池储能系统的荷电状态控制量;对光伏电站内的电池储能系统的荷电状态进行优化,有效提升光伏电站整体暂态响应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764942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43311.6
申请日:2022-11-17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清洁能源发展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沈阳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储能支撑的新能源电网能量平衡薄弱度预测方法,涉及新能源电网运行控制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建立基于储能支撑的新能源电网能量平衡薄弱度预测时间序列,并基于新能源电网内发电设备的总输出功率、储能设备的充放能功率以及负荷功率定义该时间序列内各时刻新能源电网能量平衡薄弱度;再测量时间序列内固定间隔的各时刻新能源电网的各功率值,并进行归一化处理;然后计算设定时间序列内各时刻新能源电网的能量不平衡数值;进而计算时间序列外的下一时刻新能源电网能量平衡薄弱度预测值;最后根据该平衡薄弱度预测值判断新能源电网内新能源发电出力情况,调整储能设备的充放能功率。该方法能够起到维持新能源电网能量平衡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862729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1257305.7
申请日:2021-10-27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清洁能源发展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沈阳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制氢变流器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电导增量法的光伏制氢系统控制方法。其在降压变流器基础上加入电导增量法控制技术来追踪光伏最大功率点并与电解制氢系统直接耦合提高制氢效率。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不同工作环境下,采集光伏电池输出的电压电流信息;步骤2、对光伏降压变流器进行分析;步骤3、设计电导增量控制方法;步骤4、分别将测量采集的电量信息以及所需计算信息送入控制模块、同时所计算的信息送入降压变流器开关器件中;步骤5、设计具有制氢功能的电解水系统:步骤6、将步骤4中降压变流器与电解水制氢系统直接耦合,并将降压变流器输出电压电流信号送入电解水系统,最终通过电解水系统进行稳定制氢。
-
公开(公告)号:CN113839401A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2111257315.0
申请日:2021-10-27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清洁能源发展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沈阳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综合能源系统容量配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考虑电氢耦合的综合能源系统容量优化配置方法。其考虑系统对负荷供电时的负荷缺电情况,保证综合能源系统的经济性和可靠性。包括:步骤1、搭建综合能源系统数学模型确定电氢耦合的综合能源系统的整体结构;步骤2、确定电制氢系统的额定功率和额定氢气产量的关系;步骤3、将蓄电池和储氢罐添加充放电约束;步骤4、建立以全寿命周期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的目标函数;步骤5、考虑电氢耦合的综合能源系统的供电量不能满足用户用电负荷需求的概率为负荷缺电率;步骤6、建立总体的多目标函数;步骤7、采用改进遗传算法对综合能源系统进行容量配置,根据自适应权重优化多目标函数。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