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503172B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1811456691.0
申请日:2018-11-30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C04B35/573 , C04B35/64 , C04B38/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蠕虫状晶粒的多孔碳化硅陶瓷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碳纳米管和微米尺度的SiC为原料,稀土氧化物为烧结助剂,在氩气气氛条件下,首先通过SiO粉末蒸发的气相与碳纳米管的原位气固反应获得纳米SiC均匀分布的块体,再经过高温液相烧结,可获得具有蠕虫状晶粒多孔SiC陶瓷。SiC晶粒的尺寸遗传了碳纳米管的初始形态,因此多孔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本发明的制备工艺简单,易于操作,通过对原料配比调配、烧结温度和保温时间改变能够有效控制孔隙尺寸及孔隙率。本发明获得的多孔碳化硅陶瓷可广泛应用于高温过滤器或催化剂载体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1111424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2010020415.0
申请日:2020-01-09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北方寒冷地区的一体化污水初沉-除臭装置,包括沉淀区、生物活性炭吸附层和上部配水区,沉淀区又分为底部积泥区、上部清水区,底部积泥区设置带有排泥管的积泥斗,上部清水区中设有竖向且无底的中央管,进水管的末端位于中央管内部,中央管正下方设置有反射板,经沉淀区沉淀后的污水通过透水花墙进入后续处理环节;生物活性炭吸附层位于清水区的正上方,生物活性炭吸附层上部为配水区,配水区的喷淋装置位于生物活性炭层正上方,经装置净化后的气体通过最上端的气体排出口排放。本发明在实现污水中悬浮颗粒的沉淀分离的同时,充分利用污水中所携带的热量,利用生物活性炭技术,实现了原水所释放高浓度异味气体的高效去除。
-
公开(公告)号:CN108046828A
公开(公告)日:2018-05-18
申请号:CN201711341755.8
申请日:2017-12-14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C04B38/06 , C04B35/565 , C04B35/58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具有放射状结构的管状多孔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多孔陶瓷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以陶瓷粉末为原料添加分散剂和烧结助剂,配制水系陶瓷浆料,将浆料球磨混合均匀并除气后装入冷却模具中,进行冷冻,然后将冷冻后的生坯置于冷冻干燥机中升华冰层,之后再对干燥后的生坯烧结,得到一种由内向外发散的且片层间距递减的放射状结构的管状多孔陶瓷。同时,可通过改变浆料粘度和原料粒径等条件实现对产物孔形貌及孔隙率的梯度变化调控。操作简单、对设备要求低、对环境友好。制得的具有放射状结构的管状多孔陶瓷在净化过滤、保温隔热、生物医疗、电子器件、航空航天和能源化工等各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7522404A
公开(公告)日:2017-12-29
申请号:CN201710833303.5
申请日:2017-09-15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牙科用锂铝硅系微晶玻璃及其制备方法:以Li2CO3、SiO2、K2CO3、La2O3为原料,通过融体冷却结合水淬法制备出锂硅二元玻璃粉。以Al2O3、AlF3、正硅酸乙酯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烧结法制得分散性良好的莫来石晶须。将制得的玻璃粉与莫来石晶须混合、热压烧结,在烧结过程中,莫来石晶须与玻璃粉发生原位反应,转变为β-锂辉石晶须。最终得到以β-锂辉石、二硅酸锂、偏硅酸锂为主晶相的锂铝硅系微晶玻璃,该锂铝硅系微晶玻璃具有高强度、高韧性、低热膨胀系数、半透明等特点,在牙科修复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3945331B
公开(公告)日:2017-12-08
申请号:CN201410078906.5
申请日:2014-03-05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WIFI场强进行离去角度估计的定位方法,包括:(1)发送节点使用恒定的发送功率,分时发送若干个定向的广播信号并进行旋转切换,不同波束上的信号通过网络标识符SSID来进行区分;(2)待测节点检测到各方向上发送的广播信号,并分别记录场强信息,通过场强的分布情况来估计自身相对于发送节点的离去角度(包括方位角θ和俯仰角);(3)在实际应用背景下,待测节点结合发送节点的位置与自身相对发送节点的离去角度估计进行位置估计。本发明根据离去角度估计最终实现节点的位置估计,具有精度高,设备简单以及运算复杂度低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7337186A
公开(公告)日:2017-11-10
申请号:CN201710477693.7
申请日:2017-06-20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C01B21/068 , B82Y40/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21/0685 , C01P2002/72 , C01P2004/03 , C01P2004/13 , C01P2004/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维氮化硅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SiO粉末置于坩埚底部,分别将纳米碳粉、碳纳米管、碳纤维等材料置于坩埚中部,再将坩埚放在多功能烧结炉中,抽真空至真空度低于10-3Pa;2)向多功能烧结炉内充入高纯氮气,气氛压力为0.225~0.5MPa;3)多功能烧结炉升温至1650℃~1850℃,保温1~3小时进行气固反应,得到尺寸形貌可控的Si3N4纳米颗粒、纳米管、纳米纤维等低维纳米材料。该制备方法工艺简便,成本低廉,不产生污染环境的气体。本发明获得的低维氮化硅纳米材料可以广泛应用于纳米场发射器件、纳米光电子器件和纳米复合材料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4761129B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510114952.0
申请日:2015-03-16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C03B1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轻质高强泡沫玻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Pyrex玻璃粉末置于热等静压炉中并通入惰性气体,在高压惰性气体环境下进行两步烧结:首先在100~200MPa及1100~1300℃条件下保温1~3h,然后同时降低惰性气体压力和烧结温度分别至10~40MPa和800~900℃,保温5~20min后,快速冷却至室温,获得闭气孔内含高压气体的轻质高强泡沫玻璃。本发明制备的泡沫玻璃具有椭圆形闭气孔,气孔率和孔径大小可控,且闭气孔内含有较高压力的惰性气体。闭气孔内的高压气体可以提高泡沫玻璃的抗压缩强度,兼具轻质、比刚度高和优良的隔热性能,同时具备优异的材料设计性,可广泛应用于建筑承载与防爆、防震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4086183A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410312861.3
申请日:2014-07-02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C04B35/584 , C04B35/622 , C04B38/00
Abstract: 一种密度可控多孔Si3N4陶瓷制备方法,首先制备等轴状α相Si3N4粉乙醇浆料和纤维状α相Si3N4粉的乙醇浆料,然后按质量百分比70-99wt%Si3N4粉和1-30wt%烧结助剂Y2O3经磁力搅拌2-24h充分混合均匀,将混合粉料干燥、过筛、成型后,放入内壁涂有BN的石墨坩埚内,装入多功能烧结炉,在烧结温度1650-1850℃,保温时间1-4h,氮气压力为0.1-2MPa的条件下进行液相烧结,得到不同密度及气孔率的多孔β-Si3N4陶瓷;本方法工艺简单,可应用于干压成型、冷等静压成型、注浆成型、注射成型、挤压成型等多种成型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3614808A
公开(公告)日:2014-03-05
申请号:CN201310508337.9
申请日:2013-10-24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绒毛状晶须的莫来石纤维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表面分布放射状晶须、以纤维中心轴线为原点向纤维外部生长。纤维表面晶须为莫来石单晶。本发明先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连续性良好的莫来石纤维,再将凝胶纤维与纳米氧化铝粉、纳米氧化硅粉及催化剂在密闭容器中于1150~1350℃一起烧结,使纤维在自身晶化的同时表面放射状生长出单晶莫来石晶须。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所得纤维结构独特,性能优良,适合作为结构功能一体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3553339A
公开(公告)日:2014-02-05
申请号:CN201310468746.0
申请日:2013-09-30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C03C10/04
Abstract: 一种混合反应烧结法制备的二硅酸锂微晶玻璃材料及其方法,该材料原料由偏硅酸锂晶体粉末M、石英砂玻璃粉末S和二硅酸锂基础玻璃粉末D组成,其中M:S:D的摩尔比为1:(1~2):(0~8);其制备方法包括偏硅酸锂玻璃和二硅酸锂基础玻璃的熔制,水淬,球磨制取玻璃粉,并且对偏硅酸锂玻璃粉晶化处理成晶体,加入石英砂玻璃粉以及二硅酸锂基础玻璃粉,三种粉末混合均匀后在真空热压炉内烧结,制成二硅酸锂微晶玻璃;利用本发明生产的二硅酸锂微晶玻璃,抗弯强度255~420MPa,断裂韧性2.6MPa·m1/2~3.5MPa·m1/2;与现有技术相比,降低了生产成本即可在烧结前将所需色料加入到混合粉末中解决熔融法配色困难等问题,制备出长达单一玻璃粉烧结5倍尺寸的长棒状晶粒,为增韧二硅酸锂微晶玻璃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