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599883A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811361028.2
申请日:2018-11-15
Applicant: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3/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MMC、MMC子模块及MMC子模块旁路保护方法。该MMC包括三相六桥臂拓扑结构,各桥臂包括级联设置的至少两个MMC子模块,各MMC子模块中有至少一个MMC子模块包括子模块本体拓扑结构和旁路开关,旁路开关的两端并联设置有双向可控开关,当子模块发生故障时,控制旁路开关闭合,并检测旁路开关是否闭合,如果旁路开关没有闭合,则控制双向可控开关导通,在子模块故障且对应的旁路开关拒动时,控制双向可控开关导通,实现拒动的旁路开关本应该实现的功能,防止了子模块电容过压、IGBT击穿,甚至出现子模块着火的现象,保证了子模块的运行安全,提高了直流输电系统可靠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412093A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811460073.3
申请日:2018-11-30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伊川县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电力管,涉及电力管材技术领域,包括管子、固定槽、固定块、连接板、吸附层和伸缩管,在管子上设有固定槽、伸缩管和吸附层,固定槽内设有固定块,固定块上设有连接板;本发明实用性强,使用起来非常的方便,不但可以有效的提升电力管连接安装的效率,而且可以有效的防止电力管安装过程中水汽、杂质的进入,极大的提升了电力管安装的效率和电力管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9345025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229165.0
申请日:2018-10-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最小成本来提升清洁能源渗透率的区域电网优化方法,包括按顺序进行的下列步骤:1)搭建提升清洁能源渗透率的区域电网最小成本优化模型;2)利用步骤1)中搭建提升清洁能源渗透率的最小成本优化模型对区域电网进行优化;基于最小成本来提升清洁能源渗透率的区域电网优化方法综合考虑了区域电网对清洁能源接纳能力的提升和电网投资建设的经济性,在满足清洁能源电厂接入需求的基础上,以电网投资建设成本最小为目标,采用合理的优化算法对区域电网进行优化,得到最优的区域电网优化方案。既满足了清洁能源电厂的接入需求,又实现了投资成本最小化。
-
公开(公告)号:CN109244855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1336504.5
申请日:2018-11-12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武陟县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开关柜的高温预警装置,包括柜体、散热孔、温度传感器、排热孔、吸气泵、排热管、显示器、报警器、警示灯、蓄电池,该开关柜的高温预警装置,结构巧妙,功能强大,操作简单,通过使用该装置,可智能的提示工作人员开关柜内的温度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09119987A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申请号:CN201811030868.0
申请日:2018-09-05
Inventor: 夏冬 , 韩佳芮 , 王哲 , 张章 , 张雪菲 , 张梁 , 王世举 , 徐晶 , 刘琛 , 李如萍 , 姬广彬 , 胡本哲 , 崔荣靖 , 宋杰 , 朱辰 , 李娜 , 迟福建 , 李娟 , 刘冬梅 , 刘英英 , 武骁 , 杨帆 , 孙灿 , 祁彦鹏 , 刘东 , 潘雪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网灵活性的城市电网不平衡功率波动范围评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搭建电网新能源输出功率概率模型和电网负荷功率概率模型;2)对预期时段T内城市电网中新能源的出力和负荷功率进行抽样试验,得到T时段内每小时城市电网新能源出力随机数据和负荷功率随机数据;3)计算T时段内每小时城市电网的净负荷随机数;4)将城市电网净负荷随机数进行等间隔划分,统计各区间的频数和频率;5)设定概率值为β,计算概率值为β下的置信区间,该置信区间即为城市电网不平衡功率波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09066674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1138426.8
申请日:2018-09-28
IPC: H02J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00 , H02J2003/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互补约束全光滑牛顿法的配电网重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对配电网网络结构进行简化,生成支路组;2)根据生成的支路组建立配电网优化模型,该配电网优化模型包括目标函数、约束条件;3)利用基于全光滑牛顿法求解配电网优化模型,获得配电网重构方案;该方法为确定性方法,与智能化方法和启发式方法相比具有搜索效率高、求解时间短的优势;通过引入光滑函数使优化模型中的不等式约束转化为等式约束,在迭代计算过程中求得变量的离散整数值;通过支路分组大幅度降低支路状态变量的维度,适用于大规模的配电网络。
-
公开(公告)号:CN109061400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1277074.4
申请日:2018-10-30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扬州供电分公司 ,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R31/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08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暂态电流频段特征的单相接地故障定位方法及其装置,方法包括:实时监控零序电压3U0的大小,判断系统内是否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提取所述暂态零序电流的主谐振频率;利用故障点上下游暂态零序电流主谐振频率不同的特征,计算第i个区段相邻检测点暂态零序电流主谐振频率的比值ηi;利用ηi与ηset的大小判断故障区段,当区段i存在ηi>ηset时,则判断为故障区段,否则判断为非故障区段,ηset为故障区段主谐振频率比值的整定门槛。本发明利用暂态零序电流频率特征,实现小电流接地故障定位,降低了小电流接地故障人工拉路导致的故障停电,另外可解决现有人工拉路和人工巡线停电时间长,维护量大的缺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761313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619697.9
申请日:2018-06-15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R3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故障反演的特高压直流保护装置测试方法和系统,方法包括步骤:S1获取直流输电系统的历史故障信息并同步;S2确定对应故障反演配置信息,包括建立保护测点表、控制与保护信息点表以及建立保护定值表;S3选择待测保护功能类型;S4根据待测保护功能类型,基于故障反演配置信息,生成相应故障运行状态下的测试量数据,以及直流控制系统控制信息数据,传输至被测特高压直流保护装置;S5进行保护逻辑运算与预判,得到被测直流保护装置的理论动作行为数据;S6获取被测保护装置的实际动作行为数据;S7将实际动作行为数据与理论动作行为数据进行对比,判断被测直流保护装置的相应保护功能是否符合要求。本发明能够对特高压直流保护装置进行独立有效的测试,为直流保护系统的长期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4884063B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210371705.9
申请日:2022-04-11
Inventor: 徐晶 , 刘聪 , 张梁 , 李娟 , 李桂鑫 , 迟福建 , 张章 , 崔荣靖 , 刘英英 , 王哲 , 孙阔 , 李广敏 , 刘勍 , 宋关羽 , 于川航 , 冀浩然 , 李鹏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考虑区间协调的分布式电源与储能自适应电压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确定有源配电网,并获取有源配电网的参数信息;对有源配电网进行分区,并获取有源配电网各区域内在t时刻的节点电压量测值及各区域间交互信息;在各区域设立虚拟节点,将各区域间交互信息上传至各区域对应的虚拟节点,获取各区域节点电压量测值与各区域节点电压控制目标参考值的电压差值、虚拟节点电压值与虚拟节点电压控制目标参考值的电压差值,判断任一电压差值是否越限;若是,则建立考虑区间协调的分布式电源与储能自适应电压控制模型;若否,则更新控制时刻t=t+Δt;本发明实现对分布式电源高渗透率接入配电网电压优化控制问题的求解。
-
公开(公告)号:CN118713101B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195082.X
申请日:2024-08-29
Applicant: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徐晶 , 张梁 , 闫大威 , 迟福建 , 张章 , 李娟 , 张雪菲 , 刘英英 , 杨帆 , 王哲 , 钱广超 , 史雪亚 , 赵长伟 , 路菲 , 罗涛 , 雷铮 , 孙冰 , 张政 , 赵金利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配电网调度及管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安全域的智能配电网运行优化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基于微网联盟的需求响应和智能配电网的安全域,确定第一调度模型;基于共享储能运营商的剩余容量套利和智能配电网的安全域,确定第二调度模型;基于第一调度模型和第二调度模型,确定目标调度模型;基于目标调度模型的求解结果,对微网联盟、共享储能运营商和智能配电网进行协同调度。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可有效兼顾整体利益与系统内部各主体利益,促进新能源的高效消纳,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