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085798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510483194.X
申请日:2015-08-07
Applicant: 四川大学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C08F220/56 , C08F220/58 , C08F220/34 , C09K8/58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重网络部分交联部分支化聚合物驱油剂及其制备方法,聚合物驱油剂的原料组成组分主要包括丙烯酰胺、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羟甲基丙烯酰胺和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其制备方法:将原料各组分分别溶于不少于其配方量1.0倍质量份的去离子水中,配制各组分的溶液;将丙烯酰胺溶液、羟甲基丙烯酰胺溶液、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溶液加入反应器中,在搅拌、0~30℃下通入氮气除去排出容器中的氧气,加入过硫酸钾溶液和亚硫酸氢钠溶液,待反应体系开始聚合,粘度明显增加,停止通入氮气与搅拌,聚合反应至温度恒定,即制备得到胶状驱油剂。本发明具有良好的弹性、抗剪切能力,在高温高盐条件下的耐老化性能和抗盐性能优良。
-
公开(公告)号:CN208109534U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20524324.9
申请日:2018-04-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G01N1/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体脱气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高粘度水溶性聚合物溶液的除氧装置。该装置包括气源钢瓶、第一缓冲瓶、球形阀、气体流量计、玻璃导管、试剂瓶、第二缓冲瓶、双排管气体分配器、真空油泵、长颈玻璃安瓶;该装置的除氧方法主要包括(1)初阶段除氧;(2)深度除氧,即真空-惰性气体循环除氧;该方法应用于具有高粘度的聚合物溶液除氧,可将室温粘度300cp-800cp的聚合物溶液氧含量降低至100ppb以内。(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7540931U
公开(公告)日:2018-06-26
申请号:CN201721699498.0
申请日:2017-12-0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气开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聚合物溶液在多孔介质中拉伸特性测试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注入系统,多孔介质渗流系统,采出液流量监控系统;测试方法包括S1、多孔介质渗透率测试;S2、聚合物溶液在多孔介质运移过程中渗透率和实际粘度测试;S3、聚合物溶液拉伸粘度的计算;S4、聚合物溶液在多孔介质中拉伸流变性测试,本实用新型可以真实准确地评价聚合物在多孔介质中产生的拉伸粘度和拉伸流变性,对于评价驱油用聚合物在地层中的实际拉伸性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207280905U
公开(公告)日:2018-04-27
申请号:CN201721269335.9
申请日:2017-09-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Inventor: 张宗檩 , 曹绪龙 , 祝仰文 , 郭兰磊 , 吴伟 , 王红艳 , 姜祖明 , 孙业恒 , 闵令元 , 元福卿 , 潘斌林 , 于群 , 刘煜 , 陈晓彦 , 魏翠华 , 赵方剑 , 李宗阳
IPC: G01N15/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预交联凝胶颗粒在岩石微观孔喉中运移规律的实验装置,包括主杯体,进样泵送及流量监测设备输送预交联凝胶颗粒溶液,并提供岩石微观孔喉模型所需的泵送压力;岩石微观孔喉模型连接进样泵送及流量监测设备,在泵送压力下预交联凝胶颗粒溶液从中通过;形态变化特征及压力变化规律一体化测量设备,对预交联凝胶颗粒通过岩石微观孔喉模型的形态变化特征和压力变化规律实时同步测量。本实验装置不但能够独立地测量预交联凝胶颗粒通过岩石微观孔喉模型时的变形、堵塞、破碎等形态变化特征及实时压力变化规律;同时,通过调节同步控制系统还可实时、可视化地对预交联粘结颗粒的形态变化特征及压力变化规律进行一体化测量。(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7776849U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申请号:CN201721792603.5
申请日:2017-12-2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聚合物拉伸降解特性模拟装置及其专用降解装置,模拟装置包括自先至后依次连接的注入装置、测压装置、孔喉模型机械降解装置,所述孔喉模型机械降解装置后端设置样品采集装置;所述孔喉模型机械降解装置包括孔喉模型机械降解装置本体、石英毛细管,所述孔喉模型机械降解装置本体开设中心贯通孔作为孔隙,该孔隙的出口端连接石英毛细管。所述孔喉模型机械降解装置本体的中心贯通孔后端口与聚合物注出端螺纹接头连接,所述石英毛细管外壁与聚合物注出端螺纹接头内壁通过胶结层进行粘接。本实用新型解决聚合物拉伸降解特性评价装置无法真实准确地量化评价油藏孔喉中聚合物的拉伸降解特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08574267U
公开(公告)日:2019-03-05
申请号:CN201820524286.7
申请日:2018-04-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体脱气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聚合物溶液的除氧装置,该装置包括气源钢瓶、缓冲瓶、球形阀、气体流量计、玻璃导管、试剂瓶、气体分配器、穿刺针头、细口玻璃瓶;采用该装置进行除氧,方法为初阶段除氧和深度除氧,该方法解决了一般除氧方式除氧不彻底、对高粘度水溶液不适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具有高粘度的聚合物溶液除氧,低成本,操作便捷,可将氧含量降低至20ppb以下,最低可降低至5ppb以内。(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5876283U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620853934.4
申请日:2016-08-0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E21B43/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合化学驱的仿流线型模型,该适合化学驱的仿流线型模型包括左模型盖板、右模型盖板、密封连接头、密封连接铰链和密封连接栓,该左模型盖板和该右模型盖板均为半球体,尺寸对应,通过所述两个密封连接头、所述两个密封连接铰链、所述两个密封连接栓连接成紧密整体。该适合化学驱的仿流线型模型能实现注入后以星形扩散流动,以此注入方式研究化学剂在多孔介质中扩散流动过程中吸附滞留规律、黏度变化、驱油效率提升等,对模拟地层提高采收率研究有积极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208586155U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820351373.7
申请日:2018-03-1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 华东理工大学
IPC: C02F9/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含油污水处理设备,包括:斜板聚结器;连接到斜板聚结器的电絮凝装置;连接到电絮凝装置的过滤器,其中含油污水依次流过所述斜板聚结器、所述电絮凝装置和所述过滤器,从而除去含油污水中的油。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含油污水处理设备充分利用了斜板聚结、电絮凝和过滤器过滤这三方面的特点,将它们联合起来进行含油污水的处理,能实现很高的除油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725841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310336851.2
申请日:2023-03-3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缓释酸微胶囊的方法及含有其驱油组合物。制备缓释酸微胶囊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多聚甲醛分散于有机溶剂中,得到多聚甲醛悬浮液;2)将乙基纤维素溶于所述多聚甲醛悬浮液中,然后加入聚二甲基硅氧烷,搅拌反应,得到含有所述缓释酸微胶囊的反应悬浮液;3)将含有所述缓释酸微胶囊的悬浮液离心,得到离心后的沉淀物;4)对所述沉淀物进行洗涤和干燥,得到缓释酸微胶囊。所述驱油组合物包括生热剂、缓释酸微胶囊、表面活性剂、水和任选的增稠剂。
-
公开(公告)号:CN117126336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210552092.9
申请日:2022-05-2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C08F257/02 , C08F220/56 , C08F220/28 , C09K8/508 , C09K8/5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纳米微球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纳米微球由粒径为50至500nm的聚合物纳米微球核和链状聚合物构成,构成所述链状聚合物的单体单元包括3‑苄基硫烷基硫代羰基硫烷基丙酰氯、丙烯酰胺和2‑丙烯酸酯‑6‑葡萄糖酸钠,所述链状聚合物通过共价键连接在纳米微球核表面上。制备方法为:在纳米微球核的表面负载3‑苄基硫烷基硫代羰基硫烷基丙酰氯,可控聚合丙烯酰胺和2‑丙烯酸酯‑6‑葡萄糖酸钠,得到所述纳米微球。通过控制丙烯酰胺和2‑丙烯酸酯‑6‑葡萄糖酸钠的比例,可对不同高价阳离子浓度响应,使纳米微球在特定离子浓度范围内相互聚结,结合注入段塞与隔离段塞的注入量及离子组成调控,实现微球盐响应地下发生区域调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