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150561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305638.6
申请日:2024-09-19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 华东理工大学青岛创新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F30/28 , G06F30/25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欧拉‑拉格朗日法模拟细胞在大规模生物反应器中生命线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构建大规模生物反应器的三维几何模型,并对三维几何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建立菌体对底物和氧气消耗的动力学模型,将动力学模型与网格划分后的三维几何模型进行耦合,获得耦合模型;设置边界条件和求解控制参数,基于边界条件和求解控制参数对耦合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对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处理分析,获得底物和溶氧的梯度分布以及细胞的生命线。本发明能够模拟大规模生物反应器中底物和溶氧浓度梯度以及细胞的生命线,避免了传统实验测定的困难、高成本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583118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210962538.5
申请日:2022-08-11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 华东理工大学深圳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去除钙钛矿材料表面缺陷的化学方法。利用一类具有腐蚀性物质与钙钛矿发生化学反应,将其稀释后覆盖于钙钛矿薄膜表面,经过一定的反应时间后,有效去除表面的非晶相与不连续区域,从而获得平整致密的高质量钙钛矿层,大幅度提升钙钛矿电池的效率与长期稳定性。例如,使用[BMIM]PF6溶液刻蚀CsPbI2Br钙钛矿薄膜表面,组装得到的电池器件光电转换效率从14.31%提升至17.51%,放置在相对湿度为15±3%的干燥箱1140小时后,其效率仍稳定在初始效率的95%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2836621B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110125780.2
申请日:2021-01-29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青岛创新研究院 , 华东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细胞表型检测方法及系统。本发明将计算机视觉技术与植物细胞培养结合,通过连续对植物细胞进行相片捕捉,通过采用分类模型进行两次分类,根据植物细胞生长过程中颜色的变化,可以对不同生长状态的植物细胞进行区分,完成对植物细胞的生物量和褐化程度的准确预测。本发明实现了方便、准确、快速、安全、低成本的植物细胞生物量及褐化程度的检测,解决了因植物细胞结团没法通过正常取样获得生物量的问题;并且因为该方法是非侵入式的测量,避免了悬浮细胞染菌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106559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323608.4
申请日:2021-11-11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 华东理工大学深圳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导热高绝缘硅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导热绝缘材料技术领域。依靠聚氨酯发泡过程异氰酸酯和多元醇反应带来的聚合驱动力,氧化铝被聚氨酯支撑形成氧化铝/聚氨酯复合泡沫,再通过高温烧结得到三维氧化铝骨架。在真空辅助浸渍硅橡胶固化成型的过程中,引入碳纳米管,凭借着0维的微米氧化铝和1维的碳纳米管的多尺寸协同效应,构建更为致密、更低热阻的传热通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为更广泛地应用于电子和电器领域,引入的碳纳米管被三维连续的氧化铝网络阻隔,保证了形成导热网络的同时未形成电子传输通路,实现了该硅橡胶复合材料同时具有高导热和高绝缘的优异性能,以保证电子和电器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3174418A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2110446327.1
申请日:2021-04-25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 华东理工大学青岛创新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因组模型指导正丙醇补料提高红霉素产量的方法,所述方法是在红色糖多孢菌基因工程菌的发酵过程中,在发酵起始后第50~70小时流加硫酸铵和正丙醇,流加正丙醇的速率通过构建红色糖多孢菌全基因组代谢网络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分析而得到。通过构建红色糖多孢菌基因工程菌的全基因组代谢网络模型进行系统层次的细胞生长模拟,为提高红霉素产量提供了策略。在全基因组代谢网络模型的指导下,优化已有的红色糖多孢菌基因工程菌的发酵工艺,通过对正丙醇补加速率的调控,提高红霉素的产量。
-
公开(公告)号:CN110885860B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1911306344.4
申请日:2019-12-18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青岛创新研究院 , 华东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生产L‑乳酸的方法,偶联细胞生长和细胞非生长生产L‑乳酸,包括如下步骤:第一阶段发酵:包括利用干酪乳杆菌生长代谢葡萄糖生成L‑乳酸的步骤;第二阶段发酵:包括利用静息细胞发酵代谢葡萄糖快速生成L‑乳酸的步骤;所述静息细胞为所述第一阶段发酵步骤后离心收集得到的稳定期的干酪乳杆菌细胞。本发明高效生产L‑乳酸的方法,通过偶联干酪乳杆菌的细胞生长和细胞非生长来生产L‑乳酸,能够有效增加细胞对底物的转化,提高底物葡萄糖转化率,进而提升反应罐的体积产率和发酵过程整体生产L‑乳酸的效率,最终实现了生产效率提升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2836621A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2110125780.2
申请日:2021-01-29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青岛创新研究院 , 华东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细胞表型检测方法及系统。本发明将计算机视觉技术与植物细胞培养结合,通过连续对植物细胞进行相片捕捉,通过采用分类模型进行两次分类,根据植物细胞生长过程中颜色的变化,可以对不同生长状态的植物细胞进行区分,完成对植物细胞的生物量和褐化程度的准确预测。本发明实现了方便、准确、快速、安全、低成本的植物细胞生物量及褐化程度的检测,解决了因植物细胞结团没法通过正常取样获得生物量的问题;并且因为该方法是非侵入式的测量,避免了悬浮细胞染菌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093256A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910433453.6
申请日:2019-05-23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 华东理工大学青岛创新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溶氧周期性波动装置,所述自动溶氧周期性波动装置包括一第一气体源,一第二气体源和一气体出口,并且,所述第一气体源与所述第二气体源分别通过管路与所述气体出口流体连接;其中,在所述第一气体源与所述气体出口之间的管路及所述第二气体源与所述气体出口之间的管路上分别设置一阀门,用于切换通气管路。本发明的自动溶氧周期性波动装置,可通过编辑断电计时器的条件对电动球阀的启闭进行控制,进而实现自动溶氧周期性波动。本发明可适用于各种微生物反应器培养过程中的溶氧周期性脉冲,提供自动溶氧周期性波动的环境,为微生物的活体动力学研究提供了良好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3342798B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310298181.6
申请日:2013-07-16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 华东理工大学华昌聚合物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粘度低、耐温高的改性环氧树脂的合成方法。本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在带温度计、搅拌器、氮气导入管和冷凝器的三口烧瓶中加入多官能团环氧树脂,逐步加热并搅拌;(2)当温度升至80℃时滴加不饱和一元羧酸,并加入催化剂和阻聚剂,控制反应温度为80~120℃,进行部分聚合反应;(3)每隔一小时测定酸值,直到酸值降至15mgKOH/g以下为反应终点;(4)将反应产物冷却并加入交联剂,控制温度60-80℃搅拌均匀后得到低粘度耐高温改性环氧树脂。与多官能团环氧树脂体系相比,改性环氧树脂体系具有粘度低、活性高、耐温高、成本低等优点,适合于树脂传递模塑成型工艺,主要用作先进复合材料的基体树脂。
-
公开(公告)号:CN102010180B
公开(公告)日:2013-01-09
申请号:CN200910195362.X
申请日:2009-09-08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 华东理工大学华昌聚合物有限公司
IPC: C04B33/00 , C04B33/135 , C04B33/132 , C04B38/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40/69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太阳热反射隔热保温发泡陶瓷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属于节能陶瓷材料制备领域,其利用煤矸石、粉煤灰等工业废弃物,添加一定量的其它廉价矿物制备闭孔陶瓷基体,并在制备过程中原位复合无机材料组成的太阳热反射层,经一次烧结后,得到一种隔热、保温、降噪等性能都较为理想的隔热保温一体化材料;本发明的优点是:耦合了太阳热反射功能、多孔材料结构功能及多孔材料传热、降噪的特性,使制造的发泡陶瓷材料具有较小的传热系数,较高的太阳热反射率、优良的防腐蚀、耐高温性能以及优异的力学、耐候和隔音性能;且制造方法工艺简单,工序容易调整,材料易得,便于应用推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