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矿压巷道逃生通道
    12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131833B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410326587.5

    申请日:2014-07-09

    Abstract: 一种冲击矿压巷道逃生通道,由多个逃生段和可弯曲段串联组成,可弯曲段的一端设有与逃生段内接头一端套合连接的外接头,逃生段的另一端设有与弯曲段内接头端套合连接的外接头,可弯曲段和逃生段的内接头一端均设有可转动的法兰盘,逃生段前后两侧对称设有两个逃生门。在冲击矿压危险巷道区域设置冲击矿压逃生通道,当冲击矿压发生时,可弯曲段弯曲变形适应巷道变形;当巷道出现封闭堵死现象时,逃生通道可成为连接各被困点与外界的安全通道,矿工可打开逃生门进入选生通道逃生,救援人员也可通过逃生通道到达各灾害被困点实施救援,可降低灾害后果,避免或较少人员伤亡,提高危险区域作业安全性。其结构简单,成本低,效果好。

    煤岩单轴压缩声发射试验的传感器固定试验架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12054B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号:CN201310319396.1

    申请日:2013-07-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岩单轴压缩声发射试验的传感器固定试验架及使用方法,试验架包括内设煤岩试样的圆架、呈120度分布固定圆架的三个脚架,圆架上设有固定与煤岩试样相接触的声发射传感器的紧贴装置,圆架包括上圆架和下圆架,上圆架和下圆架分别固定在三个脚架的上下部;紧贴装置为多个,分别固定在上圆架和下圆架上。使用时,将传感器固定试验架放置在单轴压缩试验机上;在声发射传感器的信号采集端表面均匀涂抹耦合剂;安装声发射传感器后放置煤岩试样,即可进行单轴压缩声发射试验。本发明解决了目前在实验室内进行单轴压缩声发射试验时传感器空间位置固定不精确、试验过程中传感器脱落、传感器反复拆装劳动强度大的问题。

    一种冲击危险区的微震多维信息综合区域探测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06722B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310249772.4

    申请日:2013-06-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冲击危险区的微震多维信息综合区域探测评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矿震数据的空间坐标旋转及分级筛选;(2)建立微震多维信息探测评价指标体系;(3)空间统计滑移模型创建;(4)据下式计算微震多维信息综合探测评价指标值W;(5)根据微震多维信息综合探测评价指标值W确定危险等级和对应危险等级的防治对策;微震多维信息综合探测评价指标值W越大危险等级越高。本发明综合考虑了微震时空强三要素,并定量描述了冲击危险性强弱程度,能够实时反映当前时段内的冲击危险区域及等级和指导现场采取对应的防治对策,预测效能极高;建立的探测评价指标体系及综合指标物理意义明确,可操作性强,运算速度快。

    冲击矿压巷道逃生通道
    12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131833A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410326587.5

    申请日:2014-07-09

    Abstract: 一种冲击矿压巷道逃生通道,由多个逃生段和可弯曲段串联组成,可弯曲段的一端设有与逃生段内接头一端套合连接的外接头,逃生段的另一端设有与弯曲段内接头端套合连接的外接头,可弯曲段和逃生段的内接头一端均设有可转动的法兰盘,逃生段前后两侧对称设有两个逃生门。在冲击矿压危险巷道区域设置冲击矿压逃生通道,当冲击矿压发生时,可弯曲段弯曲变形适应巷道变形;当巷道出现封闭堵死现象时,逃生通道可成为连接各被困点与外界的安全通道,矿工可打开逃生门进入选生通道逃生,救援人员也可通过逃生通道到达各灾害被困点实施救援,可降低灾害后果,避免或较少人员伤亡,提高危险区域作业安全性。其结构简单,成本低,效果好。

    薄壁金属结构与巷道锚固围岩耦合作用的防冲支护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3557008A

    公开(公告)日:2014-02-05

    申请号:CN201310543094.2

    申请日:2013-11-06

    Abstract: 一种薄壁金属结构与巷道锚固围岩耦合作用的防冲支护结构,其特征是它由锚网支护体(3)、刚性支护体(1)和薄壁金属构件(2)组成,所述的锚网支护体(3)的锚杆插入围岩(4)中形成相当于钢筋混凝土的壳体承载结构,所述的薄壁金属构件(2)位于锚网支护体(3)与刚性支护体(1)之间并与刚性支护体(1)固定连接。本发明能使围岩在向巷道自由空间变形和整体移动过程中有效吸收锚固区变形移动的动态能量,使锚固围岩尽快稳定下来,对巷道内部围岩起到有效的支撑作用,避免巷道围岩的进一步破坏失稳,降低冲击矿压发生的破坏烈度。

    煤岩单轴压缩声发射试验的传感器固定试验架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12054A

    公开(公告)日:2013-11-27

    申请号:CN201310319396.1

    申请日:2013-07-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岩单轴压缩声发射试验的传感器固定试验架及使用方法,试验架包括内设煤岩试样的圆架、呈120度分布固定圆架的三个脚架,圆架上设有固定与煤岩试样相接触的声发射传感器的紧贴装置,圆架包括上圆架和下圆架,上圆架和下圆架分别固定在三个脚架的上下部;紧贴装置为多个,分别固定在上圆架和下圆架上。使用时,将传感器固定试验架放置在单轴压缩试验机上;在声发射传感器的信号采集端表面均匀涂抹耦合剂;安装声发射传感器后放置煤岩试样,即可进行单轴压缩声发射试验。本发明解决了目前在实验室内进行单轴压缩声发射试验时传感器空间位置固定不精确、试验过程中传感器脱落、传感器反复拆装劳动强度大的问题。

    一种冲击危险区的微震多维信息综合区域探测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06722A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310249772.4

    申请日:2013-06-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冲击危险区的微震多维信息综合区域探测评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矿震数据的空间坐标旋转及分级筛选;(2)建立微震多维信息探测评价指标体系;(3)空间统计滑移模型创建;(4)据下式计算微震多维信息综合探测评价指标值W;(5)根据微震多维信息综合探测评价指标值W确定危险等级和对应危险等级的防治对策;微震多维信息综合探测评价指标值W越大危险等级越高。本发明综合考虑了微震时空强三要素,并定量描述了冲击危险性强弱程度,能够实时反映当前时段内的冲击危险区域及等级和指导现场采取对应的防治对策,预测效能极高;建立的探测评价指标体系及综合指标物理意义明确,可操作性强,运算速度快。

    一种冲击矿压的微震多维信息综合时序预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91364A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1310250351.3

    申请日:2013-06-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冲击矿压的微震多维信息综合时序预警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矿震数据的分区分级筛选;(2)微震多维信息指标体系建立;(3)微震多维信息综合时序预警指标W计算;(4)根据微震多维信息综合时序预警指标值W确定危险等级和对应危险等级的防治对策;微震多维信息综合时序预警指标值W越大危险等级越高。本发明的优点是综合考虑了微震时、空、强三要素,定量描述了冲击危险性强弱程度,能够实时反映井下当前监测区域的冲击危险状态和指导现场采取对应的防治对策,预测效能极高,本发明建立的预警指标体系及综合指标还具有物理意义明确、可操作性强、适于编程实现智能化实时预警的特点。

    煤矿井下冲击矿压分区分级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56073A

    公开(公告)日:2013-08-21

    申请号:CN201310157614.6

    申请日:2013-04-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C39/00

    Abstract: 一种煤矿井下冲击矿压分区分级预测方法,属于煤矿冲击矿压预测方法。该预测方法综合断层、煤层倾角变化、煤层侵蚀、合层或厚度变化区域、顶底板岩性变化、上保护层开采遗留的煤柱、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因素的叠加影响,针对经综合指数法分析具有冲击矿压危险的采区,将不同地段的冲击矿压危险程度定为4个级别,分别为轻微危险区、一般危险区、中等危险区和严重危险区,通过分析多个冲击矿压区域性影响因素的叠加影响作用,确定不同开采地段所具有的不同冲击矿压危险程度,对开采区域进行分区分级预测,可根据分区分级预测结果,指导防冲措施的实施。

    一种预测煤矿井下冲击矿压危险的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44179A

    公开(公告)日:2013-08-14

    申请号:CN201310159400.2

    申请日:2013-04-28

    Abstract: 一种预测煤矿井下冲击矿压危险的评估方法,属于预测冲击矿压危险的评估方法。将冲击矿压危险程度划分为A级无冲击矿压危险、B级弱冲击矿压危险、C级中等冲击矿压危险和D级强冲击矿压危险,制定相应的防治对策。综合分析评估开采区域的地质类和采矿类因素对冲击矿压发生影响的权重,分别计算得出两者的危险指数,并取其中的最大值作为最终的冲击矿压危险综合指数,依此确定开采区域的冲击矿压危险等级、状态和防治对策。综合指数法分析评估的地质类因素包括冲击矿压发生历史、开采深度和上覆裂隙带内坚硬厚层岩层距煤层的距离;采矿类因素包括保护层的卸压程度、工作面距上保护层开采遗留的煤柱的水平距离和作面与临近采空区的关系。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