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297332A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811292077.5
申请日:2018-10-30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F28D2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蓄热体结构,采用骨架层和蓄热层交替间隔堆叠的方式,不仅可以增加蓄热体本体的稳固性,也可以使得蓄热层从上、下面都可以吸收热量,使蓄热结构整体的蓄热能力更好,蓄热体本体沿长度方向设置有竖直延伸的膨胀缝,防止在蓄热砖遇热发生形变互相挤压,使得蓄热体本体产生形变。骨架层作为加热层采用骨架砖和蓄热砖交替间隔排序的方式,既可以利用骨架砖使得蓄热体本体更加稳固,也可以利用蓄热砖更加限度的蓄热。在骨架砖内部设置放置凹槽来放置加热装置,防止蓄热砖与加热装置直接接触出现渗盐后的绝缘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397743B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1910747874.6
申请日:2019-08-14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全球能源互联网欧洲研究院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1M8/04007 , H01M8/248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连接体,包括:在所述连接体内部设有供降温气体通过的内部流道(7);所述内部流道(7)与连接体的空气侧流道平行;在所述连接体上还设有供所述降温气体通过的降温流道入口(1)和降温流道出口(3);所述降温流道入口(1)和降温流道出口(3)分别与所述内部流道(7)连通;所述空气侧流道用于通过发生燃料反应的空气。本发明可以有效的对电堆进行热管理,避免电堆中产生过大温度梯度,同时可降低阴极侧的空气流量,提高空气的有效利用率,提高系统效率,并延长连接体的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0401410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1910513291.7
申请日:2019-06-14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熔融盐装置的综合能源系统,其中的光电热设备,用于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且将电能转换为热能;光热设备,用于将所述光热设备中存储的水通过吸收太阳能转化成热水;控制系统,用于基于预设第一水温和第二水温控制光电热设备和光热设备交替接受太阳能;其中所述第一水温高于所述第二水温,不仅节约电缆铺设的成本,降低了减少线路损耗,降低了分散式光伏发电上网难度,且能实现就地消纳新能源,满足用户用热需求,实现自适应调节。本发明相对铺设线路具有巨大的经济优势,能够大幅减少设备体积,节省占地面积和设备投资,且可以大幅提高了能量转换效率,满足用户用电用热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289071B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210020630.X
申请日:2022-01-10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耐水脱氧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水溶液为溶剂溶解金属盐制得金属盐溶液;使用初湿浸渍法将所述金属盐溶液浸渍于载体上,接着将湿润后的载体干燥、还原即可;所述金属盐选自有机铂盐和/或有机钯盐;所述载体为疏水的金属有机骨架。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由前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耐水脱氧催化剂;所述耐水脱氧催化剂应用于含氧氢气的脱氧。本发明在以金属有机骨架材料为载体负载铂和/或钯时,由于溶解机铂盐和/或有机钯盐的溶剂的主要成分是水,因此大大减少了有机溶剂的用量,从而减少了废弃有机溶剂的产生,具有一定的环保效果,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能够满足产量化生产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3846338B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111107655.5
申请日:2021-09-22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氢储氢系统,包括电解槽和储氢装置,还包括蓄热发电装置、储氧装置和储水装置。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多模式循环制氢方法,采用该制氢储氢系统。本发明将蓄热发电装置引入制氢系统,配合可再生能源发电在电解槽中电解水制氢,避免了可再生能源用于制氢过程带来的变工况及频繁启停的问题,提高PEM电解制氢系统对新能源波动特性的适应性。本发明提供的多模式循环制氢方法,采用有机朗肯循环发电耦合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方法,填补波动性可再生能源导致的输入端功率缺额,保证了制氢系统的产能。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和系统简单易行,可以将整个制氢储氢系统中产生的能源充分利用起来,提高了整个系统的经济性,同时降低了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13437332B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110808661.7
申请日:2021-07-16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1M8/04007 , H01M8/0429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燃料电池热回收系统,包括:燃料电池、热回收单元及辅机设备,其中,燃料电池内部设置有氢气管路及空气管路,氢气管路的输入端与外部氢气罐连接,空气管路的输入端与外部空气相通,氢气与空气在燃料电池内部进行电极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为外部负载供电;热回收单元的输入端与外部冷水管连接,用于获取外部冷水,将热回收单元获取的外部冷水作为外循环水,以燃料电池及燃料电池系统内辅机设备运行温度由低到高的顺序逆流依次进行热交换,以对燃料电池系统废热进行回收。燃料电池系统考虑到各部件质能分配与部件温度匹配,通过梯级逆流热回收实现了产热性能提升,提高了系统热能回收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564636B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110866021.1
申请日:2021-07-29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C25B15/023 , C25B1/04 , C25B9/65 , C25B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氢能制储用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其中方法包括:接收服务器发送的功率控制指令值;确定氢气的当前体积值所属的储氢体积范围值,储氢体积范围值包括:第一储氢范围值、第二储氢范围值和第三储氢范围值;获取用于制氢的当前电解功率值和用于氢电转化的当前电源输出功率值;根据功率控制指令值和当前体积值所属的储氢体积范围值,控制当前电解功率值和当前电源输出功率值满足目标预设条件。本发明可以调整当前电解功率值和当前电源输出功率值,以实现能够主动调整储氢容量,可以降低可再生风光能源的波动性,以及为可再生风光能源提供消纳保障或者作为备用电源。
-
公开(公告)号:CN112615030B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011457853.X
申请日:2020-12-10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1M8/04298 , H01M8/0499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定式发电用燃料电池机组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控制系统的供电单元分别与氢气供给单元、空气供给单元、水循环单元连接,控制中心分别与氢气供给单元、空气供给单元、水循环单元、供电单元连接并获取各个单元的运行数据,并基于历史运行数据训练控制中心内置的深度学习模型,提取周期类负载变化的规律特征用于预测后续负载的预期值,在变载需求到达之前,预下达控制指令使上述四个单元中的各设备提前适配对应负载需求。本发明通过深度学习模型实现控制中心对具有规律性的负荷变化的预测能力,缩短系统由于负载变化产生的各设备运行状态调整时间,提升系统运行效率与有效寿命,最大限度保障氢燃料电池时刻处于稳定适宜的运行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0676482B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1910848370.3
申请日:2019-09-09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1M8/04007 , H01M8/04014 , H01M8/04223 , H01M8/04225 , H01M8/04302 , H01M8/04701 , H01M8/0662 , F28D2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系统,该系统包括电池单元、燃烧反应室、高温储热装置和原料供给单元;原料供给单元分别与电池单元和燃烧反应室连接,用于为电池单元和燃烧反应室提供原料;燃烧反应室分别与原料供给单元和高温储热装置连接,用于将原料供给单元提供的原料和/或电池单元未用尽的原料燃烧反应产生高温尾气,并输送给原料供给单元和高温储热装置;高温储热装置与电池单元连接,用于将储存的热量输送给电池单元;电池单元用于将原料的化学能转换为电能输出。通过实施本发明,高温储热装置储存燃烧反应室产生的热量,并将热量输送给电池单元,使电池单元迅速升高到工作温度,从而能够解决燃料电池启动时间长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822969B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1810907391.3
申请日:2018-08-09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热装置,其中储热装置包括多个热交换装置,所述热交换装置包括高温复合相变储热材料制成的安装平板和封装有合金相变材料的金属管,金属管嵌入安装于安装平板中,不仅利用合金的高导热系数的特点强化了储热和放热过程的换热速度;同时利用了合金相变材料具有的高储热密度的特点,提高了储热装置的储热密度。储热装置,包括保温材料制成的壳体和安装于壳体内的热交换装置,热交换装置在堆积时不需要预留空隙,紧密平行排列,只在带金属肋片的金属管束部分形成换热流体流道,进一步提高了储热装置的储热密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