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980196A
公开(公告)日:2013-03-20
申请号:CN201210534808.9
申请日:2012-12-12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泥破碎热解资源化利用的装置及工艺,将炉膛燃烧产生的烟气,经旋风分离器除尘,与经空气预热器加热的热风混合后进入风扇磨,混合后热风温度为250℃~350℃,污泥在风扇磨内经干燥、破碎、热解之后经粗粉分离器,送入炉膛再燃区燃烧,热解产生气体通过可燃气体管道送入炉膛再燃区,在过量空气系数小于1的条件下形成还原性气氛,使主燃区产生的氮氧化物还原,实现再燃脱硝。本发明可以实现污泥的资源化利用,利用焚烧的方式可以大大减少污泥的体积,可以杀死一切病原体,通过高温处理,燃烧残渣内几乎没有病原体存在,彻底解决污泥的恶臭问题。同时,本发明可以控制氮氧化物的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101856587B
公开(公告)日:2012-08-01
申请号:CN201010189427.2
申请日:2010-06-02
Applicant: 山东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2344 , Y02A50/234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流态化活性炭联合脱硫脱硝工艺。含有SO2和NOx的烟气在与流化状态的活性炭混合,通过调温增湿水调节烟气温度,在循环流化床反应塔下部SO2被吸附氧化脱除;在反应塔的上部喷入氨气与烟气中的NOx发生反应,实现NOx的脱除;净化后的烟气经气-固分离装置,将活性炭进行分离,一部分活性炭被送入循环流化床反应塔内,一部分进入螺旋式微波再生装置,使活性炭再生,实现活性炭的循环利用;本发明的流态化活性炭联合脱硫脱硝工艺,实现了活性炭的高效循环利用,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513569B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211384727.5
申请日:2022-11-07
Applicant: 山东大学 , 苏州复能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10/63 , H01M10/6554 , H01M10/6569 , H01M10/6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热管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软热管的动力电池热管理装置,动力电池热管理装置包括:电池组、电池箱、盖板、散热软板和回流组件,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散热软板将电池产热从狭小电池间隙中定向导出,相变材料在吸液层毛细力的作用下紧贴散热软板壁面吸热汽化,汽化后的相变材料在散热软板上端冷凝为液体回流,散热软板中的冷却液可通过毛细力吸附在整个吸液层,有利于提高散热过程中保持电池表面温度的均匀性;相比大量使用传统热管,散热软板结构更有利于整车轻量化设计;散热软板制备材料常见、廉价,无需复杂工艺,制作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18814197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937337.9
申请日:2024-07-12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PC: C25B11/065 , C25B11/077 , C25B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电解脱硫废水制氢的大宗无机固废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高碳煤气化细渣与酸液混合,溶出金属氧化物,洗涤、干燥;将干燥后的高碳煤气化细渣与KOH按比例混合研磨,然后在惰性氛围中加热,加热结束后,将多余KOH中和,干燥后得到多孔碳;将多孔碳浸渍在可溶性镍盐水溶液中,然后冷冻干燥,得到Ni‑C复合纳米催化剂前体;将Ni‑C复合纳米催化剂前体在惰性氛围中进行热处理,即得Ni‑C复合纳米催化剂。将浮选后的煤气化细渣作为多孔碳前驱体,通过化学活化制备载体,在其上负载镍基金属纳米颗粒,制备镍基/气化渣复合纳米催化剂。获得的催化剂具有高催化活性和高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423858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350567.5
申请日:2024-03-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烧‑原位传热装置及方法,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相对设有甲烷气体入口和烟气出口;所述壳体内设有内置换热器,所述内置换热器的外壁面设有催化剂层;内置换热器的入口和出口分别与壳体外部连通,以通入蓄热工质;所述蓄热工质的流通方向与壳体内烟气流向相反。本发明的燃烧‑原位传热方式优化了传热路径并减小整个系统的传热热阻,大幅提高传热效率,增加热量回收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498328B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211385164.1
申请日:2022-11-07
Applicant: 山东大学 , 苏州复能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10/663 , H01M10/647 , H01M10/625 , H01M10/613 , H01M10/6569 , H01M10/6568 , H01M10/6557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电池的冷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与电池面相耦合的半开式电池热管理装置,密封圈紧密密封夹持在相邻电池单体之间,密封圈上设置有适配冷却管贯穿插接的通孔,密封圈的下端设置有密封内腔,所述密封内腔中填充有相变冷却液,有益效果为:采用密封圈将冷却液封至相邻电池间的密封空间,使非绝缘液体能够代替绝缘有机油类对电池直接接触换热,并利用其“沸腾‑冷凝”过程强化了传热;利用密封圈和电池面形成密封空间,并在密封空间中充注少量冷却液对电池散热,相比于采用夹置大量热管或采用大尺寸液冷板的方式,更加满足轻量化设计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7695935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393645.1
申请日:2023-10-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硅晶体的粒化及晶体潜热回收利用系统,所述回收利用系统包括:高速气流造粒系统、硅粒冷却换热系统、多段式流化床二次换热系统、尾气余热回收以及蒸汽循环发电系统;所述高速气流造粒系统,用于切割吹散成硅粒,将所述硅粒发送至硅粒冷却换热过程;所述硅粒冷却换热系统,对所述硅粒进行换热冷却处理;所述多段式流化床二次换热系统,对所述硅粒进行二次换热处理;所述尾气余热回收以及蒸汽循环发电系统,对剩余的热量进行回收循环处理。工业硅晶体颗粒从风洞底部排出,粒化渣经称重、热筛分后在多段式流化床中进行二次换热,工业硅晶体温度和粒化粒径进一步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14572980B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210277502.3
申请日:2022-03-21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PC: C01B32/324 , C01B32/348 , B01J20/20 , C02F1/28 , B01D53/02 , B01J20/30 , H01G11/24 , H01G11/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孔活性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包括如下步骤:将植物基碳质原料用去离子水水洗浸泡,去除固体杂质和可溶性杂质,备用;将尿素和葡萄糖的混合溶液均匀喷洒在清洗后的植物基碳质原料表面;将培养得到的微生物发酵剂均匀喷洒于植物基碳质原料表面,并进行不完全发酵;采用KOH氮气流煅烧碳化技术对发酵后的植物基碳质原料进行碳化,制得多孔活性炭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6143102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211647586.1
申请日:2022-12-21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工业废气在碳气凝胶表面异时原位生长绒毛碳纳米管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碳气凝胶在KOH溶液中浸泡、干燥、高温碳化,得到活化后的碳气凝胶;将活化后的碳气凝胶填充于反应器中,并置于氢气氛围中,升温至800‑1000℃;依次向反应器中通入不同烃类气体和氮气的混合气,不同烃类气体在碳气凝胶表面形成交叉绒毛状碳纳米管;反应完毕后,在惰性气氛保护下冷却,即得。碳气凝胶表面碳纳米管的可控生长,所制备的材料在室温高压下有良好的储氢和CO2捕集能力,在制备大规模基于碳气凝胶的储能材料领域方面十分具有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7120642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1710502649.7
申请日:2017-06-27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流化床锅炉加热系统及加热方法,包括锅炉、螺旋管圈过热器、分离器、烟道和对流过热器,其中,所述螺旋管圈过热器安装在锅炉的炉膛内部,其为螺旋管圈结构,螺栓管圈提供超临界二氧化碳流通通道;所述对流过热器安装在烟道的内部,提供超临界二氧化碳流通通道;炉膛的上端与分离器的进口连通,分离器的烟气出口与所述烟道的一端连通,分离器的固体颗粒出口通过返料阀与锅炉的炉膛连通;螺旋管圈过热器与对流过热器并联或串联设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