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通风储氢塔、运行方法及氢气泄露解决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778642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940520.0

    申请日:2024-12-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氢气安全技术领域,提供了机械通风储氢塔、运行方法及氢气泄露解决方法。其中,机械通风储氢塔包括氢储能系统包括电解槽、燃料电池、金属氢化物储氢装置和换热流体系统;电解槽电解水产生氢气流入金属氢化物储氢装置,利用换热流体系统吸收金属氢化物储氢装置产生的热量;利用换热流体系统向金属氢化物储氢装置放热使金属氢化物释放氢气,换热流体流入缓冲罐并回到换热流体浴,金属氢化物储氢装置释放的氢气流入燃料电池进行发电;电解槽、燃料电池、换热流体浴及缓冲罐设于塔本体的底部;换热流体管路设置在塔本体内的上部;机械通风装置设在换热流体管路的下方;在机械通风装置与电解槽/燃料电池之间设多层交错布置的金属氢化物储氢装置。

    基于多储能技术耦合的分布式供能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24495A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11353109.3

    申请日:2024-09-26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分布式供能技术和储能领域,提供了基于多储能技术耦合的分布式供能系统及其运行方法,其融合了固态储氢、储电和储热,包括了光伏、蓄电池、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解槽、电加热器、金属氢化物固态储氢组件,光伏产生的电能首先供给用户电负荷,多余的电能存储于蓄电池中或驱动电解槽制取氢气,制取的氢气经由氢气缓冲罐储存于固态储氢罐中。当光伏无法满足用户负荷时,燃料电池利用固态储氢罐中的氢气发电以补充用户需求。同时,该发电过程产生的余热作为热能供给被有效回收利用,多余的余热储存在储热罐中,确保了在各种工况下供能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一种多热源点互联的能源供应系统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47330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640333.4

    申请日:2024-05-22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能源利用领域,提供了一种多热源点互联的能源供应系统与方法。其中,多热源点互联的能源供应系统包括多个热源点;每个热源点设置有移动式相变储热装置、加热装置及固定式储热装置;所述移动式相变储热装置用于将其所在的热源点中的多余热能向其他低温热源点的固定式储热装置输送,以实现多热源点之间的热平衡输运调度;当移动式相变储热装置所提供的热能小于低温热源点需求热能时,所述加热装置为低温热源点提供热能;且当加热装置所提供的热能大于低温热源点需求热能时,多余的热能存储至固定式储热装置中。

    一种基于相变储热的固态储氢装置及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31110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292384.2

    申请日:2024-03-14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相变储热及储氢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基于相变储热的固态储氢装置及工作方法,包括固定套筒,固定套筒内设置有固态储氢罐,固态储氢罐内储存有固态储氢材料,固定套筒和固态储氢罐之间填充有相变材料;搅拌机构,搅拌机构包括搅拌执行件,搅拌执行件设置在固定套筒内,搅拌执行件用于搅拌相变材料,固定套筒与搅拌执行件之间设置有磁传动件。本发明可在储氢阶段将固态储氢材料释放的热量储存起来供氢气脱附时使用,并可提高热量储放速率,进而提高氢气充放速率,同时可以有效避免漏液现象出现。

    一种进气多级自预热的新型燃料电池电堆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64839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210129875.6

    申请日:2022-02-11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进气多级自预热的新型燃料电池电堆及控制方法,包括:进气歧管,所述进气歧管包括分别设置在电堆内部两侧的阳极气体入口流道和阴极气体入口流道;所述进气歧管外围包围设置冷却液出口流道,形成套管式进气歧管;冷却液与进气流体流动方向相反形成逆流式对流换热。本发明通过在电堆内部对氢氧进气进行多级预热,能够达到不同工况下的进气温度预热目标,不仅减少了进气在电堆外部加热所需装置与功耗,使燃料电池系统更具便携性,且通过对冷却液余热的逐级利用提高了燃料电池的总效率。

    一种内管可移动的新型管壳式相变储热装置及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93088B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210657527.6

    申请日:2022-06-10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管可移动的新型管壳式相变储热装置及工作方法,属于相变储热装置强化传热技术领域,装置由外壳、内管、相变材料、内管移动控制装置、辅助机构组成。相变材料封装在外壳与内管之间,内管内为换热流体。内管移动控制机构可控制内管移动。本发明中,在储放热阶段,内管在内管移动控制机构的控制下做不同形式的移动,带动相变材料强制对流。本发明通过强化储放热阶段的对流换热,可显著减少储热装置的储放热时间,提高储放热速率。

    一种搅拌式金属氢化物储氢装置及其运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57757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235508.9

    申请日:2023-03-09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搅拌式金属氢化物储氢装置及其运行方法,所述装置包括圆柱形的反应容器和外壳体,所述反应容器设置在外壳体的内部,并且反应容器和外壳体之间形成封闭的换热流体腔体;所述反应容器内轴线上设有搅拌器,搅拌器由转轴和叶片组成,所述转轴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形成换流体的流动通道,所述转轴的底端与腔体连通;所述反应容器的内部填充金属氢化物;本发明提供的储氢装置,通过搅拌器实现了反应容器内金属氢化物的循环输送与混合,将温度高、反应率低的金属氢化物不断输送至换热面附近,有效提高了吸氢反应与放氢反应的速率,提高了储氢罐吸/放氢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