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010206B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1910242694.2
申请日:2019-03-28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蛋白在二氧化钛表面上吸附行为的仿真调控方法。该方法为:(1)构建材料表面模型;(2)建立蛋白‑表面‑溶液体系模型,通过分子动力学软件模拟蛋白在表面上的吸附过程;(3)计算均方根偏差、回转半径、二级结构含量以及吸附能量随时间的变化来描述蛋白的吸附行为;(4)改变表面的孔径大小,实现对蛋白在表面上吸附行为的调控,指导制备医用二氧化钛植入材料。本发明建立了一种基于计算机的、省时省力的方法去模拟蛋白在生物材料表面上的吸附行为并将其可视化,提供了一种蛋白吸附构象、吸附强度的仿真调控方法。本发明的方法计算效率高,成本低廉,为开发其他生物植入材料提供了强力的工具。
-
公开(公告)号:CN113402891A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2110381470.7
申请日:2021-04-08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迁移的微交联结构环保增塑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原料配方组分主要由10‑70份环氧化脂肪酸酯,5‑40份聚酯增塑剂,3‑5份三元氯醋,1‑3份醋酸丁酸纤维素,3‑5份氯化石蜡,0.1‑2份抗氧剂,2‑6份聚醚多元醇,3‑10份聚氨酯固化剂,5‑60份氯代脂肪酸甲酯组成。本发明通过构造微交联结构,充分利用环氧化脂肪酸酯与PVC树脂的相容性和环氧化脂肪酸酯上含有的活泼氢与异氰酸酯反应后可形成互穿网络结构。这种微交联结构对防止增塑剂的析出有着更明显的作用且耐热稳定性更强,解决了增塑剂易迁移、耐热稳定性差、使用寿命短、不绿色环保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201097A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2110387334.9
申请日:2021-04-09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C08F283/00 , C08F2/48 , C08F220/56 , C08F220/20 , C08F220/54 , C08J3/075 , C08J3/24 , C08L51/08 , A61K9/06 , A61K50/00 , A61K47/34 , A61K47/36 , A61K47/18 , A61K31/60 , A61P31/04 , A61L26/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型导电抗菌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将多氨基聚合物溶于水中,得到多氨基聚合物溶液,加入两性离子单体,得到混合液1;往混合液1加入功能单体和交联剂,搅拌,加入光引发剂,搅拌,得到混合液2,将所述混合液2倒入模具中,在紫外光的照射下进行自由基聚合反应,得到凝胶,交联反应,得到所述智能型导电抗菌水凝胶。本发明制备水凝胶的方法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成本低。本发明制备得到的水凝胶具有良好导电性能和抗菌性能,在电子皮肤、敷料、药物控释等领域都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185715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110432763.3
申请日:2021-04-21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C08J3/075 , C08L33/24 , C08L29/04 , C08K3/38 , C08F220/58 , C08F220/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愈合导电聚乙烯醇基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方法包括:将2‑甲基‑2‑丙烯酰胺丙磺酸钠,N,N‑二甲基丙烯酰胺,硼砂和光引发剂加入水与有机溶剂的混合溶剂中,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1;将混合液1与聚乙烯醇的水溶液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2,将所述混合液2转移至模具中,在紫外光的照射下进行凝胶反应,得到所述自愈合导电聚乙烯醇基水凝胶。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构筑出的自愈水凝胶力学性能优秀,愈合前后均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应变传感能力灵敏度高,可用于实时监测人体不同关节运动。
-
公开(公告)号:CN113105571A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110336363.2
申请日:2021-03-29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C08F8/32 , C08F283/10 , C08F220/14 , C08F220/18 , C08F220/06 , C08F220/20 , C08F220/58 , C08F230/08 , C08F222/02 , C08F220/28 , C08F220/32 , C09D11/1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低温自交联水性环氧改性丙烯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改性丙烯酸树脂由部分引发剂、硬单体、软单体、第一类亲水性单体、第二类亲水性单体、环氧树脂、交联单体、有机硅氧烷进行混合形成的混合溶液与溶解于有机溶剂的剩余引发剂反应,调节pH值,再加入二元酰肼和去离子水,过滤后得到。本发明制备的低温自交联水性环氧改性丙烯酸树脂与水性色浆复配,形成的在低极性塑料薄膜上印刷或喷墨打印用的单组分水性油墨有机溶剂含量低,干燥速度快,中和剂用量少,成膜气味小,是一种安全、环保的水性油墨,涂膜在塑料薄膜上具有低温自交联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724954A
公开(公告)日:2020-01-24
申请号:CN201911041712.7
申请日:2019-10-30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亲水性润湿梯度复合楔形图案化表面及制备方法与应用,该方法包括,首先在铜基底上粘贴一层有楔形镂空图案的固态胶掩膜,然后将铜基底垂直放入反应容器中,楔形镂空图案的尖端朝上,向反应容器中均速注入银氨溶液,当银氨溶液液面到达楔形尖端顶部时,停止注入,将铜基底取出,清洗干燥;将固态胶掩膜清除便得到所述亲水性润湿梯度复合楔形图案化表面。采用本发明所得的亲水性润湿梯度复合楔形图案化表面可实现双组分水性溶液液滴无后端钉扎、长距离地定向运动。与在单一润湿性梯度表面的定向运动相比,双组分水性溶液液滴在亲水性润湿梯度复合楔形图案化表面可运动得更远。
-
公开(公告)号:CN106832157B
公开(公告)日:2019-07-16
申请号:CN201710000985.1
申请日:2017-01-03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C08F293/00 , C08F220/14 , C08F220/22 , C09D153/00 , C09D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POSS含氟三嵌段丙烯酸酯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制备过程中,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依次以丙烯酸酯基异丁基POSS,甲基丙烯酸甲酯,全氟烷基丙烯酸酯为三种嵌段对应的单体进行聚合反应,从而制备得到一种含POSS含氟的三嵌段丙烯酸共聚物。该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反应条件易于控制,反应产物结构明确,且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可控。制备得到的三嵌段聚合物有优良的疏水性,涂层静态水接触角大于150°,滚动角小于6°,有较强耐酸碱性和耐摩擦性,适用于超疏水涂料领域,拓宽了含POSS聚合物在超疏水涂料方向的应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06833244B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710019472.5
申请日:2017-01-11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C08F220/10 , C08F220/06 , C08F220/08 , C08G7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单组分有机硅氧烷/无机硅溶胶杂化的高硅含量聚丙烯酸酯水性分散体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先制备硅烷化聚丙烯酸酯树脂,然后制备聚有机硅氧烷和制得功能化硅溶胶,将硅烷化聚丙烯酸酯树脂与聚有机硅氧烷在40~80℃下混合均匀制得复合树脂,常温下将所得的功能化硅溶胶用50~300份去离子水稀释,将所述复合树脂在高速搅拌下加入到稀释后的功能化硅溶胶中,制得单组分有机硅氧烷/无机硅溶胶杂化的高硅含量聚丙烯酸酯水性分散体;本发明通过将中和后的含羧基的硅烷化聚丙烯酸酯片段、聚硅氧烷片段以及功能化的二氧化硅水溶胶进行简单的混合,所形成的水性组合物可以长期保存而不会出现聚沉、黏度增大、凝胶化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521720B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610898484.5
申请日:2016-10-14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掺杂碳介孔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先将碳基聚合物、发泡制孔剂、纺丝溶剂、有机硅氧烷和单质硅反应制成静电纺丝溶液;用注射器吸取静电纺丝溶液进行纺丝,制备纳米纤维膜;将纳米纤维膜装在石英舟里,并放置于开启式真空/气氛管式电炉;然后在通空气氛下进行碳化前的预氧化,再在600~1100℃和通氩气保护条件下高温碳化1~4h,得到硅掺杂碳介孔复合纤维,其BET比表面积为350~550m2g‐1,BJH孔容为0.5~0.9mL g‐1,BJH孔径为14~25nm。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易于控制、产率高,所制备的产品在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应用中具有非常重要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9316372A
公开(公告)日:2019-02-12
申请号:CN201811248074.1
申请日:2018-10-25
Applicant: 广州华厦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植酸盐纳米微粒包覆的去渍复合摩擦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复合摩擦剂制备方法是将牙膏磨粒浸泡在植酸溶液中并搅拌,使其表面附着植酸分子;牙膏磨粒的粒径为5~15um;将吸附有植酸分子的牙膏磨粒过滤或离心分离除去液相后,置于含金属离子的溶液中搅拌,使植酸与金属离子在磨粒表面反应,并沉积不溶性植酸盐纳米微粒在牙膏摩擦剂表面;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表面包覆植酸盐纳米微粒的牙膏用复合摩擦剂。所制得的复合摩擦剂既是物理摩擦剂,又是化学去渍剂,不但提高了植酸盐在牙膏中的局部浓度和整体浓度,而且会增加刷牙时植酸盐与牙齿表面的接触几率,从而提高其去渍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