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于吸收的黑膏药贴

    公开(公告)号:CN221286354U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322652477.5

    申请日:2023-09-28

    Inventor: 王蕊 王娟 沈韬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膏药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于吸收的黑膏药贴,膏药基面层顶面和地面分别粘贴设置有膏药顶层保护膜和膏药底层保护膜;膏药基面层中心设置有黑膏药;黑膏药为圆形结构设置;黑膏药外侧设置有膏药粘贴层;膏药粘贴层与黑膏药环形设置有膏药止漏层;黑膏药表面设置有表面活性剂,解决黑膏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吸收释放效果较差,并且容易发生渗漏的问题。

    修饰SiO2纳米载体的制备设备

    公开(公告)号:CN206045016U

    公开(公告)日:2017-03-29

    申请号:CN201620694071.0

    申请日:2016-07-05

    Applicant: 雷世泽

    Inventor: 雷世泽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修饰SiO2纳米载体的制备设备;包括陶瓷材料制成的反应容器本体、超声波换能器、转子搅拌桨和高频电磁线圈;本实用新型使用专用的修饰SiO2纳米载体的制备设备操作简单,无须加热,成本低,易于规模生产,可以应用于对癌症基因治疗,它作为DNA结合载体材料安全,不存在毒性的风险,可有效解决现有肿瘤治疗药物副作用大,不能很好的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问题。

    具有减缓肠胃不适的乳杆菌口服微粒

    公开(公告)号:CN222323935U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21035504.2

    申请日:2024-05-14

    Inventor: 姜盈如 陈靓佩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具有减缓肠胃不适的乳杆菌口服微粒,包括多个乳杆菌本体,乳杆菌本体的外侧包覆有抵御酵素层,抵御酵素层的外侧设置有弹性层;乳杆菌本体包括乳杆菌粒,乳杆菌粒的外侧依次包覆有维持活性层、吸附黏膜层;本申请中,设置吸附黏膜层能够增加乳杆菌粒吸附肠道黏膜的能力,进而达到提升微粒结构中乳杆菌粒存活率的目的;且抵御酵素层的设置能够防止乳杆菌粒因接触胃中消化酵素导致损害乳杆菌体,进一步达到提升微粒结构中乳杆菌粒存活率的目的;本申请能够提高乳杆菌粒的存活率,进而更好的减缓肠胃不适,结构简单、制作简单、生产成本低,且能够实现维持乳杆菌活性的作用。

    一种防液体渗漏性强的敷贴

    公开(公告)号:CN215740611U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21260233.7

    申请日:2021-06-07

    Inventor: 杨凡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敷贴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防液体渗漏性强的敷贴,针对现有的敷贴大多防渗透性较差,且容易滋生细菌,从而容易造成对使用者的身体危害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基体层,所述基体层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保护层,所述保护层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无菌棉质层,所述无菌棉质层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吸收层,所述吸收层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层,所述底层的底部固定安装在基体层的底部内壁上,所述基体层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药包层。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吸收层的内部材料设置为苯扎溴铵,苯扎溴铵可以起到消毒的作用,防止漏液发生污染,对使用者进行保护,可靠性高。

    一种仿生双层多功能水凝胶修复贴

    公开(公告)号:CN219721358U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20537872.6

    申请日:2023-03-18

    Inventor: 曹娟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仿生双层多功能水凝胶修复贴,其主要由自下而上的响应水凝胶层和仿生粘附水凝胶层构成;响应水凝胶层为苯硼酸基水凝胶;仿生粘附水凝胶层为贻贝仿生粘附水凝胶。响应水凝胶层厚度为1‑5mm;仿生粘附水凝胶层厚度为1‑5mm。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仿生双层多功能水凝胶修复贴,能够在酸性和/或活性氧条件下快速响应,且与皮肤阻值具有很强的粘附性能,实现慢性伤口更好更快的修复。

    一种多通道分流高效均质混合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2915216U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20674054.7

    申请日:2020-04-27

    Applicant: 中山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通道分流高效均质混合装置。包括一壳体,设于壳体内部的流体混合腔;所述混合腔为圆柱形腔体,腔体具有一个轴向的流体主出口;所述壳体中设有至少两个同一时针方向且垂直于圆柱形腔体轴向的流体主入口;在流体主入口和混合腔体之间设置有对主入口流体进行分流的通道结构,使得每个主入口流体通过至少两个分流通道沿圆柱形腔体的轴向的垂直方向进入流体混合腔内;所述流体主出口和流体主入口分别通过壳体上的连接部件与外部管道相连。本实用新型所述装置可显著提高一种及多种溶液在流体混合腔内混合时的有效接触面积,使溶液在较低流速下实现高效均质混合,可用于连续和规模制备不同载药纳米颗粒。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