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OLED器件
    13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946907U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520383590.0

    申请日:2015-06-04

    摘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OLED器件,解决了现有OLED器件的薄膜晶体管的上栅极和下栅极难以实现上下导电沟道同时导通的问题。该OLED器件包括:至少两个薄膜晶体管和Vdd电极;其中,至少两个薄膜晶体管中的至少一个薄膜晶体管包括:下栅极、设于所述下栅极上方的下绝缘层、设于所述下绝缘层上方的半导体层、设于所述半导体层上方的上绝缘层、设于所述上绝缘层上方的上栅极、源极和漏极;其中,所述半导体层分别与所述源极和漏极搭接;在与所述半导体层中导电沟道平行的平面上,所述上栅极的正投影与所述源极的正投影之间存在第一间隙,所述上栅极的正投影与所述漏极的正投影之间存在第二间隙;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薄膜晶体管的上栅极与所述Vdd电极连接。

    扫描驱动器及使用该扫描驱动器的有机发光显示器

    公开(公告)号:CN203849978U

    公开(公告)日:2014-09-24

    申请号:CN201320861691.5

    申请日:2013-12-25

    IPC分类号: G09G3/32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扫描驱动器及使用该扫描驱动器的有机发光显示器,该扫描驱动器包括:多个接收具有相反相位的第一时序时钟线的信号和第二时序时钟线的信号的级联结构,级联结构依次产生输出信号,其中每个级联结构包括:与起始信号线或前一级联结构的扫描输出线相连的第一晶体管;与第二时序时钟线及扫描输出线相连的第二晶体管;与电源高电平VGH相连的第三晶体管;与电源低电平VGL及第三晶体管的输出端相连的第四晶体管;与电源高电平VGH及扫描输出线相连的第五晶体管;连接于第一晶体管输出端和扫描输出线之间的第一电容器。通过在M1的输出端及扫描输出线之间增加第一电容器C1,阻止了M2微导通,从而减少了扫描驱动器的反向电流,减小功耗。

    一种照明装置
    13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218436U

    公开(公告)日:2012-05-09

    申请号:CN201120307830.0

    申请日:2011-08-23

    IPC分类号: H05B33/08

    CPC分类号: Y02B20/346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照明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包含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照明装置。本实用新型所述照明装置包括一基板,以及设置于基板上发光部件,所述发光部件中受同一开关部件控制的各个发光像素在基板上呈错位分布状态。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照明装置既能保证照明装置不会因为某个发光像素的故障而整体失效,同时可以大幅减少不同开关部件特性差异导致的发光不均,从而有效提高了照明装置的照明效果。

    OLED屏体
    13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120915U

    公开(公告)日:2012-01-18

    申请号:CN201120225213.6

    申请日:2011-06-29

    IPC分类号: H01L27/32 H01L51/50 H01L51/52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OLED屏体,该OLED屏体用于实现顶发光或透明显示,包括基板、设于基板上方的封装盖以及位于基板和封装盖之间的干燥剂,所述基板表面至少一侧部设有引线区域,引线区域包括用以邦定IC或FPC的第一区域和与第一区域相邻的第二区域,所述干燥剂位于引线区域的第二区域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封装盖上位于延伸部的封装坑及基板上对应的第二区域来贴附干燥剂,消除了用于实现顶发光或透明显示的OLED屏体干燥剂对发光面积的影响,同等尺寸下增加了屏体的发光面积。

    一种照明装置
    13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269044U

    公开(公告)日:2012-06-06

    申请号:CN201120307832.X

    申请日:2011-08-23

    IPC分类号: H05B33/08

    CPC分类号: Y02B20/346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照明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包含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照明装置。本实用新型所述照明装置包括一基板,以及设置于基板上发光部件,所述发光部件包括若干发光单元,每个发光单元包括一个开关部件和至少两个发光像素,同一发光单元的各个所述发光像素均由所述开关部件控制。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照明装置既能保证照明装置不会因为某个发光像素的故障而整体失效,同时可以大幅减少不同开关部件特性差异导致的发光不均,从而有效提高了照明装置的照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