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020603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1006084.4
申请日:2018-08-30
Applicant: 暨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4B38/0006 , B22D19/0081 , C04B35/10 , C04B35/622 , C04B35/6303 , C04B38/0645 , C04B2235/3244 , C04B2235/404 , C04B2235/40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材料加工领域,公开了一种Cu‑Ti合金微粉包覆下多孔ZTA陶瓷预制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方法通过将合金化处理Cu‑Ti混合粉体,然后与ZTA颗粒混合,通过水玻璃和造孔剂的添加,在CO2的气氛下快速固化,预制体的压溃强度可达2MPa,能够有效抵挡金属液的冲型作用,Cu‑Ti粉体可利用与金属液接触过程产生获得的高温,实现对ZTA陶瓷表面的活化处理,改善陶瓷表面与金属液的反应特性,极大的提高了金属液与陶瓷间的冶金结合效率,因此可很好的应用在钢铁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中。
-
公开(公告)号:CN108796461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632822.X
申请日:2018-06-20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高温合金防护的复合金属陶瓷涂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涂层包括面层和具有纳米柱状晶结构的底层,面层包括至少两个金属陶瓷亚层,具体包括金属母相和弥散分布的氮化物陶瓷相;沿所述复合金属陶瓷涂层表面至所述合金基体的方向,所述氮化物陶瓷相的掺杂量逐渐减少,其体积分数分布区间为0.1‑60%。所述涂层的制备方法为先采用磁控溅射来制备底层涂层,然后利用非平衡反应磁控溅射制备掺杂陶瓷相的面层。这样的结构使涂层的热膨胀系数从顶部到底部逐步增加,降低了热膨胀系数在涂层/氧化膜界面的跃变,从而缓解热循环过程中氧化膜中的热应力,增强涂层在热循环中抗氧化膜剥落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7099697A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710363150.2
申请日:2017-05-22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22C16/00 , C22C1/04 , A61L31/14 , A61L31/02 , A61L29/14 , A61L29/02 , A61L27/50 , A61L27/06 , G02C5/00 , A41C3/12 , A63B53/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16/00 , A41C3/12 , A61L27/06 , A61L27/50 , A61L29/02 , A61L29/14 , A61L31/022 , A61L31/14 , A61L2400/16 , A61L2430/12 , A63B53/04 , B22F2998/10 , B22F2999/00 , C22C1/0458 , G02C5/008 , B22F3/04 , B22F3/1007 , B22F2201/11 , B22F220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镍超弹性钛基形状记忆合金及其制备和应用。该无镍超弹性钛基形状记忆合金包含以下按质量百分比计的组分:Zr为57~63%,Mo为2~8%,Mn为1.5~2.4%,余量为Ti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的无镍超弹性钛基形状记忆合金具有高可恢复应变、低模量、高强度的特点,且耐磨性能好,可直接制成各种异形器件并可在工业上大规模生产,适用于生物医用材料领域的人体硬组织修复与替代,还可以应用于工业制品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5420531B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510745301.1
申请日:2015-11-03
Applicant: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珐琅首饰用无镍白色金合金及其制备方法,该金合金是由以下成分组成:33.3‑33.5wt%金、56.0‑58.0wt%银、3.0‑5.0wt%铜、4.0‑6.0wt%锌、0.2~0.4wt%钯、0.02‑0.05wt%硅、0.008‑0.02wt%钪、0.0005‑0.001wt%硼,以及其它不可避免的杂质。其制备方法为:1)将原料在保护气氛下进行熔炼;2)物料全部熔清后,调整金属液的温度,浇铸得到铸锭;3)将铸锭轧压后,退火。本发明的金合金不存在镍过敏风险;具有优异的抗高温氧化性能和抗变色性能,烧制的透明珐琅层具有很好的透亮度。该无镍白色金合金作为珐琅基底,烧制的珐琅层稳定,与基底结合牢固。具有优良的冷加工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3104605A
公开(公告)日:2013-05-15
申请号:CN201310028621.6
申请日:2013-01-2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F16C33/04 , C08L75/06 , C08L33/12 , C08L25/06 , C08G18/42 , C08G18/10 , C08K9/06 , C08K3/04 , C08L23/14 , C08L51/06 , C08K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层复合型聚合物基耐磨轴承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聚氨酯基互穿网络合金导热耐磨材料为内层料、聚丙烯基高刚导热复合材料为外层料,经双层塑料管材挤出成型机组共挤成型、机械切割后得到双层复合型聚合物基耐磨轴承。本发明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聚苯乙烯作为合金相,有效提高了材料的热塑加工性;聚氨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聚苯乙烯三者形成互穿网络可以拓宽合金的阻尼温度范围,可将因轴与轴承摩擦产生的热量尽快导走,提高轴承的耐热性和工作温度。制备得到的双层复合型聚合物基耐磨轴承具有轻质耐磨、成本低、精度高、寿命长等优点,可用于船舶、水电、风电和波力发电等行业中替代传统的金属质轴承。
-
公开(公告)号:CN102534311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110429710.2
申请日:2011-12-20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g-Al系镁合金用铝钙碳晶粒细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所述细化剂包括了铝、钙、碳和镁,通过将铝钙碳细化剂加入到镁合金熔体中,细小的异质相粒子Al4C3提供了大量、有效的异质形核核心,CaAl2(或CaAl4)粒子溶解释放的Ca溶质抑制了镁合金晶粒长大,这种复合细化的作用使铸态镁合金晶粒明显细化、强度和塑性显著提高。利用本发明方法所得的细化剂为金属块体,向镁合金熔体中添加方便,易于控制加入量和成分含量,以微量加入可达到高效细化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1112718B
公开(公告)日:2010-07-28
申请号:CN200710029943.7
申请日:2007-08-2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B22D19/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陶瓷颗粒增强铁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1)将粒度为1mm~7mm的金属陶瓷颗粒放置在铸型内;(2)向铸型内浇注钢液或铸铁液,静态凝固冷却,制备得到陶瓷颗粒增强铁基复合材料,其工作表面陶瓷颗粒面积百分数为15%~45%,陶瓷颗粒硬度≥66HRC,含有陶瓷颗粒的复合层厚度为1mm~15mm。所制得的复合材料的耐磨性是其基体材料的5倍以上,本发明适于制备较厚大的耐磨损复合铸件。
-
公开(公告)号:CN101310897A
公开(公告)日:2008-11-26
申请号:CN200810026377.9
申请日:2008-02-20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活性钛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粒度为5μm~100μm的金属钛或钛合金粉等静压成形,在1100℃~1300℃真空烧结;(2)粉末冶金烧结后的材料在乙酸钙、甘油磷酸钠和氢氧化物配置的电解水溶液中微弧氧化处理,制备得到生物活性钛材料。所制得的钛材料内部含有孔隙;钛材料表层呈复杂多孔状,具有两种孔隙状态,一种是微弧氧化小孔,另一种是粉末冶金形成的大孔内壁长有微弧氧化小孔。所制得的钛材料表层的生物活性和生物力学相容性高于单一粉末冶金方法制备的钛材料。本发明可用于制备人体骨骼和牙齿等硬组织用生物置换(修复)体。
-
公开(公告)号:CN119800210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015191.7
申请日:2025-01-0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耐磨FeZr‑ZTA微粉包覆ZTA陶瓷增强高铬铸铁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与应用。本发明首先将Zr‑Fe粉与ZTA微粉球磨成混合粉体粘结剂并将其包裹在ZTA颗粒表面,再1000‑1200℃预烧结,之后将预包覆ZTA颗粒与前述粘结剂混合使其包覆在预包覆ZTA颗粒表面并经无压烧结后获得ZTA陶瓷预制体,最后通过铸渗法获得ZTA陶瓷颗粒增强高铬铸铁复合材料。通过FeZr‑ZTA微粉包覆层的桥梁作用,可以实现ZTA和高铬铸铁基体间形成冶金结合界面,从而使所制备的ZTA陶瓷颗粒增强高铬铸铁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抗三体磨损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794333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015189.X
申请日:2025-01-0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ZTA陶瓷颗粒与合金钢基体间梯度冶金复合界面的构筑方法及应用。首先,用乙醇将Zr‑Fe合金粉和ZTA微粉调成浆料包裹在ZTA颗粒表面,预烧结,得到具有Zr‑Fe‑ZTA包覆层的ZTA颗粒;再将具有Zr‑Fe‑ZTA包覆层的ZTA颗粒浸泡在由Zr‑Fe合金粉末、合金钢粉和乙醇配制的浆料中,实现ZTA颗粒表面二次包覆,最后无压烧结,制备ZTA陶瓷预制体。由于Zr‑Fe‑ZTA和Zr‑Fe‑合金钢粉双层包覆的桥梁作用,ZTA陶瓷与合金钢之间形成冶金结合界面,故ZTA陶瓷颗粒增强合金钢复合材料的抗冲击磨料磨损性能得到很大提升,因此可应用在ZTA陶瓷颗粒增强合金钢复合材料的制备生产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