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066756B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1710301499.3
申请日:2017-05-02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合模型树的截面拟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截面表达式的建立:截面表达式按截面状态参数组合展开为一个主项加多个分项;2)、截面拟合:主项和各分项分别采用模型树方法进行拟合和剪枝;其中,所述模型树方法在计算过程中只选取燃耗作为可划分变量,拟合多项式包含状态参数的耦合二次项。本发明在建立截面表达式的时候考虑到了截面和状态参数之间的依赖关系,通过模型树方法进行拟合和剪枝不仅能够确保拟合精度,减小存储量,而且还能增加泛化能力,本发明述模型树方法在计算过程中只选取燃耗作为可划分变量,拟合多项式包含状态参数的耦合项,进而所需的训练数据集不会额外增加组件程序的计算量。
-
公开(公告)号:CN111540486A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2010300364.7
申请日:2020-04-16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5/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反应堆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型压水反应堆及安全壳长期非能动热量排出系统。该系统包括非能动余排换热器、低压安注管线、再循环管线、低压安注水箱、安全壳地坑、安全壳和冷凝水收集装置,非能动余排换热器浸没于低压安注水箱中,低压安注箱通过低压安注管线与反应堆下降段相连,安全壳地坑通过再循环管线与反应堆下降段相连。该发明使得小型压水反应堆的安全性提升到了全新的高度,仅仅依赖空气,就可保证反应堆余热长期有效,从设计上实现固有安全,可以取消场外应急,经济性和厂址适应性都将获得极大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07863166B
公开(公告)日:2019-12-24
申请号:CN201711293511.7
申请日:2017-12-0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9/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水堆首循环含硼堆芯的18个月换料装载方法,压水堆堆芯由121组燃料组件组成,首循环燃料组件按U‑235富集度分为4区,4区的U‑235富集度分别为1.9%、2.6%、3.1%和3.7%,燃料组件数分别为21、32、44和24组,首循环堆芯采用高泄漏装载模式,采用的固体可燃毒物为硼硅酸盐玻璃棒。本发明克服了3区布置难以获得符合要求的核焓升因子的困难,在确保反应堆具有较高安全性的同时,实现了首循环18个月长周期换料设计的技术需求,将循环长度由年换料的387个等效满功率天提高到473个等效满功率天。
-
公开(公告)号:CN108053904B
公开(公告)日:2019-09-24
申请号:CN201711292882.3
申请日:2017-12-0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9/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水堆首循环含钆堆芯的18个月换料装载方法,压水堆堆芯由121组燃料组件组成,首循环燃料组件按U‑235富集度分为4区,4区的U‑235富集度分别为1.8%、2.4%、3.1%和3.9%,燃料组件数分别为13、44、40和24组,首循环堆芯采用高泄漏装载模式,首循环堆芯采用的固体可燃毒物为载钆燃料棒。本发明克服了3区布置难以获得符合要求的核焓升因子的困难,实现了首循环18个月长周期换料设计的技术需求,将循环长度由年换料的387个等效满功率天提高到473个等效满功率天;本发明还解决了可燃毒物产生额外的放射性废物的问题,提高了燃料组件的灵活运用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364696B
公开(公告)日:2019-09-03
申请号:CN201810149462.8
申请日:2018-02-1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十万千瓦级反应堆堆芯反应性控制方法,堆芯包含57个燃料组件,活性段高度215cm,采用纯棒控调节。通过在超过85%组件总数的组件内布置控制棒,配合使用一体式可燃毒物,在满足24个月换料周期所要求的能量输出的要求下,有效实现了堆芯反应性控制,在所有循环任一燃耗时刻,堆芯始终满足卡棒准则。本发明不使用可溶硼,仅依靠控制棒和一体式可燃毒物,实现了长寿期、纯棒控、多批次装卸料小堆的反应性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8899102A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810737024.3
申请日:2018-07-06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压水堆通用的固定式自给能中子探测器的布置方法,包括步骤:步骤1)在堆芯布置若干个自给能中子探测器通道,探测器设置在自给能中子探测器通道内,探测器的布置分为径向布置和轴向布置;步骤2)在布置控制棒的燃料组件中不设置自给能中子探测器通道,自给能中子探测器通道在堆芯布置过程中,确保自给能中子探测器通道隔行布置;步骤3)自给能中子探测器通道在堆芯布置过程中,自给能中子探测器通道布置沿堆芯水平中心轴线和堆芯竖直中心轴线平行布置;步骤4)确保堆芯内任一燃料组件的“有效影响域”内至少包含4个探测通道,且每个探测通道分属不同组;步骤5)探测器通道上轴向等距布置若干个自给能中子探测器。
-
公开(公告)号:CN108364695A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810149440.1
申请日:2018-02-1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十万千瓦级反应堆堆芯燃料管理方法,堆芯包含57个燃料组件,活性段高度215cm,采用纯棒控调节。通过混合富集度装料、堆芯径向轴向分区布置、配合使用不同数量和质量百分比可燃毒物以及采用优化的控制棒分组及提升顺序,实现了约1/3堆芯换料的燃料管理,堆芯换料周期约24个月;批卸料燃耗约43000MWd/tU,最大组件卸料燃耗不超过52000MWd/tU;方案满足卡棒准则,堆芯功率分布满足相关安全分析要求。本发明改变了小堆常用的一批次装卸料策略,在长寿期、纯棒控小堆中实现了多批次装卸料燃料管理策略,提高了燃料利用率,增强了多用途小堆的竞争力。
-
公开(公告)号:CN108320820A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810149463.2
申请日:2018-02-1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十万千瓦级反应堆堆芯核设计方法,包含57个燃料组件,活性段高度215cm,换料周期约24个月。采用一体式可燃毒物,通过多种可燃毒物质量百分比、多种可燃毒物棒数量的合理分区使用,通过多种轴向分区形式的配合使用,结合多种燃料富集度混合装载策略,布置大量控制棒并采用优化的分组和提棒顺序,实现反应性控制和功率展平,使得堆芯满足相关安全分析的要求。采用1/3堆芯倒料策略,提高了燃料组件平均卸料燃耗。本发明进一步增加了小堆应用的灵活性,同时提高了小堆的燃料经济性,该堆芯设计更加符合小堆的多用途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106504800B
公开(公告)日:2018-05-25
申请号:CN201611062587.4
申请日:2016-11-2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临界水冷堆控制棒装载方法及结构,所述方法为选择单个或多个相邻的控制棒组件作为一个组合体,并将该组合体上的控制棒组件固定在一台控制棒驱动机构上,通过该控制棒驱动机构完成其上的单个或多个控制棒组件的提升或下插;所述结构包括位于超临界水冷堆压力容器上的控制棒组件及控制棒驱动机构,单个或多个相邻的控制棒组件固定在同一控制棒驱动机构上。本发明可降低超临界水冷堆压力容器顶盖设计难度,并简化控制棒组件运行管理程序,提高超临界水冷堆经济性、安全性及工程可实现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710641B
公开(公告)日:2018-04-24
申请号:CN201710013123.2
申请日:2017-01-09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3/3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核燃料组件的定位格架,包括外带条,所述外带条的上端还设置有导向翼,还包括设置于外带条上端的通孔,所述通孔贯穿外带条的内、外侧。该定位格架可有效缓解外条带所承受的水力作用力以减小外条带变形,从而达到降低定位格架钩挂风险的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