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低温NOx快速交替吸附-再生催化剂的成型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2121872A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2011156255.9

    申请日:2020-10-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脱除烟气中的氮氧化物的催化剂成型技术,特别公开了一种用于低温NOx快速交替吸附‑再生催化剂的成型工艺。该成型工艺,将可溶性铜盐或/和钴盐、可溶性铈盐、其他金属盐和柠檬酸或/和丙二醇、造孔剂溶于水中,并充分搅拌,干燥、挤压成型,并破碎得到生催化剂颗粒,并焙烧,制备成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将纤维纸挤压成波浪状,并在纤维纸上涂覆铝溶胶或者硅胶烘干。催化剂分散到铝溶胶中,并刷到纤维纸表面;并纤维纸间隔叠加,形成多层瓦楞状,烘干得到产品,本发明不仅利用了多孔状催化剂良好的透过性,防止烟气流过催化剂时堵塞催化剂孔道,还可有效促进催化剂吸附烟气中NOx,提高催化剂NOx吸附效率。

    一种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079354A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2010996646.5

    申请日:2020-09-21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储氢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将生物质原料碎屑用LiOH溶液浸泡,超声处理后烘干研磨,放入特制的膨化釜,加热升温制得前驱体;再将前驱体与无水ZnCl2混合,放入管式炉三段升温煅烧,并通入N2气体,最后得到改性的超级活性炭储氢材料。对该活性炭材料进行分析测试,比表面积≥3000m2/g,微孔孔容达到为2cm3/g左右,微孔孔容率达到80%以上,平均孔径为0.5~1.2nm之间,在室温,40bar的操作条件下,储氢量可达2.5wt%以上,而且吸附速率很快。该方法利用生物质闪爆破壁原理,改性制得高性能储氢材料,成本低,制作工艺简单,而且可以在室温中高压下实现较高的储氢性能,为储氢材料的制备及应用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一种催化剂及制备方法与烟气CO脱除-消白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58274A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0961108.2

    申请日:2020-09-14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催化剂及制备方法与烟气CO脱除‑消白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除雾器、除湿转轮、气体智能检测模块、导流模块、加热模块、催化氧化模块、烟气回流模块;所述除雾器设置在烟气入口处,在除尘器的烟道上,依次设置有除湿转轮、导流模块、烟气加热模块、催化氧化模块、烟气回流模块。该系统位于湿法脱硫、干法脱硝或半干法脱硫之后,烟囱之前,不对烟气处理流程进行改动,改造度小,空间上的适用性较强,且运行过程中耗能低,可自行完成CO的高效脱除和烟气消白,运行成本较低。本系统在烟气进出口处安装有CO、CO2浓度传感器,能够智能评估催化氧化模块是否正常工作,同时还能评估该系统内的烟气温度,保证消白效果。

    烟气催化剂、烟气中多种污染物协同处理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20640B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1910560611.4

    申请日:2019-06-26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烟气催化剂、烟气中多种污染物协同处理装置及方法,将烟气通入填充有烟气催化剂的吸附区,当吸附区流出的烟气中的氮氧化物、汞、挥发性有机物或一氧化碳的浓度高于设定值时,将烟气催化剂转移至还原解吸区;向还原解吸区中通入还原气体进行还原再生,此时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尚未被氧化的挥发性有机物与未被还原的氮氧化物在还原气的吹扫作用下脱附下来,当从还原解吸区流出的还原气中的氮氧化物、汞或挥发性有机物的浓度低于设定值时,将烟气催化剂转移至吸附区;烟气催化由铁盐、钴盐和其他金属盐负载至活性碳基材料经过煅烧、碱处理、煅烧获得。本公开可以实现对烟气中的氮氧化物、VOCs、汞及CO等多种污染物的同时脱除。

    一种双冷源燃气锅炉烟气潜热深度回收利用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55992A

    公开(公告)日:2017-11-17

    申请号:CN201710708569.7

    申请日:2017-08-17

    Applicant: 山东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20/348 F24H9/0005 F23L15/0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冷源燃气锅炉烟气潜热深度回收利用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锅炉本体、省煤器、湿式回热器、气水分离器及水喷淋子系统,锅炉本体烟气出口与省煤器烟气进口相连通,省煤器烟气出口与湿式回热器烟气进口相连通,湿式回热器烟气出口与气水分离器进口连通;水器分离器上端设置有水喷淋子系统;利用供暖回水和助燃空气作为冷源,供暖回水回收燃气锅炉排烟显热和部分潜热,助燃空气进一步回收燃气锅炉排烟中的潜热,利用两段式换热实现燃气锅炉烟气中潜热的深度回收和利用。

    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系统以及燃烧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7339691A

    公开(公告)日:2017-11-10

    申请号:CN201710469608.2

    申请日:2017-06-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3C10/10 F23C10/20 F23C10/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系统以及燃烧工艺。该燃烧系统包括:循环流化床锅炉,具有循环烟气出口和二次风进口;二次风管,二次风管的尾端与二次风进口相连,二次风管上设置有循环烟气入口;循环烟气管道,一端与循环烟气出口相连,另一端与循环烟气入口相连;还原剂入口,设置在二次风管上,且位于循环烟气入口和二次风进口之间。本申请通过将还原剂入口、循环烟气管道和二次风管进行连接,利用二次风的高速性使还原剂与循环流化床锅炉中的烟气充分混合,进一步提升还原剂在烟气中的停留时间,达到促进还原氮氧化物的目的,因此提升了整个循环流化床中反应的脱硝效率到75%以上。

    一种烟气再循环和超细煤粉再燃的层燃炉及其燃烧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5387453B

    公开(公告)日:2017-09-15

    申请号:CN201510746618.7

    申请日:2015-11-05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烟气再循环和超细煤粉再燃的层燃炉及其燃烧工艺,将煤粉和固硫剂充分混合通过料斗送入层燃炉内,降低SOx生成;采用引射射流技术,利用再循环烟气作为引射气流将超细煤粉直接从煤斗与大颗粒煤分离,并将超细煤粉引射入炉膛再燃区,达到还原NOx的目的;利用烟气再循环技术来热解煤产生还原气体,使主燃区呈现还原性气氛,降低NOx的产生;同时,能够实现燃料的分级燃烧,增大煤层的孔隙率,减小煤层压降,提高燃烧效率。本发明通过将超细煤粉再燃技术引入层燃炉,能够有效抑制NOx生成,并实现炉内脱硫,达到NOx脱除率为55%~60%,SOx脱除率为85%以上,并提高锅炉的效率2%~3%。

    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锅炉加热系统及加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01187A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710495752.3

    申请日:2017-06-26

    Applicant: 山东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2B31/0007 F22B31/08 F22G3/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锅炉加热系统及加热方法,包括锅炉、螺旋管圈过热器、分离器、外置式换热器、外置再热器、烟道、对流过热器和对流再热器,其中,所述螺旋管圈过热器安装在锅炉的炉膛内部,其为螺旋管圈结构,螺栓管圈提供超临界二氧化碳流通通道;外置再热器安装在外置式换热器的内部;所述对流过热器和对流再热器安装在烟道的内部;炉膛的上端与分离器的进口连通,分离器的烟气出口与所述烟道的一端连通,分离器的固体颗粒出口与所述外置式换热器的进口,外置式换热器的出口与锅炉的炉膛连通;螺旋管圈过热器与对流过热器并联设置;外置再热器与对流再热器并联设置。

    一种低温滴水吸收式催化脱硝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88361A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710443842.8

    申请日:2017-06-13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温滴水吸收式催化脱硝方法,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烟气脱硝的运行成本较低、高湿度低温烟气的脱硝效率较低的问题,具有对烟气的温度要求较低,处理过程简单,运行成本低,脱硝效果稳定,且用水量较少的优点。其技术方案为:低温烟气流经催化剂层时,持续向催化剂层喷洒水雾,使催化剂层处于湿润状态,烟气中的NO在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氧化为NO2,生成的NO2被水雾吸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