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121872A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2011156255.9
申请日:2020-10-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脱除烟气中的氮氧化物的催化剂成型技术,特别公开了一种用于低温NOx快速交替吸附‑再生催化剂的成型工艺。该成型工艺,将可溶性铜盐或/和钴盐、可溶性铈盐、其他金属盐和柠檬酸或/和丙二醇、造孔剂溶于水中,并充分搅拌,干燥、挤压成型,并破碎得到生催化剂颗粒,并焙烧,制备成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将纤维纸挤压成波浪状,并在纤维纸上涂覆铝溶胶或者硅胶烘干。催化剂分散到铝溶胶中,并刷到纤维纸表面;并纤维纸间隔叠加,形成多层瓦楞状,烘干得到产品,本发明不仅利用了多孔状催化剂良好的透过性,防止烟气流过催化剂时堵塞催化剂孔道,还可有效促进催化剂吸附烟气中NOx,提高催化剂NOx吸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513569B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211384727.5
申请日:2022-11-07
Applicant: 山东大学 , 苏州复能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10/63 , H01M10/6554 , H01M10/6569 , H01M10/6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热管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软热管的动力电池热管理装置,动力电池热管理装置包括:电池组、电池箱、盖板、散热软板和回流组件,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散热软板将电池产热从狭小电池间隙中定向导出,相变材料在吸液层毛细力的作用下紧贴散热软板壁面吸热汽化,汽化后的相变材料在散热软板上端冷凝为液体回流,散热软板中的冷却液可通过毛细力吸附在整个吸液层,有利于提高散热过程中保持电池表面温度的均匀性;相比大量使用传统热管,散热软板结构更有利于整车轻量化设计;散热软板制备材料常见、廉价,无需复杂工艺,制作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18814197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937337.9
申请日:2024-07-12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PC: C25B11/065 , C25B11/077 , C25B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电解脱硫废水制氢的大宗无机固废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高碳煤气化细渣与酸液混合,溶出金属氧化物,洗涤、干燥;将干燥后的高碳煤气化细渣与KOH按比例混合研磨,然后在惰性氛围中加热,加热结束后,将多余KOH中和,干燥后得到多孔碳;将多孔碳浸渍在可溶性镍盐水溶液中,然后冷冻干燥,得到Ni‑C复合纳米催化剂前体;将Ni‑C复合纳米催化剂前体在惰性氛围中进行热处理,即得Ni‑C复合纳米催化剂。将浮选后的煤气化细渣作为多孔碳前驱体,通过化学活化制备载体,在其上负载镍基金属纳米颗粒,制备镍基/气化渣复合纳米催化剂。获得的催化剂具有高催化活性和高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423858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350567.5
申请日:2024-03-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烧‑原位传热装置及方法,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相对设有甲烷气体入口和烟气出口;所述壳体内设有内置换热器,所述内置换热器的外壁面设有催化剂层;内置换热器的入口和出口分别与壳体外部连通,以通入蓄热工质;所述蓄热工质的流通方向与壳体内烟气流向相反。本发明的燃烧‑原位传热方式优化了传热路径并减小整个系统的传热热阻,大幅提高传热效率,增加热量回收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498328B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211385164.1
申请日:2022-11-07
Applicant: 山东大学 , 苏州复能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10/663 , H01M10/647 , H01M10/625 , H01M10/613 , H01M10/6569 , H01M10/6568 , H01M10/6557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电池的冷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与电池面相耦合的半开式电池热管理装置,密封圈紧密密封夹持在相邻电池单体之间,密封圈上设置有适配冷却管贯穿插接的通孔,密封圈的下端设置有密封内腔,所述密封内腔中填充有相变冷却液,有益效果为:采用密封圈将冷却液封至相邻电池间的密封空间,使非绝缘液体能够代替绝缘有机油类对电池直接接触换热,并利用其“沸腾‑冷凝”过程强化了传热;利用密封圈和电池面形成密封空间,并在密封空间中充注少量冷却液对电池散热,相比于采用夹置大量热管或采用大尺寸液冷板的方式,更加满足轻量化设计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7695935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393645.1
申请日:2023-10-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硅晶体的粒化及晶体潜热回收利用系统,所述回收利用系统包括:高速气流造粒系统、硅粒冷却换热系统、多段式流化床二次换热系统、尾气余热回收以及蒸汽循环发电系统;所述高速气流造粒系统,用于切割吹散成硅粒,将所述硅粒发送至硅粒冷却换热过程;所述硅粒冷却换热系统,对所述硅粒进行换热冷却处理;所述多段式流化床二次换热系统,对所述硅粒进行二次换热处理;所述尾气余热回收以及蒸汽循环发电系统,对剩余的热量进行回收循环处理。工业硅晶体颗粒从风洞底部排出,粒化渣经称重、热筛分后在多段式流化床中进行二次换热,工业硅晶体温度和粒化粒径进一步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07652997B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1711039704.X
申请日:2017-10-30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粉状兰炭制备装置及工艺,其中,粉状兰炭制备装置包括燃烧‑粉状兰炭制备装置,其与粉状兰炭分离装置的入口端相连通,粉状兰炭分离装置的固体出口端与粉状兰炭冷却装置相通,气体出口端通过焦油收集装置与煤气净化装置相通;燃烧‑粉状兰炭制备装置由相互连通的燃烧段和制备段两段结构组成,且燃烧段和制备段共用一个灰斗;所述燃烧段包括相互连通且采用卧式布置的燃烧器和燃烧室,燃烧室与制备段相连通;制备段为上行气流床结构,其上部为制备反应室,制备反应室与粉状兰炭分离装置相连通,下部为与制备反应室相连通的文丘里结构,制备反应室上布置空气喷嘴。其可实现煤炭高效清洁利用。
-
-
公开(公告)号:CN114572980B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210277502.3
申请日:2022-03-21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PC: C01B32/324 , C01B32/348 , B01J20/20 , C02F1/28 , B01D53/02 , B01J20/30 , H01G11/24 , H01G11/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孔活性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包括如下步骤:将植物基碳质原料用去离子水水洗浸泡,去除固体杂质和可溶性杂质,备用;将尿素和葡萄糖的混合溶液均匀喷洒在清洗后的植物基碳质原料表面;将培养得到的微生物发酵剂均匀喷洒于植物基碳质原料表面,并进行不完全发酵;采用KOH氮气流煅烧碳化技术对发酵后的植物基碳质原料进行碳化,制得多孔活性炭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6143102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211647586.1
申请日:2022-12-21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工业废气在碳气凝胶表面异时原位生长绒毛碳纳米管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碳气凝胶在KOH溶液中浸泡、干燥、高温碳化,得到活化后的碳气凝胶;将活化后的碳气凝胶填充于反应器中,并置于氢气氛围中,升温至800‑1000℃;依次向反应器中通入不同烃类气体和氮气的混合气,不同烃类气体在碳气凝胶表面形成交叉绒毛状碳纳米管;反应完毕后,在惰性气氛保护下冷却,即得。碳气凝胶表面碳纳米管的可控生长,所制备的材料在室温高压下有良好的储氢和CO2捕集能力,在制备大规模基于碳气凝胶的储能材料领域方面十分具有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