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814867A
公开(公告)日:2014-05-28
申请号:CN201410073380.1
申请日:2014-02-28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IPC分类号: A01K67/033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长杂回交牡蛎新品系的培育方法。本发明通过精卵制备、受精孵化、子代培育等技术环节,克服了杂种F1雄性不育的特性,利用杂种F2中兼具杂种F1特性、完全可育的雄性个体作为精子来源,与长牡蛎卵子受精,成功培育出长杂回交牡蛎新品系。本发明不同于以往回交中利用杂种F1与亲本回交的特点,而是采用杂种F2中完全可育的兼具F1特性的杂种与香港牡蛎回交培育新品系。本发明获得的新品系,具有适温范围广,耐高盐能力强,从南至北均可以养殖,显著扩大了牡蛎养殖面积;同时,具有显著的生长、存活优势,产量较长牡蛎提高30-50%。本发明具有操作简单、实用性强、易于推广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814845A
公开(公告)日:2014-05-28
申请号:CN201410072468.1
申请日:2014-02-28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IPC分类号: A01K61/00
CPC分类号: Y02A40/81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规模化构建雌雄异体型双壳贝类自交系的新方法。本发明通过单体精子获取,超低温精子冷冻,利用贝类时间上性逆转特性,收集雄性转化为雌性个体的卵子,之后激活冷冻精子与同一个个体卵子受精、孵化,获得了来自于同一个个体子代,即成功构建了自交系。本发明不同于传统上筛选空间上雌雄异体型贝类中雌雄同体个体构建自交系的习惯,实现了多种雌雄异体型贝类自交系规模化构建,加快雌雄异体型贝类基因纯化速度,缩短品种培育周期,为纯系(新品种)构建奠定了坚实基础。本发明无异源基因倒入、具有操作简便、实用性强、易于推广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798167A
公开(公告)日:2014-05-21
申请号:CN201410036013.4
申请日:2014-01-24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IPC分类号: A01K61/00
CPC分类号: Y02A40/81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僧帽牡蛎的人工繁育方法。本发明通过采用形态与分子手段相结合鉴别亲本,生态与室内相结合促熟性腺,自然排放与解剖方式相结合获取配子,微充气、不换水、不倒池培育子代等技术环节,成功培育健康僧帽牡蛎苗种,为其苗种生产、土著品种开发及其维护生物多样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发明颠覆了传统贝类苗种繁育时大量换水、经常倒池、多种单胞藻同时投喂的习惯,大大节约了人力、物力、财力,创造了一种成本低廉、简单高效的贝类苗种培育新模式。
-
公开(公告)号:CN102250909A
公开(公告)日:2011-11-23
申请号:CN201110148626.3
申请日:2011-06-03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IPC分类号: C12N15/12 , C12N15/63 , C12N1/20 , C12N5/078 , C07K14/435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贝类凝集素基因及其应用。本发明所述贝类凝集素基因的cDNA全长819bp,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1所示,自41bp至523bp区段为开放阅读框,编码173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2所示;5’非编码区长40bp,3’非编码区长296bp,有多聚腺苷酸加尾信号和多聚腺苷酸尾巴。本发明所述贝类凝集素基因在贝类免疫反应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130815B
公开(公告)日:2010-07-21
申请号:CN200710030295.7
申请日:2007-09-18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IPC分类号: C12Q1/68
摘要: 对华南沿海七种巨蛎属牡蛎的PCR-RFLP鉴别方法,首先利用大量测序的华南地区牡蛎种类的16S rDNA和COI序列,通过DNAstar中的MapDraw软件分析,选取适合的内切酶组合;随后进行基因组DNA提取和目的片段的PCR扩增,最后利用选取的内切酶对PCR产物酶切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结果与标准带谱进行对比,判定结果;它适用范围广,操作简单,对仪器设备要求低,检测快速,更准确,相比形态学方法可靠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00552042C
公开(公告)日:2009-10-21
申请号:CN200710027649.2
申请日:2007-04-23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摘要: 提供一种华贵栉孔扇贝微卫星标记的构建方法,包括DNA的提取;酶切连接接头以及杂交前预扩增;用生物素标记的微卫星探针和SAV磁珠杂交富集微卫星序列,得到富含微卫星序列的DNA片断,然后对片段进行扩增;构建富含微卫星片段的富集文库,并利用PCR进行微卫星序列筛选;对阳性克隆进行测序,得到DNA序列结果;对含有微卫星序列的片段进行质量分析比较,对优质微卫星序列片段设计引物;利用PAGE检测筛选微卫星的扩增性、多态性、稳定性,统计相应群体遗传学参数;它操作简单,安全,结果真实可靠,效率高,阳性率高;用于遗传变异分析、种质保护与管理、连锁图谱构建及优良亲本群体的筛选和遗传选育。
-
公开(公告)号:CN101041856A
公开(公告)日:2007-09-26
申请号:CN200710027649.2
申请日:2007-04-23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摘要: 提供一种华贵栉孔扇贝微卫星标记的构建方法,包括DNA的提取;酶切连接接头以及杂交前预扩增;用生物素标记的微卫星探针和SAV磁珠杂交富集微卫星序列,得到富含微卫星序列的DNA片断,然后对片段进行扩增;构建富含微卫星片段的富集文库,并利用PCR进行微卫星序列筛选;对阳性克隆进行测序,得到DNA序列结果;对含有微卫星序列的片段进行质量分析比较,对优质微卫星序列片段设计引物;利用PAGE检测筛选微卫星的扩增性、多态性、稳定性,统计相应群体遗传学参数;它操作简单,安全,结果真实可靠,效率高,阳性率高;用于遗传变异分析、种质保护与管理、连锁图谱构建及优良亲本群体的筛选和遗传选育。
-
公开(公告)号:CN118542268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310547.5
申请日:2024-03-19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贝类复合礁体的高效快速构建方法。包括拟构建海域的物理和生物条件调查、选择适合的贝类种类组合、选择合适的构建方式、选择合适的贝类附着基种类、优选贝类的人工苗种繁育技术体系构建、选择投放贝类苗种时间等步骤。本发明基于海域生境条件,统筹考虑了构建方式和附着基种类的有效选择和组合,能更高效快速的在拟构建海域建立立体式贝类礁体;不同于以往仅使用野生苗种进行贝类礁体构建,苗种种类复杂、构建速度慢且成效差,本发明基于优选贝类的繁育特点建立了其人工繁育技术体系,可规模化生产优选贝类的人工苗种,并可根据最佳投放时间为贝类礁体构建全时、大量、准确提供各种所需苗种。
-
公开(公告)号:CN117694282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615054.4
申请日:2023-11-29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IPC分类号: A01K61/50 , C12Q1/6888 , C12Q1/68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定植型贝类原位生态促熟方法。本发明开展了牡蛎、砗磲种质资源科学考察,确定其成体定植位置,定期评估性腺发育程度,在配子成熟阶段采用原位催产技术,获得大量受精卵、幼虫,借助于海浪达到子代扩增的目的,实现了濒危珍稀物种资源大面积生态恢复。本发明针对濒危珍稀活体贝类稀缺程度高、数量少见或者罕见的难题,拟采取水下定期观测、原位促熟,促使贝类在适宜条件下自然成熟,实现其配子多次利用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3337615B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110684115.7
申请日:2021-06-21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IPC分类号: C12Q1/6888 , C12Q1/6858 , C12N15/11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番红砗磲、长砗磲及其杂交子一代的鉴定引物、试剂盒和鉴定方法。所述的鉴定引物为F:CCATTTTGGTGCGTAGTA;R:CTTGAGGGCACCTTTTAG。本发明从150对番红砗磲的转录组微卫星引物中筛选出一对能够在番红砗磲、长砗磲中通用并且可以根据扩增条带大小区分两种砗磲,同时带型清晰、重复性好、可靠性强的微卫星引物:TC111,并在两者间的杂交子一代个体鉴定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