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开(公告)号:CN109122315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0970933.1
申请日:2018-08-24
Applicant: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IPC: A01H4/00
Abstract: 一种利用矾根叶柄培育种苗的方法,以矾根无菌苗的叶柄诱导愈伤组织,再进行不定芽分化、增殖,诱导生根,获得矾根种苗,建立了矾根叶柄愈伤组织诱导及其不定芽分化的再生体系,本发明中,叶柄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在90%以上,诱导出的愈伤组织具有良好的分化能力,分化不定芽数多,可达6~18个,生根率高,根系健壮;培育的种苗与母株性状一致,本发明建立的矾根再生体系为矾根的遗传转化研究奠定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6417008B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610157389.X
申请日:2016-03-18
Applicant: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 上海大地园艺种苗有限公司 , 上海闵行区苗圃
IPC: A01H4/00
Abstract: 利用LED光源通过组织培养获得非洲菊增殖苗的方法,取非洲菊的组培苗,在LED复合光质的光照下进行增殖培养,采用波长为640~680nm的红光和波长为450~480nm的蓝光的复合光质条件,红光:蓝光=2~9:1,光合有效辐射为20~60μmol·m‑2·s‑1,培养温度20~30℃,光照时间为8~18h/d,培养20~40d,得到具有丛生芽的增殖苗,本发明通过改变光环境条件,显著提高非洲菊增殖过程中的增殖系数、干鲜重,增加了可溶性糖含量,提高增殖苗品质和繁殖效率,减少培养过程的能耗,降低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5803093A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610296458.5
申请日:2016-05-06
Applicant: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IPC: C12Q1/6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6858 , C12Q2531/113 , C12Q2527/137 , C12Q2527/143 , C12Q2527/146 , C12Q2527/14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朱顶红SRAP?PCR反应体系及其应用,该反应体系包括1×PCR Buffer,1.5~2.0mmol/L Mg2+,0.1~0.3mmol/L dNTPs,0.25~0.5μmol/L引物,40~80ng/20μL DNA模板,0.5~2.0U/20μL Taq DNA聚合酶;所述DNA模板为朱顶红基因组DNA。本发明用10个朱顶红品种基因组DNA对该反应体系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证明本发明的反应体系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重复性,能够为朱顶红品种遗传多样性研究和标准指纹图谱数据库的建立提供重要技术支持,可应用于朱顶红品种的快速鉴别、亲缘关系分析、杂交子代的早期鉴定、新品种登录、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方面。
-
公开(公告)号:CN103875533B
公开(公告)日:2016-03-09
申请号:CN201410113720.9
申请日:2014-03-25
Applicant: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皮石斛体细胞胚增殖保存的方法及培养基,包括以下步骤:1)外植体的消毒;2)原球茎的诱导培养;3)体细胞胚的诱导;4)体细胞胚的增殖保存培养;5)体细胞胚的恢复生长与增殖培养;6)体细胞胚的萌发;7)试管苗的壮苗生根培养。采用本发明的方法进行铁皮石斛体细胞胚的增殖保存培养,培养物可连续保存12个月,保存期间在不需继代的情况下可增殖40倍,操作简单,成本低,恢复培养反应快。可以根据市场和生产的需要,在较短时间大量增殖或控制增殖速度加以保存。
-
公开(公告)号:CN104719161A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510127620.6
申请日:2015-03-23
Applicant: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 上海景香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闵行区苗圃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诱导体细胞胚获得非洲菊再生植株的方法,以非洲菊花托为外植体材料,培养于含6-苄氨基嘌呤、激动素、苯基噻二唑基脲、萘乙酸、毒莠定、水解酪蛋白的体细胞胚诱导培养基中,诱导体细胞胚,体细胞胚萌发后,将其继代培养于分化培养基中,获得再生植株。本发明以非洲菊的花托做外植体,不经过愈伤组织阶段,通过体细胞胚途径获得再生植株,可避免外植体经脱分化诱导愈伤组织再生植株途径而发生突变。利用本发明进行非洲菊组织培养培育种苗,使培养程序简化、培养周期缩短、种苗质量提高,为非洲菊的大量离体繁殖优质种苗及转基因研究提供基础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3299909B
公开(公告)日:2014-10-01
申请号:CN201310285473.6
申请日:2013-07-08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樱桃幼苗的组织培养规模化繁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拟接种材料的预处理,2)外植体的消毒,3)无菌系的建立,4)芽的增殖培养,5)壮苗与生根培养,6)试管苗移栽。采用本发明方法进行樱桃幼苗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具有外植体污染率低、繁殖系数高、种苗质量好、移栽成活率高等优点,该方法克服常规技术中繁殖系数低、周期长、受季节限制等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03355165A
公开(公告)日:2013-10-23
申请号:CN201210101820.0
申请日:2012-04-09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牡丹胚性愈伤组织的培养方法及其培养基。通过采用改良后含有特殊成分(如6-BA、KT细胞分裂素、TDZ植物生长调节剂、PIC除草剂及水解酪蛋白等物质)的MS培养基进行牡丹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针对牡丹种胚外植体,采用本发明特有的培养方法,可使牡丹愈伤组织的诱导率达100%,其中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率达86%以上。
-
-
公开(公告)号:CN102084812A
公开(公告)日:2011-06-08
申请号:CN200910200124.3
申请日:2009-12-08
Applicant: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牡丹组织培养诱导成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用杀菌剂将牡丹植株处理后用基质填充,用塑料膜保湿并冷藏;b、待牡丹即将解除休眠时,取其鳞芽剥去外层包叶后灭菌,并用无菌水冲洗;c、在无菌环境下,剥开鳞芽,切掉其基部2-4张芽内小叶片和芽内上部叶的叶尖部分,将其余部分接种于固体培养基中培养;d、将接种后的外植体置于培养温度为25±2℃、并具有一定光照条件的环境下培养形成无菌芽。本发明具有灭菌容易,杂菌污染少,可快速获得牡丹无菌芽的特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