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洲菊组培苗的生根及炼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69752B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申请号:CN201610416356.2

    申请日:2016-06-15

    Abstract: 一种非洲菊组培苗的生根及炼苗方法,该方法通过将非洲菊的丛生组培苗切成单芽,在壮苗生根培养基上进行光照培养,诱导生根,生根后在温室或培养室中不开瓶盖炼苗1~3个月,之后逐步敞开瓶口炼苗,再假植于栽培基质中。本发明的壮苗生根培养基既能提供充足的养分,又能适当延缓非洲菊组培苗的生长速度,缩短非洲菊组培苗在苗床上的养护管理时间,在炎夏和寒冬不间断非洲菊组培苗的生产,大大节约了苗床管理的劳动力和水电成本,操作简单,管理方便,同时,本发明培育的非洲菊种苗植株健壮,根系发育良好,假植后成活率达99%以上,种苗移栽定植后均可成活。

    一种微型月季扦插高效生根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97900B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110992848.7

    申请日:2021-08-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型月季扦插高效生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选取一二年生微型月季枝条进行修剪,修剪成5‑8cm的插条,每根插条至少保留2个腋芽和1‑2片顶部叶片,插条上端口距上腋芽0.5‑1.0cm,剪成平口,插条下端口距腋芽0.6‑0.8cm,剪成斜口;S2:将S1修剪得到的插条进行冷藏;S3:将S2冷藏后的插条放进萘乙酸溶液中进行浸泡;S4:将S3得到的插条插入128孔穴盘中进行培养4‑5周,得到微型月季扦插生根苗;S5:将S4得到的微型月季扦插生根苗进行移栽,移栽采用的基质成分包括泥炭土和珍珠岩,二者体积比为7:3,本发明扦插繁殖得到微型月季扦插苗所需时间短,成活率高,成本耗能小,易操作,开花整齐,能够实现微型月季高效规模化生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鸢尾化学诱变剂量筛选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06634B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1910936978.1

    申请日:2019-09-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鸢尾化学诱变剂量筛选方法,通过构建鸢尾无性系组培苗,并将鸢尾无性系组培苗,用不同剂量化学诱变剂秋水仙素进行化学诱变处理,处理后继续培养,选取诱变处理40天时的组培苗,测定H2O2含量和POD活性,根据测定结果进行筛选,通过测定诱变处理后40天时的H2O2含量和POD活性判断适宜的化学诱变剂量,指标测得值越大,对应材料成活率越低,对应的化学诱变剂量越不合适,测得值越小,成活率越高,对应的化学诱变剂量越合适。本发明先构建鸢尾无性系组培苗作为诱变材料,克服了杂交后代种子为诱变材料时本身存在一定的性状分离的问题;本发明通过生理生化指标与成活率的相关性分析,筛选出2个与化学诱变显著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可以用于化学诱变剂量和诱变时间的筛选,可快速缩小诱变系范围,减轻育种工作量。

    一种以奇异源四倍体百合作父本获得远缘杂交后代的胚培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03225A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110669746.1

    申请日:2021-06-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以奇异源四倍体百合作父本获得远缘杂交后代的胚培养方法,以奇异源四倍体百合‘Honesty’作父本,与LA系三倍体、四倍体或A系二倍体、四倍体百合杂交,将杂交后的胚珠外植体放入液体诱导培养基进行暗培养,得到幼胚萌发试管苗;将得到的幼胚萌发试管苗转接于固体生根培养基进行光照培养,促进试管苗生根;将生根试管苗接种于增殖培养基进行光照培养,获得每个杂交后代增殖的试管苗;将试管苗接种于成球培养基进行暗培养,促进杂交后代发育为鳞球。本发明采用液体培养基浸润胚珠的方式开展后代胚培养,解决了液体培养基浸泡易导致缺氧的问题,同时,优化了LA系和A系百合杂交后代胚培养不同阶段培养基配方,提高了幼胚萌发率和成活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