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5322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64640.2
申请日:2024-11-20
Applicant: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IPC: A01N43/90 , A01N37/10 , A01N43/80 , A01P21/00 , A01G2/10 , A01G13/26 , A01G13/27 , A01G7/06 , A01G24/28 , A01G24/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朱顶红小鳞茎高效扦插繁殖用扦插液及繁殖方法,所述扦插液配方为2mg/L 6‑BA+0.8mg/L NAA+1g/L噁霉灵,摒弃了传统扦插繁殖中施用生长调节剂所用的速蘸法和浸泡法,通过创造性地在扦插基质中施用本发明的扦插液,将6‑BA、NAA和噁霉灵组合施用于朱顶红的扦插繁殖中,通过特有的施用方法,提高了朱顶红小鳞茎扦插繁殖效率,使朱顶红单球繁殖系数提升7.6%,单球繁殖小鳞茎总重提升58.8%;同时提供一种繁殖方法,省去了扦插块杀菌步骤,又将蛭石混配细颗粒基质改为了蛭石混配中粗颗粒基质,省去了后期小鳞茎移栽步骤,将原有的四步扦插法改为了两步扦插法,人工成本可节省4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1118194B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010013682.5
申请日:2020-01-07
Applicant: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IPC: C12Q1/6895 , C12Q1/686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石蒜属植物荧光EST‑SSR分子标记及其应用,属于分子标记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分子标记包括QZ209、QZ155、QZ175和QZ171。本发明所述分子标记QZ209、QZ155、QQZ175、QZ171能够将16个石蒜种完全区分,其中,QZ209的引物的多态位点数达12个,PIC值为0.92,单独应用就可以区分12个石蒜不同种材料,可作为一个十分优良的SSR分子标记,应用于以后的石蒜种分类鉴定工作,为石蒜属资源的保护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7402268B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1710624777.9
申请日:2017-07-27
Applicant: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石蒜碱含量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配制待测样品液;2)利用液相色谱‑串联二级质谱对待测样品溶液进行检测;3)根据标准曲线进行含量计算。本发明的方法能快速提取并准确定性定量分析石蒜属植物中的生物碱类物质石蒜碱,大幅缩短分析时间,提高分析准确度,可在6.0min以内的程序时间内得到检测结果,石蒜碱的保留时间在3min以内,石蒜碱的回收率为98.7~99.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7~5.1%,无其他特征峰干扰,分离度为完全分离,大大提高了分析速度和准确性,为研究石蒜属植物中石蒜碱的积累规律和合成代谢调控提供了有效且准确的分析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9118488A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申请号:CN201811037454.0
申请日:2018-09-06
Applicant: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掌新种质耐寒性的鉴定方法,该方法通过测定红掌新种质与3个不同耐寒性品种整株在受到冷害时的叶片冷害指数、叶柄冷害指数2个形态指标,以及叶片相对电导率变化率、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变化率2个生理指标,并结合主成份和聚类分析方法来进行红掌新种质的鉴定,此方法所采用指标反映了红掌整株的冷害形态变化,以及膜系统和光合系统受到的伤害,避免了单一化合物指标的不稳定性,其调查全面,结论科学,鉴定结果有利于指导红掌耐寒性新品种的选育。
-
公开(公告)号:CN107462656A
公开(公告)日:2017-12-12
申请号:CN201710539211.6
申请日:2017-07-04
Applicant: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IPC: G01N30/8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0/88 , G01N2030/884
Abstract: 一种快速检测石蒜科植物中加兰他敏含量的方法,以液质联用技术为基础,进行等度洗脱,以液相色谱串联二级质谱,在正离子扫描下以Full MS/dd-MS2模式或MRM模式进行分析,能快速提取并准确定性定量分析石蒜科植物中的生物碱类物质加兰他敏,大幅缩短分析时间,提高分析准确度,可在3.0min以内的程序时间内得到检测结果,加兰他敏的保留时间在1min以内,回收率为95.7~97.1%,相对标准偏差为1.3~2.7%,无其他特征峰干扰,分离度为完全分离,大大提高了分析速度和准确性,为研究石蒜科植物中加兰他敏的积累规律和合成代谢调控提供了有效且准确的分析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6195499B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211707922.7
申请日:2022-12-29
Applicant: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控制百合雄蕊瓣化的方法及应用,涉及植物种植栽培技术领域,所述的方法通过调整温度处理百合,之后对百合进行生长管理至百合开花,鉴定百合的雄蕊瓣化程度,从而控制百合雄蕊瓣化;所述百合的雄蕊瓣化可以受温度调控。本发明通过确定控制百合“红双喜”雄蕊瓣化的温度范围和温度处理的时间,降低了该品种花重瓣表型的不稳定性,提高了其商业价值,减少了过度降温或全生长期降温处理所导致的能耗,避免了过多的成本投入。本发明还确定了百合雄蕊瓣化等级的鉴定标准,为百合鲜花质量分级提供了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5198030B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210641501.2
申请日:2022-06-07
Applicant: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IPC: C12Q1/6895 , C12Q1/6858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朱顶红杂交后代鉴定的SSR分子标记组合、SSR引物组合及其应用,本发明基于朱顶红转录组数据开发EST‑SSR标记,以朱顶红亲本和杂交后代基因组DNA为模板,使用SSR引物进行PCR扩增,通过毛细管电泳,进行朱顶红亲本和杂交后代的EST‑SSR分析,可用于朱顶红杂交后代的早期鉴定。本发明的检测方法适用于朱顶红EST‑SSR分子标记开发及其杂交后代的早期鉴定,既提高了朱顶红杂交育种效率,又降低了杂交后代株系的管理成本,具有准确性高、操作简便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220791B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1811060924.5
申请日:2018-09-12
Applicant: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IPC: A01H4/00
Abstract: 一种利用鳞茎繁育朱顶红的组培方法,包括外植体的选择和消毒、诱导培养、继代增殖培养、生根和移栽步骤,本发明以朱顶红的小鳞茎外植体,利于降低污染率,提高诱导率,不需经过愈伤组织阶段,就能诱导出丛生芽,丛生芽直接诱导得到鳞茎,缩短诱导时间,可投入增殖培养,对增殖后的试管球进行生根,本发明实现朱顶红小鳞茎的一步成球,节省了组培需要的时间,减少了操作步骤,保持了原球的优良种性,为朱顶红的工厂化高效繁殖提供有效途径,为朱顶红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9258371A
公开(公告)日:2019-01-25
申请号:CN201811027077.2
申请日:2018-09-04
Applicant: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 上海鲜花港企业发展有限公司
IPC: A01G22/6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22/60
Abstract: 一种开花期红掌田间耐寒性的评价方法,该方法在自然低温环境下,对开花期红掌品种进行自然环境低温胁迫,依据待评价红掌品种的冷害形态表现,统计了叶柄、叶片、花柄、苞片4个器官的冷害指数,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主成分综合得分公式,通过该公式计算耐寒性综合得分,并结合聚类分析进行品种耐寒性评价。本发明基于冬季自然低温环境进行评价,接近红掌的生长环境,无需利用复杂的评价试剂,该方法涉及叶柄、叶片、花柄、苞片等器官的冷害表现,调查全面,操作简单,成本廉价,结果稳定,评价结果利于指导红掌耐低温品种的选育与规模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9220791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1060924.5
申请日:2018-09-12
Applicant: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IPC: A01H4/00
Abstract: 一种利用鳞茎繁育朱顶红的组培方法,包括外植体的选择和消毒、诱导培养、继代增殖培养、生根和移栽步骤,本发明以朱顶红的小鳞茎外植体,利于降低污染率,提高诱导率,不需经过愈伤组织阶段,就能诱导出丛生芽,丛生芽直接诱导得到鳞茎,缩短诱导时间,可投入增殖培养,对增殖后的试管球进行生根,本发明实现朱顶红小鳞茎的一步成球,节省了组培需要的时间,减少了操作步骤,保持了原球的优良种性,为朱顶红的工厂化高效繁殖提供有效途径,为朱顶红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