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IDAS的桥梁拱座混凝土浇筑水化热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647463A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申请号:CN201810479102.4

    申请日:2018-05-18

    Abstract: 基于MIDAS的桥梁拱座混凝土浇筑水化热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拱座以及其下部的承台的1/4对称部分建立热分析模型;2)设置边界条件,边界条件包括固定温度、对流边界、约束、对称边界,3)计算最大绝热温升值,4)对应每层浇筑时间定义一个施工阶段,在拱座养护期间,按不同时间定义多个施工阶段,对应施工阶段定义拱座和承台的参数,进行求解计算;5)温差分析和温度应力分析,获取拱座各层中心的节点裂缝比率曲线,判断拱座中心产生裂缝几率是否满足要求。本发明建立混凝土拱座的水化热有限元模型,真实反应混凝土内部水化热变化趋势和采取冷却水管降温后内部水化热变化趋势。

    桥面板预制模板及预制方法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986669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096409.2

    申请日:2022-01-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桥面板预制模板及预制方法,其中模板包括支座、底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支座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下方用于水平支撑所述底板;所述底板包括支撑框和铺设在所述支撑框上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框包括水平并排设置的横梁,在所述并排设置的横梁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梁,所述连接梁与每个横梁的端部连接;所述第一挡板分别可拆卸连接在最外侧的两个横梁的外侧,所述第二挡板可拆卸连接在所述连接梁的外侧,在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上均设置有竖向的钢筋限位板,在所述钢筋限位板的上边缘向下开设有水平间距相等的钢筋限位缝。本发明可组装而成,使用完毕后可拆卸,重复使用,降低了生产成本。

    一种预应力梁板挠度变形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87806B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1910701909.2

    申请日:2019-07-31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应力梁板挠度变形控制方法。北方严寒地区,在桥梁施工中,会遭遇较长的冰冻期,由于冰冻期暂停施工,预应力梁板越冬前完成体系转换未加载二期荷载,长时间空载使预应力梁板产生挠度变形而上拱。为了控制预应力梁板的挠度变形,本申请提供一种预应力梁板挠度变形控制方法,采用加载与二期荷载相等的等效荷载,达到与预应力梁板加载二期荷载相同的挠度变形效果,从而实现对预应力梁板挠度变形的精确控制。本方法实施简便、经济实用,并且能达到精确控制的目的,适于行业内推广应用。

    浅水淤泥条件下筑坝围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70996B

    公开(公告)日:2019-09-13

    申请号:CN201810478682.5

    申请日:2018-05-18

    Abstract: 一种浅水淤泥条件下筑坝围堰方法,形成位于待建桥梁段外围的双排钢管桩;在两排钢管桩相对的一面上,将竹片网贴着钢管外壁插入到底部并固定在钢管上;在两排钢管桩相对的一面上,将格栅土工布沿钢管外壁竖直插入至底部,并固定在钢管上;采用钢丝绳对拉锁将两排钢管桩的钢管一一对拉起来,对于每排钢管桩,在钢管桩外侧采用纵向连接钢管将各钢管桩连接起来;筑坝完成后,采用水泵将围堰内的水抽出,并对于抽水过程中或抽水后出现的坝体渗漏部位及时封堵;清理围堰内淤泥,铺填砂垫层以及毛渣土的方式来处理。本发明的筑坝围堰工序相对简单,效率高、干扰小,经济效益好。竹片网、土拱格栅和土工布层叠布置,能够有效防止围堰内进水。

    浅水淤泥条件下筑坝围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70996A

    公开(公告)日:2018-09-25

    申请号:CN201810478682.5

    申请日:2018-05-18

    Abstract: 一种浅水淤泥条件下筑坝围堰方法,形成位于待建桥梁段外围的双排钢管桩;在两排钢管桩相对的一面上,将竹片网贴着钢管外壁插入到底部并固定在钢管上;在两排钢管桩相对的一面上,将格栅土工布沿钢管外壁竖直插入至底部,并固定在钢管上;采用钢丝绳对拉锁将两排钢管桩的钢管一一对拉起来,对于每排钢管桩,在钢管桩外侧采用纵向连接钢管将各钢管桩连接起来;筑坝完成后,采用水泵将围堰内的水抽出,并对于抽水过程中或抽水后出现的坝体渗漏部位及时封堵;清理围堰内淤泥,铺填砂垫层以及毛渣土的方式来处理。本发明的筑坝围堰工序相对简单,效率高、干扰小,经济效益好。竹片网、土拱格栅和土工布层叠布置,能够有效防止围堰内进水。

    筑坝围堰钢管桩受力分析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086505B

    公开(公告)日:2019-09-13

    申请号:CN201810804600.1

    申请日:2018-07-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筑坝围堰钢管桩受力分析方法及系统,包括:输入围堰、钢管桩和拉索的设计参数;根据水文地质条件模拟钢管桩的受力情况,获得钢管桩内侧和外侧的多个主动土压力受力点和被动土压力受力点;确定各主动土压力受力点和被动土压力受力点的受力;建立钢管桩和拉索的受力模型;判断不同拉索和不同钢管桩的不同组合方式的应力及位移是否在规定范围内;采用在规定范围内的拉索和钢管桩的组合方式,利用坝体模型进行屈曲分析,判断拉索和钢管桩的组合方式的稳定性,根据施工要求选择符合稳定性要求的拉索和钢管桩的组合方式。所述系统及方法结合多个模型对钢管桩和拉索的组合方式进行选择,优化了钢管桩围堰的组合方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