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933914A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2010915171.2
申请日:2020-09-0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62 , H01M10/0525 , C01B32/194 , C01G31/02 , C01G53/00
Abstract: 五氧化二钒与rGO共包覆梯度三元正极材料及制备方法,所述正极材料是由五氧化二钒和rGO内外两层包覆镍钴锰酸锂形成的球形核壳结构颗粒;所述镍钴锰酸锂与五氧化二钒和rGO的质量比为1:0.01~0.05:0.01~0.05;所述镍钴锰酸锂的化学式为LiNixCoyMn(1-x-y)O2,其中0.70≤x≤0.90,0.05≤y≤0.2,1-x-y>0。本发明还公开了五氧化二钒与rGO共包覆梯度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正极材料锂离子和电子导电率高,电化学性能好;本发明方法简单可控,流程短,成本低,适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6887578B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710211768.7
申请日:2017-04-0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硫化锡/碳纳米管复合纳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负极材料由以下方法制成:(1)将硫源和锡源溶于水中,调节pH值,得无色透明溶液;(2)将碳纳米管分散于无色透明溶液中,水热反应,冷却,过滤,洗涤,干燥,得黑色粉末;(3)将黑色粉末在保护性气氛中,焙烧,冷却,即成。本发明负极材料形貌和尺寸均匀,材料管径小于50nm,硫化锡颗粒均匀分布在碳纳米管表面,在3.0~0.01V,100mA/g电流密度下,首次放电克容量可达763mAh·g‑1,二次放电克容量可达530 mAh·g‑1,循环50圈后容量保持率可达90%以上;本发明方法工艺简单、周期短,反应温度低,成本低,可大量合成且产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8642288B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810501880.9
申请日:2018-05-2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元素回收废弃镁铬质耐火材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废弃镁铬质耐火材料碎磨至一定细度,得到待浸物料;将待浸物料按照设定的液固比放入到浸出剂中,进行搅拌浸出反应,浸出完毕后,进行抽滤,得到富铬浸出渣和富镁浸出液;将富铬浸出渣进行洗涤和干燥,得到铬铁矿产品,然后将洗涤液并入到富镁浸出液中;向富镁浸出液加入轻烧镁砂调节浸出液的pH至7.0~7.5,进行搅拌反应,反应完毕后,进行抽滤,得到沉淀和氯化镁母液;将沉淀进行洗涤和干燥,得到混合金属化合物,然后将洗涤液并入到氯化镁母液中;将氯化镁母液进行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镁产品。本发明方法简单,成本较低,回收率高,实现了废弃镁铬质耐火材料全元素回收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898752B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710209518.X
申请日:2017-03-3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58 , H01M4/62 , H01M10/0525 , B82Y30/00
Abstract: 一种多孔球形磷酸钒钠/碳管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正极材料由以下方法制成:(1)将钒源和柠檬酸溶解于水中,加热搅拌,再加入磷源和钠源,搅拌溶解,得蓝色溶液;(2)将碳纳米管置于所得蓝色溶液中进行超声分散,得悬浊液;(3)将悬浊液超声喷雾干燥,再将所得粉末置于保护性气氛中,烧结,冷却,即成。本发明多孔球形磷酸钒钠/碳管复合正极材料在2.0~3.8V电压范围内,0.2C倍率下,首次放电克容量可达114 mAh·g‑1,10C倍率下,首次放电容量可达105 mAh·g‑1,循环100圈后容量保持率可达93.2%;本发明方法所用原料来源广泛,工艺流程简单、周期短,反应温度低。
-
公开(公告)号:CN107026268B
公开(公告)日:2019-06-04
申请号:CN201710389763.3
申请日:2017-05-2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H01M4/525 , H01M4/58 , H01M10/0525
Abstract: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钼酸铁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锂源、三氧化二铁、钼源,按照钼酸铁锂所需Li、Fe、Mo三种元素的计量比混合,再加水进行球磨,得混合粉末;(2)加水进行超声处理,得到混合物;(3)用液氮冷却,冷冻干燥,得红色固体粉末;(4)先进行预烧,再进行二次焙烧,自然冷却至室温,得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钼酸铁锂。本发明锂电池正极材料LiFe(MoO4)2为纯相p‑1晶型,颗粒粒径≤1μm;组装成电池,在0.1C倍率下,首次放电比容量可高达220mAh/g,循环30圈后保持率高达68%;(3)本发明方法简单,反应温度低,工艺要求低,易于工业批量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8795991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536768.9
申请日:2018-05-3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12P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P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铁矿作为电子穿梭载体促进异化铁还原菌还原铬的方法,属于污染物生物处理技术领域。向含Cr(Ⅵ)的基础离子培养基中加入0.1–1.5g/L的黄铁矿,转移至血清瓶中,向其中加入异化铁还原菌,然后置于160‑220rpm,25‑35℃恒温摇床中避光反应40–60h。黄铁矿在中性条件下被钝化,对Cr(Ⅵ)基本没有还原处理效果,异化铁还原菌单独处理Cr(Ⅵ)的处理效果也不好,但联用异化铁还原菌与黄铁矿还原Cr(Ⅵ)时,Cr(Ⅵ)的还原率明显提升,比单独使用异化铁还原菌还原Cr(Ⅵ)高2–5倍。黄铁矿与异化铁还原菌来源广泛易得,是一个处理铬污染的成本低、效率高,且易于推广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8793268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628072.9
申请日:2018-06-1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01G53/00 , H01M4/36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5
Abstract: 核壳结构梯度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为平均粒径4~12μm的核壳结构颗粒;其中,内核为镍钴锰的氢氧化物沉淀,壳层为镍钴锰的碳酸盐沉淀,且镍含量从核壳结构颗粒的中心至壳层表面逐渐降低,锰含量从核壳结构颗粒的中心至壳层表面逐渐升高,钴的含量在核壳结构颗粒的中心与壳层均匀分布。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的制备方法。将本发明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混锂煅烧后的三元正极材料组装成电池,0.1C下,首次放电容量可达198mAh/g,循环100圈,仍保持在182mAh/g,5C下,放电比容量可达176.3mAh/g;本发明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适宜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7543755A
公开(公告)日:2018-01-05
申请号:CN201710655471.X
申请日:2017-08-0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荷载与冻融循环耦合下混凝土耐久性试验装置及评价方法;所述装置包括混凝土荷载冻融循环耦合装置、混凝土应变测试系统以及冻融试验机;将混凝土荷载冻融循环耦合装置置于冻融试验机中进行冻融循环耦合试验,通过混凝土应变测试系统实时记录试样应变数据,通过测试试件经荷载与冻融循环耦合作用一定次数后的应变变化率、质量变化率等参数,评价该混凝土的耐久性能。本发明可快速测试评价服役于严寒地区持荷混凝土(构件)的耐久性能,准确模拟实际服役中的荷载与冻融循环耦合作用,操作简单,科学有效。为严寒等复杂服役条件下的大型工程结构耐久性设计和选材提供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07104229A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710450685.3
申请日:2017-06-1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50 , H01M4/62 , H01M10/0525 , B82Y30/00
Abstract: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氧化硅掺杂氧化锰/碳管及制备方法,所述材料由以下方法制成:(1)将碳纳米管分散在N,N‑二甲基甲酰胺的低碳醇溶液中,得碳纳米管分散液;(2)将锰源、沉淀剂和硅源溶于碳纳米管分散液中,搅拌均匀,进行水热反应后,自然冷却至室温,过滤,洗涤,冷冻干燥,得黑色粉末;(3)将黑色粉末在保护性气氛中煅烧,随炉冷却至室温,得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氧化硅掺杂氧化锰/碳管。本发明材料形貌尺寸均匀,氧化硅掺杂的氧化锰粒生长在碳纳米管表面;具有电子导电性、离子导电性高,离子扩散通道短,脱嵌锂离子过程中体积效应小等优点;本发明制备流程简单,周期短,反应温度低,成本低,可大量合成且产品产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6898752A
公开(公告)日:2017-06-27
申请号:CN201710209518.X
申请日:2017-03-3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58 , H01M4/62 , H01M10/0525 , B82Y30/00
Abstract: 一种多孔球形磷酸钒钠/碳管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正极材料由以下方法制成:(1)将钒源和柠檬酸溶解于水中,加热搅拌,再加入磷源和钠源,搅拌溶解,得蓝色溶液;(2)将碳纳米管置于所得蓝色溶液中进行超声分散,得悬浊液;(3)将悬浊液超声喷雾干燥,再将所得粉末置于保护性气氛中,烧结,冷却,即成。本发明多孔球形磷酸钒钠/碳管复合正极材料在2.0~3.8V电压范围内,0.2C倍率下,首次放电克容量可达114 mAh·g‑1,10C倍率下,首次放电容量可达105 mAh·g‑1,循环100圈后容量保持率可达93.2%;本发明方法所用原料来源广泛,工艺流程简单、周期短,反应温度低。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