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667311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310113302.5
申请日:2013-04-03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IPC: C12N15/29 , C07K14/415 , A01H5/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分子生物学与转基因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拟南芥热激转录因子基因AtHSFA1d抗高温功能的验证,以及该基因在抗高温植物新品种培育中的应用。本发明以模式植物拟南芥为材料,利用AtHSFA1d基因T-DNA插入纯合突变体株系salk_058618研究AtHSFA1d基因在植物抗高温方面的功能。实验结果显示:AtHSFA1d基因敲除突变体在热激胁迫下表现敏感表型,且在存活率、电导率、渗透压、丙二醛、SOD和POD酶活性等生理指标方面均与野生型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说明AtHSFA1d基因在植物应答热激胁迫的信号转导途径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预计该基因的过量表达可提高植物的耐热性并在植物抗逆分子育种中具有较大经济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395230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551721.1
申请日:2024-11-01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业信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15N同位素田间原位标记计算植物体内氮素转运的方法。具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施加15N同位素标记的氮肥;获取从开花期到成熟期之间的两个生长时期植物的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的所有氮素积累量和15N积累量,并计算两个生长时期内植物的各营养器官向生殖器官转运的氮素转运量;以此计算两个生长时期内植物吸收的氮素在一个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中的积累量,用于评估植物的生殖器官中氮素的来源。本发明的方法解决现有方法存在的定量植物体内氮素转运的准确度偏低、无法准确判断植物的生殖器官中氮素的来源,对指导品种选育和氮肥运筹有较大误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184028A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2010072138.8
申请日:2020-01-21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促进水稻再生腋芽分化的活性物质,为大分子有机碳溶胶。本发明还公开了大分子有机碳溶胶在促进水稻再生腋芽分化及再生稻种植中的应用。本发明还公开了促进水稻再生腋芽分化的方法,包括:水稻秧苗移栽插秧缓苗后及头季稻处于孕穗后期时,均灌入大分子有机碳溶胶。本发明还公开了再生稻的种植方法,包括:促进水稻再生腋芽分化的方法;头季稻收获后,利用稻桩重新发苗、长穗,再收一季。本发明通过巧妙使用大分子有机碳溶胶,促进了头季稻和再生稻的根系发育,提高了水稻植株分蘖成穗率,延缓了中后期根系的衰老,进而取得了再生季腋芽发育提前,单茎平均再生腋芽数增加的效果;提高了水稻光温水利用效率,提高了再生稻两季的产量。
-
公开(公告)号:CN111165494A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2010072130.1
申请日:2020-01-21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种子处理组合物,组合物包含活性成分,活性成分包含有机大分子碳溶胶、高锰酸钾和MS培养基干粉。本发明还提供了种子处理组合物在植株抗低温发芽及促进植株根系发育、延缓后期衰老中的用途。利用本发明的组合物进行种子浸种、拌种或包衣处理,不仅提高了种子在各种逆境胁迫下的发芽能力,同时提高了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综合抗性,而且也能够促进作物的根系生长,调节冠根比,延缓后期衰老,增加作物产量。
-
公开(公告)号:CN103667310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310047443.1
申请日:2013-02-06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IPC: C12N15/29 , C07K14/415 , A01H5/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分子生物学与转基因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拟南芥硝酸盐转运体基因NRT3.1耐低氮功能的验证,以及该基因在耐低氮和氮素营养高效植物新品种培育中的应用。本发明以模式植物拟南芥为材料,利用NRT3.1基因T-DNA插入突变体CS876661的纯合株系研究NRT3.1基因在植物低氮高效方面的功能。实验结果显示:NRT3.1基因敲除突变体在低氮培养条件(0.1mMNO3-)下,地上部干重极显著小于野生型(P=0.002),且根部和地上部含氮量均显著低于野生型(P=0.045,P=0.01)。说明NRT3.1基因在植物应答低氮胁迫的信号转导途径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预计该基因的过量表达可提高植物的耐低氮能力并在植物氮素营养高效分子育种中具有较大的经济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3275989A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1310047474.7
申请日:2013-02-06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IPC: C12N15/29 , C07K14/415 , A01H5/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分子生物学与转基因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拟南芥铵离子转运体基因AMT1.1耐低氮功能的验证,以及该基因在耐低氮和氮素营养高效植物新品种培育中的应用。本发明以模式植物拟南芥为材料,利用AMT1.1基因T-DNA插入突变体salk_091322的纯合株系研究AMT1.1基因在植物低氮高效方面的功能。实验结果显示:AMT1.1基因敲除突变体在低氮培养条件下,地上部干重显著小于野生型;地上部和根部含氮量显著甚至极显著地低于野生型;突变体表现低氮敏感表型。说明AMT1.1基因在植物应答低氮胁迫的信号转导途径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预计该基因的过量表达可提高植物的耐低氮能力并在植物氮素营养高效分子育种中具有较大的经济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47471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484944.0
申请日:2024-10-23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极坐标的作物养分效率评估方法,以待测品种在养分缺乏地块的产量为横坐标、正常地块的产量为纵坐标、若干个对照品种的平均产量为原点,建立极坐标系;基于建立的极坐标系,得到待测品种的极坐标;以待测品种的极坐标数据计算投影差分,利用该投影差分对待测品种的养分效率进行评估。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实现作物养分效率的准确、快速评估,不需要进行化学成分检测,成本低、易操作,不同地点的结果具有可比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296593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173869.1
申请日:2023-09-12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调控植物生长和防御平衡的方法,将能够被植物识别并触发细胞外ROS爆发的外源物质与植物接触,通过触发植物胞外的ROS爆发及其信号转导,进而诱导植物的转录重编程过程,使得植物产生系统获得性适应和系统获得性抗性,从而协调植物生长和防御的平衡,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应用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12430590B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011492983.7
申请日:2020-12-17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在提高再生稻再生率和再生季产量中的应用。本发明首次发现C4型PEPC具有提高再生稻再生率和产量中的功能。通过在水稻中表达或过量表达来源于禾本科C4植物的C4型PEPC基因,可以促进碳水化合物特别是淀粉在茎秆中储存,为水稻再生季腋芽萌发提供充足的物质和能量供应,水稻再生芽萌发提前3‑5天,再生率提高50%以上。本发明为培育再生稻优良品种、增加再生稻再生季产量提供了理论支持,对于加快再生稻应用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3642818A
公开(公告)日:2014-03-19
申请号:CN201310113324.1
申请日:2013-04-03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IPC: C12N15/29 , C07K14/415 , A01H5/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分子生物学与转基因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拟南芥热激转录因子基因AtHSFA6a抗高温功能的验证,以及该基因在抗高温植物新品种培育中的应用。本发明以模式植物拟南芥为材料,利用AtHSFA6a基因T-DNA插入纯合突变体株系salk_045608研究AtHSFA6a基因在植物抗高温方面的功能。实验结果显示:AtHSFA6a基因敲除突变体在热激胁迫下表现敏感表型,且在根长、地上部鲜重、电导率、渗透压、丙二醛含量和SOD酶活性等生理指标方面均与野生型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说明AtHSFA6a基因在植物应答热激胁迫的信号转导途径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预计该基因的过量表达可提高植物的耐热性并在植物抗逆分子育种中具有较大经济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