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296593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173869.1
申请日:2023-09-12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调控植物生长和防御平衡的方法,将能够被植物识别并触发细胞外ROS爆发的外源物质与植物接触,通过触发植物胞外的ROS爆发及其信号转导,进而诱导植物的转录重编程过程,使得植物产生系统获得性适应和系统获得性抗性,从而协调植物生长和防御的平衡,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应用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12430590B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011492983.7
申请日:2020-12-17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在提高再生稻再生率和再生季产量中的应用。本发明首次发现C4型PEPC具有提高再生稻再生率和产量中的功能。通过在水稻中表达或过量表达来源于禾本科C4植物的C4型PEPC基因,可以促进碳水化合物特别是淀粉在茎秆中储存,为水稻再生季腋芽萌发提供充足的物质和能量供应,水稻再生芽萌发提前3‑5天,再生率提高50%以上。本发明为培育再生稻优良品种、增加再生稻再生季产量提供了理论支持,对于加快再生稻应用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2680415A
公开(公告)日:2012-09-19
申请号:CN201110062724.5
申请日:2011-03-16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用比色法测定生物组织内草酰乙酸含量的方法,利用草酰乙酸与固紫B结合形成红色沉淀物质,加入有机溶剂溶解沉淀后,520nm比色法测定吸光值,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草酰乙酸的含量。本发明用草酰乙酸的直接显色反应替换常规方法中的酶联显色,使测定过程更加简便,实用,检测成本也更加低廉。
-
-
公开(公告)号:CN112430590A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2011492983.7
申请日:2020-12-17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在提高再生稻再生率和再生季产量中的应用。本发明首次发现C4型PEPC具有提高再生稻再生率和产量中的功能。通过在水稻中表达或过量表达来源于禾本科C4植物的C4型PEPC基因,可以促进碳水化合物特别是淀粉在茎秆中储存,为水稻再生季腋芽萌发提供充足的物质和能量供应,水稻再生芽萌发提前3‑5天,再生率提高50%以上。本发明为培育再生稻优良品种、增加再生稻再生季产量提供了理论支持,对于加快再生稻应用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1184028A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2010072138.8
申请日:2020-01-21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促进水稻再生腋芽分化的活性物质,为大分子有机碳溶胶。本发明还公开了大分子有机碳溶胶在促进水稻再生腋芽分化及再生稻种植中的应用。本发明还公开了促进水稻再生腋芽分化的方法,包括:水稻秧苗移栽插秧缓苗后及头季稻处于孕穗后期时,均灌入大分子有机碳溶胶。本发明还公开了再生稻的种植方法,包括:促进水稻再生腋芽分化的方法;头季稻收获后,利用稻桩重新发苗、长穗,再收一季。本发明通过巧妙使用大分子有机碳溶胶,促进了头季稻和再生稻的根系发育,提高了水稻植株分蘖成穗率,延缓了中后期根系的衰老,进而取得了再生季腋芽发育提前,单茎平均再生腋芽数增加的效果;提高了水稻光温水利用效率,提高了再生稻两季的产量。
-
公开(公告)号:CN111165494A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2010072130.1
申请日:2020-01-21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种子处理组合物,组合物包含活性成分,活性成分包含有机大分子碳溶胶、高锰酸钾和MS培养基干粉。本发明还提供了种子处理组合物在植株抗低温发芽及促进植株根系发育、延缓后期衰老中的用途。利用本发明的组合物进行种子浸种、拌种或包衣处理,不仅提高了种子在各种逆境胁迫下的发芽能力,同时提高了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综合抗性,而且也能够促进作物的根系生长,调节冠根比,延缓后期衰老,增加作物产量。
-
公开(公告)号:CN110810179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1152537.9
申请日:2019-11-22
Applicant: 崇义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研究所 , 江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Inventor: 林席跃 , 邵彩虹 , 文喜贤 , 刘光荣 , 谢金水 , 黄素华 , 林文雄 , 陈鸿飞 , 雷正平 , 伍先群 , 李秋保 , 温南卉 , 曹治钢 , 卢大溢 , 余进 , 王国炜 , 周球晓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收再生稻减损增产的方法,其旨在解决现今再生稻机械收割中存在对稻桩碾压程度大,容易致使头季稻保留稻桩上的腋芽遭受损坏甚至死亡,大幅降低了再生稻再生季产量的技术问题;该方法在头季稻收割中,使用一定尺寸的履带、割幅的收割机对稻株进行收割,利用稻株间的宽行间距,使收割机作业时两列履带分别行驶于宽行道稻株之间的空隙,并随稻株行向较长的方向收割行走,且以种植田块较窄的两端尽头为收割机的固定掉头转弯区,收割机运动最终形成由外往内的“Ⅲ”字型行走轨迹。该方法降低了稻桩受到碾压的程度和面积比重,增强稻桩腋芽的萌芽能力,提高稻株腋芽萌发统一程度,提高再生季稻穗的成熟一致性,实现减损增产提质效果。
-
-
-
-
-
-
-